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查看: 371|回复: 4

女子结婚前被同事曝光情史 婚后三天即协议离婚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4-18 14:47: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苏女士和蒋某过去是同事。去年,蒋某听说苏女士要结婚了,便拨打苏女士的电话,但遭到拒接。而后,蒋某又拨打苏女士男友的电话,其间,蒋某对苏女士男友说:“你问问苏女士给你戴过几顶绿帽子!”此外还说了很多其他难听的话。后来,苏女士和男友如期举行了婚礼,但三天后他们就协议离婚了。
  苏女士在庭审中说,男友听到蒋某的话后,对她产生了不信任。蒋某的言行破坏了她的婚姻和幸福,给其造成严重后果。另外,她为结婚而购买的物品,也成了没用的东西。因此诉至法院,请求判令被告停止侵害其名誉权,为其消除影响、恢复名誉,向其赔礼道歉,并赔偿其财产和精神损失。
  而蒋某却说,他的话是在特定话语的环境下对苏女士男友的回击,且带有疑问的语气,并非肯定的话语。他说这些话的目的,只是想打击苏女士男友的“嚣张气焰”,并没有向其他人散布。因此,苏女士没有证据证明“有名誉受到损害的客观事实存在”。
  法院经审理后,判令蒋某立即停止对苏女士名誉权的侵害;向苏女士写出书面道歉书,以此为她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一次性赔偿苏女士精神抚慰金1万元。
  法官说法

  乱说话后果严重应担责


  本案主审法官认为,名誉权是公民和法人保持并维护自己名誉的权利,它是人格权的一种。蒋某通话的另一方是苏女士的未婚夫,其所实施的侮辱言语从客观上构成了“公然披露散布苏女士的隐私”,其行为严重侵害了苏女士所获得的客观社会评价,应认定主观上存在过错。
  蒋某明知自己的行为会造成“他人名誉的损害,可能影响婚事”的结果,但仍积极追求,不计后果的发生。事实证明,名誉权受到侵害的对象是特定的原告。在后果上,蒋某的言行影响了原告的婚姻历程,使原告感到了压力,精神上受到折磨,心理上遭受创伤。因此,蒋某的言行违法,侵害了苏女士的名誉权。至于蒋某的抗辩,与法不符,于情不融,实属遮掩,法庭不予支持。
来源: 法制日报
发表于 2011-4-18 15:28:30 | 显示全部楼层
那结婚是为了啥?
名誉?
欲望?
唉。。。
可怜的后现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4-18 16:10:0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4-18 17:16:52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些人就是这样,为什么不给别人祝福而要这样的挑拨事非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4-20 12:50:39 | 显示全部楼层
小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加入我们|偃师网 ( 豫ICP备11013690号 )

GMT+8, 2025-4-19 23:29 , Processed in 0.030055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