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楼主: 庄学

长篇散文《走出夹河滩》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7-1 13:43:48 | 显示全部楼层
因为这篇散文,庄版连族人也顺便找到了。洛东一滴水请客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7-2 18:06:33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贴 不忍心说但还是想说   

这个文章应该在哪里见过的  楼主真是您的原创吗
落水河畔 发表于 2010-6-30 12:05



    嗯,看来落水河畔也是喜欢阅读的朋友。谢谢!
这篇东西写的时间比较长了,期间给个别朋友看过。其中的一些内容也敷衍过一些千字文在报刊发过。如果作者不是我,那就是被抄袭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2 20:29:55 | 显示全部楼层
绝对的原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3 12:27:25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好文!庄版总是大手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4 09:40:32 | 显示全部楼层
深情拜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4 10:03:26 | 显示全部楼层
嗯,看来落水河畔也是喜欢阅读的朋友。谢谢!
这篇东西写的时间比较长了,期间给个别朋友看过。 ...
庄学 发表于 2010-7-2 18:06



    嘻嘻  没事 我只是觉得熟悉 以前看过这篇文章而已  看来我说的还是没错的了  写的真好啊   有个事就是 有好多想说的 但就是表达不出来该怎么办呢?有什么好办法吗? 谢谢  我联系办法:  36604827@qq.com 或QQ:13323881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4 10:33:03 | 显示全部楼层
再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4 13:24:40 | 显示全部楼层
因为是夹河滩人,所以文章的题目一下吸引了我。很长时间不看纯文学的东西了,我还是坚持看完了。总的还不错吧,对纯文学的东西也不太懂,只是有些小细节想说一下自己的想法,说的不对时庄老师不要见怪。一是有些用词比如:村野粗人,硕健的村妇等让人看了不太舒服,有贬低农民高高在上之感。二是有些形容词有点俗,就不能用些清新高雅的。三是觉得庄老师写夹河滩有走马观花的感觉,也许生活的时间短吧。李准也是咱洛阳出去的大作家,看他的“黄河东流去”,对农村农民生活的体察,对农民的那份真挚的感情,跃然纸上,情真意切。急忙忙说出这些,是因为对夹河滩的深厚感情,想让更多拜读庄老师大作的人,看到夹河滩的美好淳朴,看到夹河滩人的勤劳善良聪明能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7-4 13:34:0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庄学 于 2010-7-4 13:46 编辑
因为是夹河滩人,所以文章的题目一下吸引了我。很长时间不看纯文学的东西了,我还是坚持看完了。总的还不错 ...
伊洛风 发表于 2010-7-4 13:24


谢谢伊洛风!
    有些词并不是贬义啊。“硕健的村妇”修改时为“健妇”,但是帖子不能修改了。是的,对于故乡夹河滩偶只是一个过客,偶也多次说过,写起来总是书面语言,不能真切地深入进去,从语言到精神。所以贴到家乡的论坛,就是要听家乡人的意见。您所提的,也是我的追求目标。
再次感谢!握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4 20:27:13 | 显示全部楼层
对夹河滩的深情,对夹河滩的爱恋,需要用心来聆听,来书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5 00:36:1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是一个纯粹的读者,话说的有些尖刻,但庄老师虚怀若谷,有兼听的风度,相信不远的将来一定会创作出大家喜爱的精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5 07:27:0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是一个纯粹的读者,话说的有些尖刻,但庄老师虚怀若谷,有兼听的风度,相信不远的将来一定会创作出大家喜 ...
伊洛风 发表于 2010-7-5 00:36



    庄学老师本来就是一个大腕儿。原名王建文,河南省作协会员,郑州小说学会理事,洛阳作协会员,河洛文苑版主之一,1980年开始间断文学创作,在《牡丹》《小小说选刊》《芒种》《百花园》《文学港》《短小说》《天池》《新民晚报》《工人日报》《大河报》《洛阳日报》《洛阳晚报》等刊物发表中短篇小说/小小说/散文随笔以及其他文学作品一百八十余万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8 14:39:51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知道了。整理家谱的时候,特意把分散出去的也理了出来,有印象。
有一年是轮到前王做东祭 ...
庄学 发表于 2010-6-28 11:37


    洛阳王氏始祖世序考碑(新碑全文)
     洛阳王氏原出轩辕太原系黄帝嫡裔乃文武之後为姬姓之王名冠西晋设衍三槐世原山西阳城明洪武初兄弟九人随母迁居洛阳龙门南三槐树街此即王氏九老下河南后因时势所迫伊洛河两岸长居陈李寨次居道湛三留槐树街四居王屯村五居徐屯村六居下湾村七居前王村八居上高村九居诸葛村今将树碑完善记载合族团圆长幼有序使我王门日益昌盛万古长青
          字派诗一首
   凤麟图书盛世昌文明雅化道义长景星庆云来聚会国家仁让自荣光智勇天锡福禄增修德行善名誉彰豪杰同心高科举熙朝政治可绍唐(56字)
                                           洛阳王氏族史研究会暨宗族後裔同立
                                                     2000年农历二月十五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8 14:49:43 | 显示全部楼层
是年前王做东祭祖,各支系按族站立,我父(家字辈)就站在前王(老七)一队。

新碑全文系老父亲亲笔所抄。昨天回家,老父亲告诉我,按始祖王荣会(老七之后)家字辈为十三世,按前王村始祖算,家字辈为十五世。

这样算来,偶为十四世,按前王辈排十六世。辈分高者,人烟稀矣!辈分低者,人丁兴旺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8 14:52:22 | 显示全部楼层
七老之后——前王、牛王庙、高崖、五岔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8 15:00:53 | 显示全部楼层
洛阳王氏始祖世序考碑
东边正面对联
     黄槐绿竹宜新植
     紫燕红鹅说旧家
     三槐世第
西边后面对联
     根系太原炎黄为祖
     支蕃神州中华皆亲
     名冠河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10 22:01:13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读了一半,感觉是楼主的话:中国的农民是最能吃苦最耐吃苦的一群人。这一群人每每获取的收入、利润、收成,都是由吃苦耐劳转化的,获得的背后是艰辛的付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7-11 19:11:02 | 显示全部楼层
是年前王做东祭祖,各支系按族站立,我父(家字辈)就站在前王(老七)一队。

新碑全文系老父亲亲笔所抄 ...
洛东一滴水 发表于 2010-7-8 14:49


谢谢!如有时间拜会你的父亲。前王村祭祖我在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27 10:10:44 | 显示全部楼层
写的真好,欣赏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30 15:46:3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终于有时间坐下来,认真地读完了庄老师的这篇文章,文风朴实、自然,一幅历史的画面活生生地跃然纸上,拜读了!有太多值得学习的地方,真希望有机会再听庄老师讲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加入我们|偃师网 ( 豫ICP备11013690号 )

GMT+8, 2025-4-23 02:28 , Processed in 0.030338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