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查看: 230|回复: 0

郑州拟打造快速通道 实现一刻钟出城上高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4-29 10:10: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核心提示:目前,郑州中心城区除三环、四桥一路外,还未有贯穿城市南北、东西的快速通道,因此郑州市决定将京广路—沙口路、陇海路规划作为城市南北、东西向快速通道。





核心提示

目前,郑州中心城区除三环、四桥一路外,还未有贯穿城市南北、东西的快速通道,因此郑州市决定将京广路—沙口路、陇海路规划作为城市南北、东西向快速通道。

昨日,郑州市召开《郑州市京广路—沙口路、陇海路快速路系统交通工程规划方案》论证会。根据规划,京广路—沙口路快速路和陇海快速路建成后,市区快速路与外围高速公路可实现有效衔接,实现30分钟市区交通圈的规划目标,即主城区内15分钟上快速路,快速路15分钟出城上高速路。□记者郑松波实习生王静

《郑州市城市综合交通近期建设规划白皮书》确定中心城区快速路系统布局为“一环两横一纵”。一环指三环环城快速路;两横指金水路—建设路、陇海路;一纵:京广路—沙口路。但目前郑州的环形路及放射道路尚未形成系统,对外疏散功能不能有效发挥。

市区内缺乏东西、南北贯通的大容量快速通道,地面交通的压力将越来越大。京广路—沙口路、陇海路快速路的规划和建设将解决这一问题。

1.京广路—沙口路快速路

起点绕城高速公路,终点连霍高速公路

京广路—沙口路快速路起点为绕城高速公路,终点为连霍高速公路,全长25.5公里(不含火车站西出口),其中京广路(绕城高速—陇海路)段全长13.3公里;京广路(陇海路—中原路)段为火车站西出口规划范围;京广路北连沙口路、沙口路过北三环与连霍高速公路衔接段,全长约12.2公里。

方案一

中原路以南采用地面、隧道,以北是高架桥

▲布局规划:京广路—沙口路快速路以中原路为界线,以南采用地面和下穿隧道的形式,其中陇海路—中原路段为火车站西出口原规划下穿隧道,目前西出口工程已经开工;以北采用高架桥形式。

▲道路设置:京广路—沙口路快速路全线道路总体为双向12车道,其中高架桥、下穿隧道、地面均为双向6车道。全线设计车速每小时60公里。

▲立交系统:京广路—沙口路快速路共规划互通立交8座,其中全互通立交2座(京广路—南四环立交桥、沙口路—农业路立交桥),部分互通立交6座(京广路—南三环立交桥、京广路—陇海路立交桥、京广路—建设路—金水路立交桥、京广路—东风路立交桥、京广路—北三环立交桥);规划下穿隧道4座(包括火车站西出口前的下穿隧道),在中原路—长江路段设置6个出入匝道。中原路以北为高架桥,共设置立交匝道9处,上下桥匝道16个。

▲人行过街:全线设置人行通道4处(京广路与永安路交叉口、京广路与保全街交叉口、京广路与赵庄街交叉口、京广路与郑航北路交叉口)。

▲拆迁:在保证隧道、高架桥线形顺直的前提下,尽量避开2000年以后新建建筑(如时尚party、锦隆花园、康辉花园、明珠小城等)及成规模的建筑群(中亨沙口路小区、铁路北站家属院等)。避开大型基础设施的建设,如国家大型粮食储备仓库、兴隆铺热电厂等。

方案二

以高架桥为主、地面和隧道为辅;京广路设置BRT

▲布局规划:方案二在布局上也采用了“高架桥为主、地面和隧道为辅”的形式,在郑州市火车站西出口规划中,京广路快速路被规划为隧道型式,这一型式在本次规划中被保留。隧道以北从中原路上地面,京广快速路变为地面式,向北以高架形式跨过解放路立交,跨陇海和京广铁路线及金水路,直至现在沙口路与东风路交叉口处,然后转向东风路,至现在东风路与南阳路交叉口转向南阳路,以高架形式继续向北,跨过长柳路后逐渐下至地面,以地面式从北四环通过,至连霍高速公路。

京广路与陇海路交叉口以南由隧道上地面后全线高架,近期规划至南三环,远期以高架形式继续南下,过绕城高速后下地面。

▲立交系统:京广路—沙口路快速路立体系统规划互通立交7个,其中全互通式2个,部分互通5个,其中沙口路—北四环立交近期不建设。7处立交如下:沙口路—北三环全互通立交、京广路—南三环全互通立交、沙口路—北四环部分互通立交、沙口路—金水路部分互通立交、沙口路—农业路部分互通立交、京广路—解放路部分互通立交、沙口路—东风路立交。

▲公交规划:考虑京广路交通量大于沙口路,规划京广路设置BRT(BRT专用道位于地面层,采用中央专用道的布置形式,使车辆行驶不受外界干扰),沙口路采用常规公交专用道的形式,保证公交优先通行。

BRT站点间距为1000米左右(两个常规公交站与一个BRT站换乘),陇海路—南三环段约4.3公里,规划设置4对BRT停靠站,最小间距778米,最大间距1091米。

沙口路规划设置12处公交停靠站,间距600米~1200米;京广路设8处常规公交停靠站。

▲人行过街:京广路—沙口路快速路主要采用高架形式,地面道路为快速路辅道,行人过街可设置在地面。在地面交叉口处(除部分丁字相交的支路外)均设置人行横道。同时结合公交停靠站等情况在路段中间设置人行横道,其中,京广路各交叉口间距较小(400米左右)。

2.陇海路快速路

全线高架,地面道路为辅道,车速60km/h

▲布局规划:陇海路快速路全线高架,地面道路为快速路辅道,除地面交叉口设置人行横道线外,在路段上合理设置人行横道,平均间距400米。陇海路快速路与建设路—金水路共同构成东西向两条快速通道。

▲立交系统:在西三环、桐柏路、京广路、紫荆山路、黄河东路、东风东路、107辅道7条与陇海路交叉的路口,设置7座立交;改造陇海路与中州大道和东四环的两座立交;在陇海路与秦岭路、嵩山路、大学路、一马路和未来路5个交叉口设置上下桥匝道。

道路采用高架时,最重要的就是设置高架路的上下匝道。在陇海路沿线相交的主干道路:秦岭路、桐柏路、嵩山路、大学路、京广北路、紫荆山路、未来路等,考虑设置进出口匝道。每1~2公里设置一个进出口匝道。

在西三环和中州大道之间,规划设置进出口上下匝道25个(包括立交处),平均间距2.4公里。快速路上车辆可以通过出口匝道离开快速路下到地面,选择通过辅道直行或者直接右转出交叉口;南北向道路车辆可以通过入口匝道右转**快速路;辅道车辆也可以通过交叉口的出入口**快速路。

▲道路设置:全线道路总体为双向12车道,其中高架桥双向6车道,地面层为双向4车道,高架桥下设置2条BRT快速公交专用道,设计车速为每小时60公里。

▲公交规划:陇海快速路上设置BRT快速公交系统,其走向为自西三环始,经地铁5号线、6号线、2号线、4号线、5号线,至正兴街止,转向北与新郑州站连接,途经结合地铁线路设置大型停靠站,与地铁共同形成快速出行系统。

两条快速路建成后,市区快速路与外围高速公路可实现有效衔接,实现30分钟市区交通圈的规划目标,即主城区内15分钟上快速路,快速路15分钟出城上高速路。市民对规划有何意见,可登录郑州市规划局网站http://www.zzupb.gov.cn/公众参与栏目发表。

名词解释

BRT:“快速公交系统BusRapidTransit”的简称,它介于轻轨与常规公交之间,是一种新型地面交通运营系统。它像地铁一样在专用通道内运行,同时设有买票、检票、候车的站台,能瞬间疏散大量客流。制图郭莉培 (大河网-大河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加入我们|偃师网 ( 豫ICP备11013690号 )

GMT+8, 2025-4-28 15:47 , Processed in 0.029104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