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老乡裴麦闹 文/乔现锋 2011年4月5日的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播出了这样一条时长达两分三十三秒的新闻: “66年前,在河南省偃师市佛光村,13名八路军战士为了掩护部队转移献出了年轻的生命,1968年村民裴麦闹接过了为烈士守墓的任务,直到今天,他仍在用行动履行着当年许下的诺言。这位88岁的耄耋老人叫裴麦闹。每天上烈士墓前除草培土和英雄们说说话,是他43年来的习惯。烈士纪念碑前80多株柏树郁郁葱葱,与周边光秃秃的山峦形成了极大反差……” 裴麦闹老人是我的老乡。非常感动,为老人43年如一日,以坚强的意志、瘦弱的身躯履行着不变的承诺;也非常自豪,是88岁的裴麦闹老人让我们这个偏山僻壤上了一回央视,并且是做为一个了不起的人物!其实,老乡的动人事迹《大河报》早在2007年7月7日就曾有过报道,老人还曾荣幸地被评为2009“感动洛阳”十大年度人物。 央视报道中的烈士墓就在当年我上初中时学校的后山上。如今回忆起有关这片墓地二十多年前的场景仍历历在目:半山坡一片开阔的草地上,13位烈士的坟茔一字儿排开。每逢清明时分,我们所在的佛光乡中及周边的小学校便会组织全体师生到这里敬献花圈、默哀致敬,表达对抗日英雄的深切悼念。如今回想起来,那时的墓地也应当是在裴麦闹老人呵护之下的(当时老人应为60岁多一点)——草地青青,四围老人亲手植下的花草树木郁郁葱葱,不知名的野花点缀其间,一派静谧与肃穆。是裴麦闹老人用一片赤诚和执著为我们提供了一片缅怀先烈、寄托哀思的心灵栖息地。 裴麦闹老人忠诚守护烈士墓园43载,缘于一个朴素的情怀:那就是“吃水不忘打井人”!他不曾发表过如大小官员们在台上振聋发聩般的讲话,也没有发出在宣誓现场上的豪言壮语,他只是用平凡而朴实的行动,诠释着自己那份对13位无名烈士由衷地尊敬和深深地眷恋。他明白:“八路军不怕流血牺牲,把‘老日’赶跑了,咱不能忘了队伍上牺牲的人。”并坚持做到了:“让咱看护,我就下劲把这地平平、树栽栽,把这绿化好。”老乡厚道,厚道莫过于裴麦闹老人! 老人深知自己年事已高,为了将自己的承诺延续下去,他还把守护墓地这项光荣而艰巨的使命托付给了自己的大儿子。大儿子也承诺:这13无名烈士墓,老裴家一定要一辈一辈看下去!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我们相信老人的儿子一定会和家乡的人民一道,将这项事业绵绵不断地继承下去。因为,是裴麦闹老人对革命先烈无比忠诚的精神感动了一代又一代的人们! 43年的日日夜夜,足能使一个呱呱坠地的婴儿成长为一位饱经风霜的中年汉子;43年的春夏秋冬,也已让裴麦闹从一个中年汉子变成了耄耋老人;43年的花开花落,也足已让时代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然而,不变的是裴麦闹老人43年如一日的承诺,他用实际行动让当年许下的诺言成为了现实!再次为家乡能有裴麦闹这样的老人而深深自豪,并在此真诚地祝愿他老人家的身体如同他所执著从事的这份事业一般充满活力!更渴望各级政府和社会更多的人们都来关心烈士墓园的保护问题,毕竟,让更多的人通过具体的行动达到不忘历史、奋发向上的目的,才是老人几十年来真正的初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