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查看: 494|回复: 3

如何让孩子远离性早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2-28 08:26: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如何让孩子远离“性早熟”?

      卫生部17日印发的《性早熟诊疗指南(试行)》,再次引起广大儿童家长对“性早熟”的关注。对性早熟的治疗固然重要,但人们更关心的是如何不让孩子“急切地长大”?对此,有关专家强调,正常喂养、平衡膳食是其中的关键。
  专家指出,性早熟是儿科内分泌系统最为常见的疾病之一,可分为真性(中枢性)性早熟和假性(外周性)性早熟两类。真性性早熟的患儿除有第二性征的发育外,还有卵巢或睾丸等性腺器官的发育,一般是受自身体质或疾病影响,如促性腺素释放激素过早分泌、下丘脑肿瘤或囊肿、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等。而假性性早熟通常只有第二性征发育,没有性腺的发育。
  对于真性性早熟,家长们可能很难预防,只能是尽量早发现这方面的苗头,及时就医给孩子寻找病因,看是否有肿瘤或感染等。
  对于假性性早熟的预防,专家指出,最重要的是要正常喂养、膳食平衡。有的家长对孩子过于关注,不惜金钱地大补,反而会弄巧成拙。
  专家建议,从怀孕开始算起,饮食方面就应给予重视,因为本身怀孕就有雌激素的变化,在选择食品时应尽量选择含有雌激素低的食物;同时,正常的饮食,保证一日三餐的基本平衡,就是最好的保障。
  另外,还要注意孩子的用品和食物。专家说,对孩子的喂养要避免营养过剩,尽量不给孩子服用保健品、补品等,一些保健品或补药中都含有性激素,长期大量食用容易引起性早熟。
  “孩子最好的食物是母乳。”这位专家说,母乳中含有很多免疫物质,能帮助儿童抵抗早期疾病。研究表明,母乳喂养时间长,孩子成人后,肥胖、糖尿病等疾病的发生率比牛乳或羊乳喂养的孩子发生率要低。此外,反季节的蔬菜和水果也要尽量少吃。
  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用品中也可能含有性激素,因此也应避免孩子接触。专家提醒说,如一些成人的化妆品、避孕药等,家长平时应收好。临床上常见儿童因误服避孕药或接触增乳霜等成人化妆品而导致的性早熟病例,但早熟症状通常在停止接触刺激源后便自行消除。
  如何判断孩子是否患有性早熟,又如何区别真性、假性?专家表示,这必须经过一系列的体格检查和化验才能确定。首先要排除一切显而易见的导致性早熟的原因,如误服避孕药等;然后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包括身高、体重、骨龄判断、性征发育情况、阴道细胞涂片等。此外,还要检测患儿性激素水平,并进行子宫、卵巢B超检查,根据其发育情况和卵泡大小及数目进行判断。必要时,还需要进行垂体、下丘脑磁共振扫描,了解有无肿瘤或其他神经系统病变。
  假性性早熟一般对儿童生长发育不会造成明显影响。真性性早熟则会导致骨骼发育加速、生长期缩短,从而影响儿童身高,但真性性早熟也是可以治疗的,关键要早诊早治。家长应多留意孩子的身体变化,一旦发现孩子出现发育异常,应立即到专业医疗机构进行检查,探明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
妈妈护肤品让宝贝“性早熟”
宝宝不“蹿个儿”长得慢家长忧心,长太快“熟”太早家长也担心。上周六,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联手“宝贝周刊”,邀请了儿科郑意楠主任就家长最关心的儿童性早熟及生长发育迟缓两大问题开展了“沙龙讲座”。
  【PART A 儿童性早熟】
  女宝宝特发性性早熟占70%—80%
  “1—2岁的孩子,30%会出现乳房‘小包块’的情况,但多数是都会自行消退的。”对于现在家长恐慌的儿童性早熟,郑主任认为社会重视程度越来越高,性早熟发生率也有上升趋势,但家长们无需盲目焦虑。性早熟分为真性、假性与部分性早熟,2岁以下孩子多为部分性早熟。主要表现为乳房增大,有小包块等情况。门诊中女宝宝性早熟的比率较男宝宝更高一些,特别是特发性性早熟中女宝宝约占70%—80%。那么宝宝性早熟是不是一定祸起“奶粉激素”呢?其实不然。据郑主任分析,为大家熟知的“奶粉激素”可能是环境污染引起的,比如土壤被污染而含有雌激素,雌激素又通过植物进入食草动物体内,最后通过乳汁进入奶粉制品中。除此之外,宝宝性早熟的诱因还有许多:可能是宝宝出生以后,妈妈给予的激素未完全消退;可能是宝宝脑部发育不完全,对“入侵”的雌激素还无法自行控制;还可能是外在因素,如国外报道称儿童受过多的光线照射,特别是夜间睡觉时开灯会导致性早熟或生殖器过度发育。
  除了以上说的几种诱因外,郑主任提醒家长留心几类易诱发孩子性早熟生活用品。第一是洗涤剂。其中可能含有类似雌激素的化学成分。家长可以用洗涤液清洗大人的衣服及宝宝的外衣,但宝宝的贴身衣物最好用肥皂和皂液进行清洗;第二是塑料。现在儿童奶瓶多为塑料制品,有些家长消毒奶瓶时喜欢用热水煮,觉得这样杀菌更放心,但塑料经过高温加热后可能会释放对人体有害的化学物质。建议家长在冲泡奶粉的时候不要选择开水而用温水冲泡更安全。第三是护肤品和化妆品。哺乳期的妈妈都知道要停止不使用彩妆,但往往会忽略护肤品。现在不少增白、去皱的护肤品都有着“换颜”的神奇功效,但其中或多或少含有化学物质。不仅吃母乳的孩子容易“中招”,即使不吃母乳的孩子长期和妈妈睡在一起,皮肤反复接触也易为性早熟埋下隐患。
  【PART B 生长发育迟缓】
  传统观念认为孩子长得胖容易性早熟,也容易长不高,这其实是个误区。郑主任说,有些胖娃娃看起来像个“弥勒佛”,胸口上肉乎乎的容易形成早熟假象,但其实只要家长细心摸一摸就不难发现,孩子乳房下并不一定有“小包块”,而是脂肪堆积在作怪。除了性早熟之外,孩子太胖是否会对身高有影响,造成发育迟缓也是家长担心的另一大问题。测算4岁以上孩子平均身高有一个公式:孩子年龄×7+75CM就是该年龄段应该达到的身高(如5岁孩子的平均身高应该为:5×7+75CM=110CM)。如果家长觉得不放心,可带孩子到医院做检查并参考“生长曲线对照表”,如果孩子身高处于同年龄、同性别正常健康儿童生长曲线第三百分位数以下,则为个头矮小即发育迟缓。只要孩子还未发育,多运动加合理膳食,都有机会长个儿。对于胖娃娃的家长要注意:第一,不要盲目让孩子减体重。因为随着孩子身高不断增加,体形也会越来越匀称,所以只要控制孩子体重不增加,其实就等于“减肥”了;第二,控制荤菜、荤汤的摄入。一般而言,胖娃娃胃口都不会太差,只要合理注意膳食搭配,很少会出现因营养不足而影响身高的情况。
  “你怎么还不长个儿,你看你们班的谁谁一个暑假蹿了多高。”不少家长会发现,短短一个假期过后,孩子一下就比幼儿园的同学矮出了半个头。“有时候家长越说孩子矮,孩子可能长得就越慢。家长给孩子心理上的压力看似无形,却会产生‘反作用力’。”郑主任说,不少家长认为孩子长不高是遗传身高不够或是营养不到位,但其实心情和睡眠两大因素也会影响孩子身高。促进孩子长高的生长激素一般在晚上11点分泌最旺盛,“但不代表11点整让孩子上床躺下就能长个儿。生长激素分泌的前提是孩子需要进入深睡眠状态。”所以,孩子晚上最好提早1—2小时上床,保证11点前进入深睡眠状态
发表于 2010-12-28 11:30:35 | 显示全部楼层
早熟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30 19:12:07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30 19:18:0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加入我们|偃师网 ( 豫ICP备11013690号 )

GMT+8, 2025-4-20 11:58 , Processed in 0.046407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