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查看: 611|回复: 5

关于教育问题的思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5-2 21:52: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是80年代人,从事教学工作,现在的学生是初中学生,他们是90年代人。
我上学的时候,接受的基本上是应试教育,而现在,作为老师,我们使用的是素质教育,由于这种经历,我能亲身体会到两种体制,带给中国教育的差别。
1.“80”的安稳与“90”的狂妄。
我上中学的时候,同学们大体很安稳,不是说没有违纪的现象,有,但那时候都很把握分寸,不会出现恶性事件,不会在课堂打架,不会在学校发生群体斗殴,不会顶撞老师,更不会殴打辱骂老师,那个时候的学生很讲道理,只要是他们的错,他们不会再说什么,至少在表面承认错误。他们学习很刻苦,不管成绩好的还是坏的,他们会完成老师布置给他们的任务,他们认为那是他们应该做的,如果不是为了维护公正,他们不会发生集体性的旷课事件。-------应试教育下的现象。
现在的学生,他们把违反纪律当作荣耀,他们把老师当成是不共戴天的敌人,把对老师的反抗当成一种值得炫耀的资本------这种行为会赢得大部分学生的赞许,他们会经常性的发生殴斗,那种行为很让人感到恐惧,好像是黑社会在火并。
他们会在任何时候和老师发生对抗,不管他们是否有错,他们有错的时候,他们会说我就这么了你怎么办----一副无谓的散漫,如果老师的处置出现错误,他们会把这个作为激烈反抗的资本,对老师作出不尊重的行为,大声喊叫,谩骂侮辱,甚至殴打。
他们没有信仰,不知道对父母的感恩,不知道对长辈的孝敬,不知道对老师的尊重,他们只知道上网、游戏、游逛,满足感管的刺激。
他们道德麻木,良知涣散,缺乏民族意识与国家观念,没有责任感,没有作为,只知道面对虚幻的人生,空留躯壳,不知如何与人相处,只能在孤独中了却余生。
在他们的心中,只有自己,没有自己之外的一切,他们把心灵封锁起来,不敢直面他们周围,只知道满足感管的刺激,精神却极度匮乏,他们没有集体意识,在未来,他们更是一盘凝聚不起来的散沙
2.我们的教育。
在“素质教育”体制下接受教育的90年代人,为何素质反而更低了呢?我们的教育是不是应该再度反省呢?
我们处于东亚儒家文化的熏陶之下,在教育上我们却采用了和我们格格不入的西方的教育观念,这是我们在教育上出现偏差的根本原因。儒家文化圈,包括中国,越南,☆本,韩国,东南亚国家。儒家文化强调群体观念,注重道德和伦理本位,这才是我们文化的根本,纵观儒家文化圈的这些国家,把道德伦理作为第一位,无论是新加坡、☆本、韩国这些工业先进的国家,还是越南马来这些工业后发国家,都在维护教师地位的前提下进行教育活动。
曾经看到过这样的文章,说新加坡的一个学生犯了错误,学生的父母是社会上有地位的人,但是对于老师对学生的严厉处罚,(在中国被称为体罚,老师是要受处罚甚至开除的)做家长的只有对老师恭敬的道歉。
我也看到这样的报道,说是我们中国有个老教师因为训斥了学生,被他的家长殴打致死,在网络上老师因为学生被侮辱、辱骂甚至殴打的报道层出不穷,却难以见到学生或者家长应为侮辱老师被处罚。
我同样知道在德国、☆本、美国等发达国家,甚至是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教师拥有很高的社会地位,他们受到社会的普遍尊重,不仅仅是经济待遇。
我更知道,中国大多数的教师仅仅满足了基本的生活,西部地区的教师们甚至在贫困当中挣扎,而我们国家,却在实施着“科教兴国”的雄伟战略。作为教师,并没有真正的社会地位。
这些都应该是每个教育工作者思考的问题。
3.我们什么地方出了错。
不管教育政策的制定者们是否承认,现在我们的教育实际上是全盘照搬了西方国家的教育理念,西方社会主张人的自由和平等,在教育上,他们的理念是师生平等,但是我们应当认识到,西方国家的教育理念是根据他们的情况制定的,把他们的观念和政策移植到中国,不见得合适。
西方国家的师生平等理念的实施基于他们良好的家庭教养和扎实的现代公民观念,从小,他们在父母的教育下懂得了礼貌和尊重,懂得维护公平与正义,懂得了守法和公德,他们在上学前就具有了平等教育所具备的一系列必备条件,所以他们的教育能够带来预期的效果。
我们中国大陆的家长不行,我们没有这样的意识。至少90年代人的家长不行,他们自身就不具备良好的品质。我是80年代人,父母出生于50年代,那一代人生活在中国最艰难的时代,养成了一种艰苦奋斗的品质,在我们上学的时候,父母严格的要求着我们,能够制约我们在学校的各种不良行为。他们通常很重视子女的教育,希望通过教育改善家庭的处境。   所以80一代虽被称为垮掉的一代,但没有垮,他们在各行各业逐渐发挥重要作用。
90年人的父母,他们生活在社会大转型的时期,各种价值观在社会并存,不可避免地带有一些拜金主义和功利主义色彩,他们置身于价值观念扭曲的社会中,没有上一年代人们的质朴和奋斗意识,他们对于周围的不信任感让他们难以融入社会,不可能给子女良好的家庭教育,他们的下一代----90年代出生的人,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中国的传统观念让他们生活在优越的环境之中,处于家庭和长辈呵护、包围之中,呵护使他们养成骄纵的恶习,强烈的优越感让他们自以为是,家庭的包围让他们无法与周围和谐相处,所以这一代没有战胜困难的毅力,以自我为中心,无视纪律,无视长辈和秩序,带有强烈的民粹主义倾向,他们是潜在的无政府主义者,将来会破坏中国法治社会的建设,是一股强大的破坏力量。
4.我们应借鉴德国和☆本的教育制度。
德国和☆本是二战的战败国,战争的失败让他们的经济面临灭顶之灾,但两国在极短的时间里恢复了社会经济,其中的原因很多,除了美国援助和外界的客观条件外,自身的国民素质是更重要的因素,严格的纪律性和国家观念让他们齐心协力的建设国家,军人般钢铁的意志使他们勇于面队困境,秩序意识让他们凝聚力增强,这些国民性的形成都与两国的教育体制密不可分。
以☆本为例,这个国家是儒家文化圈中的国家,在日常的生活中,都形成一种尊长意识,长辈在☆本社会的地位是崇高的,尊敬长辈是☆本社会长期形成的习惯,对于长辈的任何冒犯会被认为大逆不道,这种观念使☆本国民养成了一种严格的秩序观念,他们会认真恪守法律道德,不会破坏社会的正常运行。
☆本对于民众的教育处在家庭进行外,从幼儿园开始,就非常注重孩子们的团队精神,这种团队精神决定着他们处于什么样的教育环境之中,团队精神强的会**优秀的幼儿园,在幼年园,他们会形成优秀的品质。
☆本的义务教育也是强制性的,这种强制性由国家来保证。从1886年就开始义务教育,加强监护人对于义务教育的责任,使义务教育制度能切实实行,间言之,如果学生的教育得不到保障,监护人将会受到严厉的处罚,我想这一点中国应该借鉴,毕竟学校不是权力部门,无法保障学生在学校的一切行为,现在的学校面临着这样的问题:学生犯错,校方几乎无能为例,不能体罚和变相体罚,思想教育又不起作用,有时家长又不配合,学校的整体环境大不如前,在学生的思想中,老师不敢把他们怎么样,正常的教学秩序无法维持。
我始终不理解教育部门关于变相体罚的规定,这个概念的弹性很大,束缚着校方对于学生的管理,不能罚站,不能批评,不能在学生没有完成学习任务时让他们留下。。。。。。,那么,学校还能够对学生怎么样呢?我觉得这样的教育理念过于超前,把学生看成是一个心理和情感非常健全的承认,忽视了他们作为未成年的一面,他们毕竟有惰性,自我约束力必定不强,对于事物的认知必定有限,种种**需要对他们约束,如果不能采用强制性的方法纠正这种**,那还能用什么方法呢?据我所知,在英国这样的国家尚且允许体罚,我们怎么就不能呢?
5.关于义务教育年限的问题。虽然义务教育同样不允许适龄儿童辍学,但中国和别国贯彻起来却大相径庭,别国的义务教育,倘若本学年的成绩不达标,那么留级重修,在整个义务教育的阶段当中,学生必须掌握法定的知识量,也就是说,不管你学习多少年,只要你完不成规定的知识,就一直上学。中国是这样的贯彻:不许留级,不管今年应学的知识你会不会,你都能顺利地**下一学年,不管你学多少知识,你必须学够九年。所以外国是必须学会义务教育应掌握的知识,而中国则是必须学够九年的时间,人家强调知识的学习,而我们却强调学习的时间,好像是凑够时间就行了,这种规定的弊端已经开始显现,有的上了初中,小学的知识还不会,这样的学生,上初中还有什么意义呢?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因为没有压力,即使不学习,也能“考上”中学,谁还回去拼命得学习呢?
以上是我对于教育政策的一些反思,当然,我可能遇到的是极个别的现象,我也希望这是少数,但有些政策确实需要仔细斟酌,毕竟离开现实环境,在理想的教育政策也是错误的,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发表于 2008-5-2 23:04:47 | 显示全部楼层
教育改革,改得是什么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5-3 00:08:09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的思考弥足珍贵,做到了理论与时间的结合.  昨天和二高刘校长聊天,他认为我们现在的教育还不如解放前和文革前的教育,我称其是没有培养出大师的年代,你想,象著名词作者乔羽\著名诗人臧克家,在考大学时数学都是零分,但你能说他们不是大师吗?数学家华罗庚并未上大学,成名前只是个木匠.担任过原偃师县长\县委书记的吉炳轩现在新任黑龙江省委书记,在成为正式国家干部前,曾是一个擅长干木匠活的公社伙房管伙的.  有大量的事实可以证明目前的教育制度已经走进了死胡同,有可能既不适应国家和社会的需要,又失去了中国优秀教育的传统精华,它象一个蹩脚的女人走在一条疙疙瘩瘩的土路上,难受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5-3 09:51:34 | 显示全部楼层
议论精辟,符合实际。教育不能一唯西化,应体现我们传统的价值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5-3 12:27:0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万事如意 于 2008-5-3 09:51 发表
议论精辟,符合实际。教育不能一唯西化,应体现我们传统的价值观。


版主大人是不是也是位教者?呵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5-3 15:29:30 | 显示全部楼层
最近,我的一个朋友邀请我带孩子学习《弟子规》,她无偿教现在5岁以上的孩子学习,并且提供教材。
她非常希望通过《弟子规》的学习,会使中华民族的古文化发扬光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加入我们|偃师网 ( 豫ICP备11013690号 )

GMT+8, 2025-4-20 11:56 , Processed in 0.037646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