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7-7-17 12:20:19
|
显示全部楼层
博客文章标题/文字设置区域
#m_blog div.tit{font-size:14px;font-weight:bold;line-height:50px;text-indent:60px}
博客文章标题栏的设置,line-height后边的数字是用来定义标题栏高度的,text-indent后边的数字是指标题文字向右缩进的距离,如不需要缩进可设为0。如果想在每篇文章的标题前加上图片,可以在{}内的结尾处加上“background:url(图片链接) no-repeat”,然后按照加入的图片尺寸相应调整标题栏高度和文字缩进处的数值。QQ里的那些可爱的动画表情图标都可以拿来用,另存后上传到百度空间的相册就可以啦。
#m_blog div.tit a{color:#......;font-size:14px;font-weight:bold}
博客文章标题链接的状态设置。
#m_blog div.tit a:visited{color:#047304}
博客文章标题被选中后的状态设置。
#m_blog div.date{margin:5px 0 8px 0;color:#666666;text-align:right}
博客文章日期的设置,margin指距标题栏的距离,text-align指日期的位置(居左居右或居中)。
#m_blog div.cnt{color:#666666;line-height:20px;font-size:14px}
博客文章内容设置:文字颜色,行距,字号。
#m_blog div.more a{color:#047304;font-size:14px}
“阅读全文”链接状态设置。
#m_blog div.more a:visited{color:#047304}
博客文章标题链接被选中后的的状态设置。
#m_blog div.opt{color:#047304;font-size:12px}
文章操作区(如编辑、评论等)的设置。
#m_blog div.opt a{color:#047304;font-size:12px}
文章操作区链接状态设置。
#m_blog div.opt a:visited{color:#047304}
文章操作区链接被选中后的状态。
#m_blog div.line{margin-top:10px;line-height:60px;background:url(图片链接) no-repeat center}
文章和文章之间的分隔线设置,margin-top指分隔线与上一篇文章之间的距离,line-height指分隔线区域的高度,结尾处可定义分隔线的位置(no-repeat center指不重复,居中,repeat-x指横向重复)。
音乐播放器的设置
如果觉得空间默认的音乐播放器不好看,可以在空间最后加上这段代码来改变播放器的大小和颜色:
#phx{FILTER:Alpha(Opacity=60,FinishOpacity=36,Style=0,StartX=20,StartY=40,FinishX=0,FinishY=0)gray();WIDTH: 225px;HEIGHT:45px} 这个是我的播放器代码)
这段代码有点复杂,捡能看懂的部分介绍一下吧,其他的还没摸索出来呢:
Opacity=透明度,可以用0-100之间的数值,数值越低透明度越高;FinishOpacity=过度透明度,即边缘的透明度(这个我还没搞懂怎么玩);gray=颜色/风格,可以设为默认、gray、xray、invert等,可以自己尝试;WIDTH后边的数字表示播放器的宽度,HEIGHT后边的数字表示播放条的高度。
怎样设置分隔线
文章和文章之间的:
#m_blog div.line{margin-top:10px;line-height:60px;background:url(图片链接) no-repeat center}
文章评论之间的:
#in_comment div.line{margin-top:10px;line-height:50px;background:url(图片链接) no-repeat center}
好友页面的分隔线:
#m_friend div.line{margin-top:17px;line-height:17px;background:url(图片链接) repeat-x}
相册页面的分隔线:
#m_albumlist div.line{margin-top:17px;line-height:17px;background:url(图片链接) repeat-x}
如果想取消分隔线,把“background”往后的部分都删掉就可以啦~~~
空间内各个模块边框的设置方法
CSS代码的第四个部分(以“.mod”打头的部分) ,就是用来设置空间内各个模块状态的。以前一直没搞懂是什么意思,今天终于搞明白啦,分别解释如下:
Padding:几乎在每一项的设置里都会提到这个词,它的意思是指定区域中文字或图象与边框的距离。
.modbox:这一行是用来设置每个模块内容的位置,以及模块的背景颜色,还有就是简单的线条边框,比如none(没有边框)dotted(点线边框)dashed(破折线边框)solid(直线边框)double(双线边框)等。
比如我的设置:.modbox{padding:10px 10px 0 10px;border-left:1px solid #9FA6AE;border-right:1px solid #9FA6AE} 意思是,模块内上下左右的边距分别为10px 10px 0 10px;左边框为实线,宽度1px,颜色#9FA6AE;右边框为左边框为实线,宽度1px,颜色#9FA6AE。如果想设置模块背景,在括号内加上“background-color:#六位颜色代码”就可以啦~~~~
如果要设置复杂一些的边框效果,就需要用到以下的部分了:
.modtl:模块上边框左角设置
.modtc:模块上边框中间部分设置
.modtr:模块上边框右角设置
.modbl:模块下边框左角设置
.modbc:模块下边框中间部分设置
.modbr:模块下边框右角设置
这部分的设置是可以使用图案的,比如,我在左上边框用了这个图案,中间部分用,右边用,全都设置好了以后就组合成一个完整的上边框了。具体的设置是这样的:
.modtl{background:url( ) no-repeat top left}
用相同的方法依次设置下边的就OK啦。
如果是自己会设计图案就比较有趣啦,可以做出各种与众不同的边框来,像我这么笨的就只会去网上找现成的 =_=|||
空间音乐播放器增加了新功能!!
再主页音乐播放器那里点“编辑”就可以看到,以前只能播放一首歌曲,现在可以添加5首歌曲的链接并循环播放啦,而且还可以选择“是否显示视频框”。这个新功能可真不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