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查看: 667|回复: 6

【第十六期话题】今年春节您在何处?您回家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23 11:55: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过年回家吗?”如今,这句话是春节前使用频率最高的问候语。俗话说:“父母在,不远游。”春节将至,不少人开始张罗着订票回家,归心似箭已令过节的气氛骤然升温。


  然而,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变迁,春节回家并非是每个外乡人惟一的选择。不同的人对于回家过年有着迥异的感受,有的热切期盼,有的却充满烦恼。“恐归族”的渐多,让春节变了些味道。


  也许是为了响应不回家的“形势”,《今年春节不回家》代替了《常回家看看》成为当下的热门歌曲。“春节主旋律”都有了变化,这一现象的背后,是否有更多值得我们反思的呢?



中国人回家过年普遍面临“三紧”



钱紧——好不容易回趟家,不能太抠门 49.7%的人担忧钱包掏空


路费、年货、礼物、压岁钱……春节临近,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一份不小的开销计划。“钱紧”成了本次调查中让公众最发愁的事。数据显示,49.7%的人打算衣锦还乡,他们觉得“好不容易回趟家,不能太抠门”。


过个年到底要花多少钱?多数人认为,至少要拿出1~2个月的工资。本次调查显示,31.7%的人预计过年花费在3000元以下,49.4%的人感觉花费应该在3000元~1万元,另有11.0%的人甚至觉得,自己过年的开销会超过1万元。


“给爸爸买了数码相机和降血脂的药材银杏丁,给妈妈买了化妆品。”正在香港读书的小雨告诉记者,目前她已经花掉了5000多元。“给父母买东西,当然要买最好的了。”


“送礼绝对是个技术活儿!”还在为车票发愁的王旭,已经早早开始盘算给家人带什么东西了。去年春节,他给爷爷奶奶每人买了件衣服,给父母和其他亲戚每家送了一只北京烤鸭。


和王旭一样,本次调查中,49.9%的被访者正在为节日送什么礼而发愁。70.3%的人选择了最常用的方式,直接给长辈和父母送钱。“这多省事,需要什么让他们自己去买”。不过,也有不少人觉得,“送钱是最偷懒的做法”。一位在北京工作的白领告诉记者:“给父母钱他们也舍不得花,还不如干脆替他们买点营养品呢。”此外,服装鞋帽、烟酒糖茶、特色小吃等也是公众比较认同的春节礼品。




时间紧——应酬、饭局、打麻将,还要抽时间陪陪父母 43.9%的人抱怨时间不够用


“春节放假7天,真正和家人团聚的时间只有两三天。”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不少人在抱怨“放假的大部分时间都花在路上了”。本次调查显示,43.9%的人感觉整个春节过下来,时间最紧。“应酬、饭局、打麻将,再陪陪父母,7天时间一眨眼就过完了。”


现代社会的流动性增强,很多出外工作的人只有春节才能回家,也只有在春节才能见到以前的朋友。家在江西农村的小谢告诉记者:“小时候光走亲戚就能从初一走到十五。工作之后,每次回家只能待几天,很多小时候的玩伴儿早就失去联系了。”


这几天,国内十余家媒体联合发出倡议:把除夕列入春节假期之内。此举引发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腾讯网进行的一项20万人参与的民调显示,95.9%的受访者对这一提议表示赞同。长期以来,“节前时间太紧”是绝大多数人最切实的感受。


有意思的是,少数不赞成除夕放假的人,理由也是“时间紧”。“现在的除夕虽说不是法定假期,但大多数单位到那天也就不用上班了。如果改成法定的,假期说不定就要减少一天,不划算。”




人情紧——谁家都得去拜年,礼数不周落埋怨 31.2%的人为“人情”焦虑


“年根儿底下吵架,多半是因为回谁家。”在北京工作的小张两口子,最近就为了过年回谁家的问题频繁拌嘴。“早就说好的,一年一家轮流来。去年就是在他家过的年,今年该回我家了!现在他又要变卦!”小张一脸气愤地声讨老公。


本次调查显示,45.5%的人表示今年“哪儿都不去,就在自己家过年”,23.3%的未婚青年选择和父母一起过年。25.7%的已婚夫妻跟随丈夫或妻子回其中一方父母家过年。


调查中31.2%的人表示,过年时会因为“人情”感到焦虑紧张。回家过年的,所有亲戚都要拜望一遍,谁敬的酒都得喝干,这才显得懂规矩,礼数周全。不回家过年的,要给双方父母准备节日礼物,既要一碗水端平,又要显得有面子,还不能比其他儿女的孝心逊色。



“恐归族”:春节为什么不回家



“过年回家吗?”这句话是春节前使用频率最高的问候语。俗话说:“父母在,不远游。”春节将至,不少人开始张罗着订票回家,归心似箭已令过节的气氛骤然升温。然而,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变迁,春节回家并非是每个外乡人惟一的选择。现代人对于回家过年有着迥异的感受,有的热切期盼,有的却充满恐惧或烦恼。都市“恐归族”的形成让中国传统民俗多了些别样意味。



春节“恐归”为哪般

如今与人谈论过年回家的味道真有些不同,记者留心周围人群发现,“恐归族”真不少。经过一番深入探访,“恐归”心态大多有以下情形。

繁文缛节不胜其烦。“过年访亲探友比上班还累!”家在河北的刘颖一提起春节回家就双眉紧皱。“家里七大姑八大姨,探访的任务让我把时间排得满满的,有时光吃一顿饭都要分成上下场。结果每次春节过完才发现,本来是回家陪父母的,可跟老爸老妈话都没说上几句。”记者问:“何必搞得这么累?”刘颖说:“亲戚朋友去了一家不去另一家,别人就会认为你瞧不上他了,会得罪人的。要不一家都不去,要不家家必去。”

衣锦还乡情结难改。中国人异乡闯荡总会有能够衣锦还乡的情结,这种情结往往会成为其奋斗的动力,可在还乡途上也会成为一种负担。陈良程来广东奋斗10年了,在单位奔了个处级,一家三口也过得富足。可他已有十年没回老家了,藏在他心中的一种不能言说的理由就是——“嫌自己官当得不够大、钱挣得不够多,所以怕承受不了乡亲们那种眼神。今年索性不回了!”

人生未定无颜省亲。一到春节,28岁的小李又犯愁了,因为还是不能给爸妈带回一个准儿媳,家人在遭受多次失望“打击”后,随之而来的是喋喋不休地轮番说教,甚至还会被强迫去相亲。看到自己儿时的伙伴们大多都为人父母了,小李心里多少也会感到有些失落。“想起这些烦心事,就不想回家了!”

派发红包囊中羞涩。对于经济实力不强的年轻人来说,最不愿回家的原因,恐怕就是口袋不够鼓。中国不同地区派发红包的风俗不同,有的是工作了的要给没工作的,有的是结婚了要给没结婚的。数目可以不等,可总不能“拿不出手”。周洋洋的老家在贵阳,按照当地的风俗,今年她参加工作了就要派红包给其他小孩。可她掐指一算,她至少得准备5000元的红包,“这简直是大出血啊!”

终日奔忙难得偷闲。李江南小两口这个春节准备躲到广西柳州度假,为了求个清静,特意避开旅游热线。搞销售工作的小李平时工作压力较大,与客户打交道的各种应酬较多。小李说:一年365天,好不容易熬到春节长假,何必为了回趟老家在“千金难求一票”的春运中找累受呢!

生活惯性不愿打乱。习惯了在大都市里的快节奏,一旦回到远在农村的故里,猛然间失去熟悉环境的心理寄托,总有一种无所适从的感觉。家在陕西的孙真彬就有着这种强烈的感受,他告诉记者:“在广东生活时间长了,平时像刹不住车的跑车,对老家农村慢节奏的生活真有些不习惯,家乡同龄人那种安逸舒适的生活方式多少会让我有些意志薄弱。”



“恐归”会背上情债

回家过年是中国传统的习俗,它不仅是亲情团聚与人际沟通,更是父母的期盼。“恐归族”虽说获得了过年的自由,却要当心背上情债。

杨先生十分感慨地告诉记者,2005年春节,他夫人带着孩子出国旅游,直至大年初一自己才从繁忙的公务中松口气。百无聊赖中突然想起还是回老家看看母亲。于是从广州驱车三小时赶到阳江。可是一推门,母亲的孤独伴着心酸扑面而来:房里黑漆漆的没有开灯,母亲一人坐在空荡荡的屋子里发呆。“让母亲孤孤单单地过春节实在是做儿女的不孝!”

也有社会学家认为,不能轻易地把“恐归”算做不孝。

很多归乡过年者,由于空间发生变化,心里都不同程度地产生震荡。“恐归族”属于敏感人群,对外界变化反应敏锐而其适应能力偏差,对他们应给予足够的理解。老家的人们应当给身在异乡的“恐归族”足够的理解,不要让其过于为难,毕竟,过年不仅仅是为了团圆。
 楼主| 发表于 2008-1-23 11:56:43 | 显示全部楼层
他们为何春节不回家
   

  过年了,大多数中国人都会“回归”。尤其对于那些常年在外地工作和学习的人来说,过年回到家乡,能跟亲人们团聚过年,是一年当中最美好的时光。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很多人放弃了“回归”,留守在异乡过年。对于他们来说,“春节在别处”。


春运族:一票难求,放弃回家

“问世间票为何物?只叫归乡人生死相许。”这是网友对火车买票难的戏谑。
  排长队、熬通宵,电话订票……使劲浑身解数,也不一定能如愿买到回家的车票。于是,有人干脆放弃买票回家的念头,他们选择了过年不回家。

加班族:赚三倍工资但也觉得亏

春节加班对很多人来说是痛苦的。尽管单位给加班费,还安排补休,但在除夕夜不能跟家人团聚,很多人觉得对不住父母。
  友情提示:按照《劳动法》的规定,初一至初三加班的人们将可领到至少3倍日工资,初四至初七加班则可获得至少2倍的日工资。

单身族:为躲避长辈“催婚”

近几年来,回家过年已成了不少单身族的心病。每次回老家,都要面对亲友们的百般“盘问”:到底啥时候结婚?
  年年如此,实在让单身族们感觉难堪,有人选择“租”一个男(女)友回家过年,还有人为躲“催婚”干脆不回家了。

哭穷族:钱包不鼓 给红包是负担

对于经济实力不强的年轻人来说,最不愿回家的原因,恐怕就是囊中羞涩,发不起红包。中国不同地区派发红包的风俗不同,有的是工作了的要给没工作的,有的是结婚了要给没结婚的。数目可以不等,可总不能“拿不出手”。
  如果预期要发5000元的红包,你还回家吗?

怕累族:忙年会打乱生活惯性

“过年访亲探友比上班还累!家里七大姑八大姨,拜年让我把时间排得满满的。结果每次春节过完才发现,本来是回家陪父母的,可跟老爸老妈话都没说上几句。”
  过年的这些繁文缛节打乱了自己平时的生活节奏,我怕累,不回家过年。

大学生:留守校园的背后

 大学生为何不回家过年?有的是因为经济上困难,负担不起路费;有的是面临着考研和找工作,前途未卜,压力巨大,趁寒假复习或者找工作。
  这些留守大学生根本无法享受全家团圆的快乐,而是以一种特殊的方式辞旧迎新。社会应当给大学生减轻压力,多关心这个特殊的群体。

打工者:高路费让回家渴望不可及

春节期间也有很多打工者是不回家的。回一次家的路费对于他们来说,还是高了一些。
  精明的打工者看准了春节民工短缺的机会,毅然决定留在他乡继续打工挣钱,他们把钱通过邮局或信用社寄回家,自己避免了客运高峰期,也能少受点车旅之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23 11:58:48 | 显示全部楼层

春节不回家的十大好处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间,又快过年了。过年如何回家是困扰游子们心头的烦心事,不管是坐飞机火车汽车轮船还是走路回家,都是一件非常麻烦的事情。今年,东方隐士由于某种原因不能回家过年,看着周围为了一张票而愁眉苦脸的同事,不禁暗暗庆幸:还好今年不用为如何回家操心。我突然发现,春节不回家,居然好处多多!!!


一,春节不回家,省钱!


不管是坐飞机火车还是汽车,都要发上一笔不少的银子,即使是走路回家,也要付吃喝拉撒的费用。春节不回家就不用花那么多冤枉钱,省下来的钱完全可以用来做一些自己平时想做而又没有做的事情。拿东方隐士来说,每次过年回家都要花个三四千,光是压岁钱都要上千块,更不用说其他的了。这些钱还不如直接汇给父母,都够他们一年的生活费。







二,春节不回家,省力。


我每次春节回家挤火车都要出一身的臭汗,还要拎着大包小包在人群中穿梭,容易吗?在拥挤的车厢里连气都喘不过来,更不说其他的了,坐火车的经历就像做了一场噩梦,想想都有些后怕。我每次过年回家都要瘦上两三斤,即使自己感觉没什么,但父母见我又瘦了会心疼得直掉泪。春节不回家,可以免受皮肉之苦,好好补一下说不定还可以胖上好几斤呢!





三,春节不回家,省时。


春节放个十来天,回家一趟就像赶集似的来去匆匆,许多时间都浪费在路上了。出门在外打工,平时真的很难得有这么长的假期,与其浪费还不如把这些时间花在点子上。春节不回家,你可以去探望许久没有联系的亲朋好友,你可以去看看自己一直想去但没时间去的风景名胜,即使没事干,你也可以呆在床上睡个昏天黑地,把自己的身体好好保养一下。





四,春节不回家,省心。


虽说今年火车票不涨了,老百姓也未必高兴得起来。在春节黄金时段,就是有钱都买不到票,不知道这些票去哪里了,耽误了游子们回家的脚步。近日有朋友用电话定了好几次车票,都说没票了,气得他直想骂娘。春节不回家,就不用为车票的问题操心了,真的是省了很多麻烦。春节不回家,自然就不用研究“在飞机上如何打火车”这种世界级难题了。





五,春节不回家,可以大大的缓解交通运输的压力。


据有关部门预计今年春运铁路旅客发送量将达1.56亿人,增长4.3%。面对如潮涌般回家的人们,如何让他们顺利回家一直是中国有关部门最头痛的事情,虽然成立了春运办公室,虽然增加了许多临时车辆,但还是解决不了春运运力紧张的问题。如果大家春运不回家,即使只有一半的人选择不回家,春运回家难的问题将不复存在。那时,大家谈论回家的话题一定是眉开眼笑的。





六,春节不回家,免去了父母的担忧。


俗话说“儿行千里母担忧”。千里迢迢的赶回家,最担心自己的莫过于父母了。在路上怎么样了?有没有出什么问题?有没有累着?等等,一分钟没出现在父母的面前,父母就要担心一分钟,说不定有的父母听到子女要回家在夜里翻来覆去睡不着呢。春节虽然不回家,但一定要记得给父母多打几个电话报平安,做父母的一定会理解你不回家的苦衷。只要你平安幸福,你父母就是幸福的!





七,春节不回家,有利于打击票贩子。


据说那些票贩子一年只要做好春节这段时间的生意,就可以挣得盆满钵满,这也是黄牛党为什么打不绝的主要原因。如果大家春节都不回家了,黄牛党这一特殊群体还会存在吗?没有了一票难求的处境,票贩子自然要失业了,中国政府就不用为如何对付票贩子而焦头烂额。





八,春节不回家,安全。


坐汽车要担心车匪路霸,坐火车要担心扒手骗子,坐飞机要担心小鸟气流,万一出点什么问题,对自己来说都是属于重大损失,弄不好连命都没了。春节不回家,自然就不用担心如何防范那些犯罪分子,不用担心天灾人祸的降临。春节不回家,安全。





九,春节不回家,一票难求的局面必将消失。


春节逼近,人们习惯见面都问一句话:“订上了票吗?”回家过年的人望穿秋水却一票难得,许多人为了车票的问题心急如焚。只要能搞到票,即使多几十块的手续费都没有问题。没办法啊,谁叫春节期间的人流量这么大呢?谁叫中国的运输能力不能满足市场需要呢?春节不回家,自然就不存在如何买票的问题,一票难求的局面将成为历史。





十,春节不回家,有利于社会的和谐。


春运期间,许多犯罪分子趁机而动,许多黄牛党混水摸鱼,为我国的和谐社会增添了不光彩的一面。所以春节不回家,有利于社会治安的稳定,有利于缓解运力不足,有利于我国经济的平衡发展,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建立。


总之,春节不回家,利国利民利己。如果你很想念父母,你可以春运过后再回去,避开春运高峰期。另外一个比较好的办法就是把父母接过来一起过年,这样,一可以团圆二可以让父母看看外面的世界。春运不回家,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



  您呢,今年在何处?会回家吗?

  可要记住他会想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23 11:59:15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不穿的是眼,猜不透的是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23 14:31:17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今年过年我回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23 20:03:2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家难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24 16:3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  也许吧~~~~  那得看那些地方了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加入我们|偃师网 ( 豫ICP备11013690号 )

GMT+8, 2025-4-22 13:03 , Processed in 0.043996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