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查看: 746|回复: 18

发黄的书信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7-30 18:44: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做生意时老没时间,很想时不时的去看看妈妈,可心有余而力不足,虽然有那份孝心,可真是脱不开身。大不了打个电话问候一声,可总觉得情感难以表达。好了,现在不忙了隔三差五来看看爸妈,更加深了父女,母女之间的感情。
    吃过饭闲来无事就想翻翻爸爸的书橱,还像小时候一样,翻看爸爸的书橱是我的爱好,我总爱上那里淘宝,那里有比金子更贵的宝藏。哎,书怎么少了?原来妈妈看书盛不下,街上换卫生纸的来了,经过爸爸筛选有的就换卫生纸了。我还是如饥似渴的寻找着,突然,一叠发黄的信,跃如眼睑,吸引了我的眼球。好奇心驱使我迫不及待把那一摞信拿下来,上面是我和妹妹弟弟的朋友们来往的书信,下面就是一些发黄的书信了。看到这些发黄的信我笑了,那发黄的信封上都被剪掉一个方洞,这些小方洞都是我的杰作。记忆又把时光拉回到三十多年前,那时候我才七八岁,时下正流行邮票风,听别人说邮票《祖国山河一片红》,有收藏价值,不太懂事的我,就把家里所有的老信件拿出来,信的内容识字不多不看,只把那些漂亮的邮票剪下来收藏起来,信的内容我还从没看过。
    看着这些缺个小方洞的信封,邮戳由于我把邮票剪掉了,有的已看不到了,只是一封封信背面的毛主席语录还清晰的存在“提高警惕,保卫祖国,时刻准备上战场”“抓革命促生产”......爸爸为啥不把这些信扔掉呢?这些发黄的信里面到底记载着啥?又是那年那月的?打开一封看看书写的日期;“1967年3月16日”掐指可算四十多年。信的内容就是;“xx哥好!伯父伯母身体健康吧!......再就是叙叙朋友情等等”。透过这些文字背后似乎能看到他们生动的友情,字里行间流露出浓浓的情谊,难怪爸爸珍藏至今,爸爸珍藏的何止是这一封封发黄的信,是他对朋友最真挚的一份情感呀!岁月如梭,转眼四十多年,如果他的朋友们知道爸爸至今还珍藏着当年他们年轻时来往的书信不知做何感想!
    感叹之余,不禁使我想起当今这个键盘舞动的年代,电脑打出的字完美至极,让人觉得毫无生命,感受不到情谊的韵律和波动,短信太短承载不下长长的思念,不仅越来越怀念旧书信,又有哪一样作品能像旧书信百读不厌呢?在平淡的文字,也渗透着深深的关爱,切切的思念。那写信时的无限遐想,读信时的温馨,等信时的渴盼“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所代表的家书,情书时代已渐行渐远.。轻翻阅尘封已久的旧书信,重温往昔那份情感的古朴和纯真,仿佛又能感受到那亲情,友情穿越时空隧道在心底激起涟漪,思绪飘向远方......
发表于 2010-7-30 19:45:02 | 显示全部楼层
记不清有多少年没写信没收信了,只是上学时基本所有的来信都还收藏着呢(俺比较怀旧)现在有QQ,有视频,俺连可保存的电子邮件都没有,想象也真是够......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10-7-30 19:59:13 | 显示全部楼层
怀念旧时光里的温情……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10-7-30 20:14:37 | 显示全部楼层
等信时的焦灼,读信时的甜蜜,至今记忆犹新!和楼主一样很怀念那个靠书信传递情感的年代!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10-7-30 20:23:1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10-7-30 20:45:53 | 显示全部楼层
信就一个缺点,老慢
回复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7-30 20:59:3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 毛毛512

是呀,我也是个很怀旧的人。我认为怀旧的人都是很重感情的人!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10-7-30 21:03:07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以后咱们联系就写信!
回复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7-30 21:05:3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 碧柳如烟

怀念有书信传递情感的岁月,可它一去不复返了,取而代之的是电子邮件,手机短信,这些总觉得不及书信亲切!
回复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7-30 21:13:0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6# 西亳人家

是慢了点,但感觉就像一坛陈年的老酒,品来有浓浓的醇香。
回复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7-30 21:19:3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 和风细雨

想必我们有同感!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10-7-30 21:39:29 | 显示全部楼层
比起鸿雁传书的年代进步多了!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10-7-30 23:19:01 | 显示全部楼层
难忘刚参加工作时接到姐姐的第一封信,一个人跑到宿舍连读了几遍,泪流满面······怀念那书信传递情感的岁月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10-7-31 00:10:4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碧柳如烟

怀念有书信传递情感的岁月,可它一去不复返了,取而代之的是电子邮件,手机短信,这些总 ...
雪诗飞扬 发表于 2010-7-30 21:05


是啊!那写信时的无限遐想,读信时的温馨,等信时的渴盼“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所代表的家书,情书时代已渐行渐远
回复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8-1 15:52:1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3# 绿树成荫

孤独时一封家书给与无限温暖!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10-8-1 19:11:08 | 显示全部楼层
发展才是方向。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10-8-5 17:20:53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楼主快40了
回复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8-5 18:31:1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7# 微笑刺客


你真聪明!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10-8-6 20:46:1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加入我们|偃师网 ( 豫ICP备11013690号 )

GMT+8, 2025-4-29 07:23 , Processed in 0.044844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