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查看: 792|回复: 5

【阳光有约●偃师民声●河洛户外】环保行动:览胜轩辕道 穿越“五峰岭” 游览少林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3-8 11:07: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活动主题:环保少室山 怀古轩辕道 游览少林寺

活动主办:偃师民生网
日出嵩山坳,晨钟惊飞鸟。轩辕关是家乡的名胜古迹,漫步轘辕古道,仿佛在翻阅一部千年史书,仿佛走进一座厚重的历史博物馆。穿行在五乳峰、花岭的山脊上,围绕少林寺环游一周,悦耳动听的牧羊曲伴随着大家在山谷中回荡,遥望峰峦叠嶂、俯瞰千年古刹,风光无限催人归
出行吉日:3月12日早上6:00出发,周六一天
风景级别:★★★★

原始程度:★★
强度级别:★★
难度级别:★
活动领队: 伊洛骄子、清泉石上流、来客仙、沉默无语(联系电话:15517902134、13849993310)
交通:豪华大巴
限定人数:35人
A费预算:AA制15元(返程算A,请带上零钱)
等车地点畜牧局门口(偃师东花坛正北500米)、偃师东花坛、东加油站、众志超市、中成宾馆、建设大厦。
就餐方式:早餐府店、午餐山上自备。
报名方式:跟帖报名,电话确认,以交A费为准。
必备装备:登山鞋、头灯、水壶或水袋、锅+炉具、汽罐、
选带装备:登山杖、照相机、袜子2双、多用刀、指南针、火机+火柴、药品、垃圾袋、零食。
备用公用装备:对讲机3部
报名须知:请细读《阳光有约公约》,并确认装备情况并请跟贴报名!
免责条款:


根据《阳光有约公约》活动的发起者和参加者本着自由结合、自愿参加、风险自担、责任自负的原则参加。


因为户外活动具有相当的危险性,在参加时请注意安全,并对由此产生的后果、责任和义务有充分考虑。

根据《阳光有约公约》活动发起者要结合活动强度、危险程度等实际情况,根据报名人员的体力、装备、经验、意志力等各方面因素进行综合考虑,不适合者予以劝退。
咨询电话:15517902134
 楼主| 发表于 2011-3-8 11:07:55 | 显示全部楼层
欢迎新老驴友参加。
回复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3-8 11:10:04 | 显示全部楼层
                                      

                         探 秘
                         郭 俊 卿


       轘辕关,是洛阳盆地东南边陲的险隘要塞。因其特殊的地形、地势和特殊的政治地位,成为位列洛阳八关之首的国都雄关。
轘辕关,位于汉魏洛阳故城(今偃师首阳山镇)东南38公里处,嵩山北麓的偃师市府店镇境内。轘辕关所处之山称轘辕山,以西至伊阙龙门为万安山。该山系由西而起为祖昆仑而宗天山,衔华岳蜿蜒而来,历卢氏,经伊阙,横亘洛阳盆地南部边陲。由东而西为中岳嵩山余脉。嵩山余脉北伸直抵黄河南岸,与北邙相接。此群山环饶,巍峨挺拔、沟壑纵横、崇山峻岭构成的庞大山系,构成了洛阳盆地的外沿,成为古都洛阳的天然屏障。由此,形成了古都洛阳东衔嵩岳轘辕为障,南依万安山为屏,西扼函谷要塞,北临滔滔黄河的四塞险固的京师防御体系。
嵩山居五岳之中,中原为九州之中,洛阳为天下之中,居天下之中而聚集四方、辐射四方。古人认为这是“居天下之中,融天地之所合,集四时之所交,聚风雨之所会,调阴阳之所和,河山拱戴,天成帝居”的钟灵毓秀之所在。因而洛阳成为中国历史上建都长达十三朝,建都时间最长久的中国帝都。同时,几千年来,帝都雄关较之其他险隘要塞,则有了更为特别的军事意义和政治意义。
东衔嵩岳轘辕为障的轘辕关,其战略性:“困洛阳,趋阳城(今登封)之必扼”;东连齐楚,西接晋秦,险隘要塞,咽喉锁钥;轘辕失守,京都洛阳岌岌可危。因而,几千年来,轘辕关一直成为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地和著名的古战场。其险要性:《元和志》称,“道路险阻,凡十二曲,去将复还,故曰轘辕”;清·乔一房《轘辕关》诗曰:“参差危磴十余盘,爽气东来二室寒,旧日轘辕还有路,行人常在乱云端。”清光绪二十八年的《开修轘辕关路碑记》称:“洛郡四面拒山,东虎牢,西函谷,南伊阙,东南轘辕,皆天险也。轘辕…,不通轨辙。仕宦商贾之车,由汝颍来者,非取道伊阙不能达洛。”有史以来,不通轨辙,足见其险。自此始由河南知府文悌,倡开轘辕关车路,并在轘辕关西新开路的鄂岭口树碑立传。直到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才由河南省建设厅勘测设计,筑成了中原交通史上久负盛名的“十八盘”。
由此,联想到国都雄关为何称轘辕?《辞海》的解释为:轘辕,形容山路曲折艰险;《管子·地图》曰:“凡兵主者必先审知地图轘辕之险”。这里,轘辕成了险路的代名词。而险路为什么称轘辕呢?轘辕的本义又是什么呢?从中国古字音义相通方面讲:“環”,本意为玉环,即环绕手腕的玉器;“擐”,为手擐,武士将铁甲环绕自身以作战护身;“轘”为车轘,环绕住车不能行走。“環、擐、轘、缳、圜”,均为环绕、缠绕意义,只是对象不同罢了。“辕”,为车前驾牲畜用的直木或曲木。商、周时期的车都是独辕,为双牲驾独辕;汉以后多为左右各一的双辕,为辕马驾中间。轘辕之名,商周已有,战车当为独辕。“轘辕”之意,当为环绕、缠绕、套住独辕之意。从轘辕关的军事作用和绝无车道的险要地势来看,当为此关不通轨辙,战马、战车必困此关。与“虎牢关”即圈老虎的雄关意义类同,均为雄关无敌之意。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11-3-8 12:45:5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11-3-8 14:22:5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3-8 23:01:41 | 显示全部楼层
11.03.06河洛户外大旗.jpg
20112510342038172.jpg

201112111165171716.jpg

古轘辕关
回复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加入我们|偃师网 ( 豫ICP备11013690号 )

GMT+8, 2025-4-30 00:12 , Processed in 0.037258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