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翌梵雅正 于 2010-10-14 23:02 编辑
山化乡文化底蕴深厚。中国书法史上三颗耀眼的巨星,汉魏楷书鼻祖钟繇(you)、开一代书风的唐颜真卿、明清时代的“神笔”王铎均长眠于此。北宋会圣宫遗址位于山化乡寺沟村,存碑一通,高9.2米号称中州宋朝第一碑,村内还有一通北魏寺沟造像碑,二碑属省级重点保护文物。另外,王窑、寺沟村的仰韶龙山文化遗址、蔺窑的商汤陵已列入县(市)级文物保护遗址。 石家庄村 九龙庙 九龙庙位于石家庄村南约500米处,落成于清嘉庆年间,是老百姓为纪念治水能手黄守才而修建的,九龙庙坐北向南,占地3400平方米。现存建筑,从南至北有钟鼓楼(清光绪三十八年1892年)、偏殿(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正殿(清)、后殿和耳房。
清 王铎墓 王铎,字觉思,号嵩樵,河南孟津县人,明末清初著名书画家,明、清均官拜礼部尚书,生平事迹见《清史*贰臣传》。 王铎墓在石家庄村南,陇海铁路南侧。坟墓及墓前碑刻毁于文化大革命时期,现存两匹石马和一对翁仲。 山化村
文昌阁 清朝光绪年间,社会动荡,土匪横行,老百姓提心吊胆,民不聊生,贡生山孔辉仗义勇为,力保乡邻平安,团结村民,组织乡勇,抵御强盗,为保一方平安做出了卓越贡献,村民感其恩德,念其情深,为表彰他的功绩,在村东南,建文昌阁一座,立纪念碑一幢,后因修陇海铁路被拆除。现在的文昌由此而得名。 寺沟村
寺沟村位于山化乡政府东4公里处,北依邙山,面临洛河浔溪水环村流行,滩地自古以来自流灌溉。陇海铁路、省道314公路沿村南通行,东与石家庄村连接,西与忠义村相邻,南与巩义市清易镇、小芝田村隔河相望,北于向阳村、新明村接壤。全村有21个村民组,985户,3900余人。 明朝年间,寺沟村口东崖山上修建了玉皇庙(俗称红庙),村口左右修建了龙泉前寺,牛王庙等,沟后龙泉池畔修建了龙泉大寺(俗称后寺)及西崖土坡上修建了卢医庙。
仰韶与龙山文化遗址: 面积:300*150米,厚度0.4至0.5米,系原始母系社会时期,距今有四五千年的一个先民居住点。 会圣宫遗址
会圣宫是宋仁宗八年(公元1030年)竣工落成。占地面积约100亩,巍峨豪华,宛若仙域;“会圣宫牌铭”系宋仁宗景佑元年(公元1034年)立成,总高9.20米,为中原第一碑,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会圣宫牌铭》是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欧阳修呈献给皇帝的奏章。 圣宫周围传世地名: 潘家古洞:传说系潘美护驾卫宫驻军的地方 杨家沟: 传说系“杨家将”杨业护驾卫宫驻军的地方 鼎岭(地):传说是皇家放置传国重器“九鼎”的地方 破盘台:传说是抛弃破损餐具的地方
浔溪水 温泉池 村内沟中有两眼较大的温泉,84眼小温泉。泉水顺沟南下,古称浔溪。浔溪西有龙泉寺。泉水汇集到一个六亩大的池塘(村民称为温塘)中,出塘分为两溪南流,古称浔水,绵延1.5公里汇入洛河。《水经注》载:“(浔)水出北山浔溪,其水南流,世谓之温泉。”温泉水温29.5摄氏度,常年流量约133.2立方米/小时。 造像碑: 该碑系清朝末年山化寺沟孟氏家族修建祠堂时,在后院挖出,现存于孟家祠堂院内。1963年被列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碑首身一体,高3.07米、宽1.08米;碑首有浮雕六龙伏绕,中间上方有一塔形浮雕,中部横排三小龛,塔顶两角刻有二飞天,塔形浮雕下有一方形龛。碑身共2.07米,刻有三层造像,上、中两层各并列三龛,下层为一大拱龛。龛内造像为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一佛二菩萨或一坐佛。碑身下层拱龛龛眉二角有飞天各4个,再下有博山炉、蹲狮和供养人。碑身原有题字,字迹由于年代久远已不可辨认,但根据造像特点,可断定该碑年代为北魏时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