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查看: 519|回复: 29

中国画——清池溢香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6-26 18:04: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指导,共同提高!
曲鸿军国画作品.jpg
发表于 2010-6-26 18:43:54 | 显示全部楼层
顶!
老师的水平现在越来越高了呀!~呵呵。
最近在哪儿高就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26 20:27:0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26 23:10:12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
我发现楼主的注册时间可是真不短了啊,杂不经常发帖子呀,以后木事把自己的作品多发点,叫大家多看看,学习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27 10:06:4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6-27 10: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惭愧,拱手了各位,还请道友多指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6-27 10:21:02 | 显示全部楼层

小习作

小习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6-28 18:39:30 | 显示全部楼层
国画习作
曲鸿军国画 (3).jpg
曲鸿军国画作品 (23).JPG
曲鸿军国画作品 (24).JPG
曲鸿军国画作品 (27).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6-29 18:28:1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6-29 22:16:53 | 显示全部楼层

RE: 曲鸿军———————逸之习作———————中国画

练笔近作。
曲鸿军国画.jpg
曲鸿军国画 (1).jpg
曲鸿军国画 (2).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7-1 16:15:11 | 显示全部楼层
曲鸿军国画作品 (28).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1 17:41:50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师还是画画的好啊!!————您的学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7-2 00:20:2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2# 宝贝钢蹦儿


    是哪位爱徒呀?我的QQ:942967843祝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7-5 18:45:02 | 显示全部楼层
河南省第九届中国画艺术展{mod}通知

--------------------------------------------------------------------------------

     河南省中国画艺术展已成功举办了八届,并已成为河南国画界品牌性的展览。为展现河南中国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艺术风貌,弘扬中国画立足传统,走向现代的艺术精神,进一步活跃河南中国画创作,确立中原画风,扩大河南中国画在全国的影响,发现和培养国画新人,省美协、省国画家协会决定联合主办河南省第九届中国画艺术展,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作品要求:参展作品必须是2010年创作的中国画新作,能够代表个人风格水平。每位画家交参展作品一幅,统一规格为4尺整纸竖幅(软片),其他规格一律不收。作品由主办单位统一装裱,请作者认真创作,不可草率。同时寄送个人生活照一张,艺术简历一份,注明联系电话及详细通讯地址。

二、作品初评:地市作者的作品由地市美术家协会组织专家进行初评,然后送省美协参加复评,各地市美协送省美协参评作品数量不得超过15幅,省直作者直接送至省美协参加初评。

三、评选评奖:由省美协、省国画家协会组成专家评审委员会,对作品进行认真、公正评选,入选作者颁发入选证书。由评审委员会在入选作品中评出获奖作品若干,颁发获奖证书,本次展览获优秀奖可作为加入河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资格一次。参展作品展后退还作者,落选作品如数退还作者。

四、出版画集:出版大16K彩印作品集,每位参展画家赠送作品集一本。

五、参展评审费:每位参展作者须交纳评审费100元,省美协会员、省国画家协会会员免交评审费,但需交认真创作赞助作品一幅(不小于4尺斗方,题材必须与参展作品相同)。评审费不退,凡交评审费的落选作者均赠送本次画展作品集一本。

六、展览时间:2010年11月(具体时间及展览地点另行通知)

七、截稿日期:地市作者作品由地市美术家协会统一组织集体送稿,不收个人投稿。作品及材料请在9月8日—12日前挂号(特快专递)寄至或送至:

郑州市经七路34号河南省美术家协会(邮编:450014)

收稿人:严宏兴    咨询电话:0371-63875509(办) 13513801078







                                                    河南省美术家协会        河南省国画家协会



                                                                           2010年7月1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7-5 18:45:56 | 显示全部楼层
敬请美术爱好者积极参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7-8 21: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什么是“文人画”?
        文人画(Southern School),亦称“士夫画”,中国画的一种。泛指中国封建社会中文人、士大夫所作之画。以别于民间画工和宫廷画院职业画家的绘画,北宋苏轼提出“士夫画”,明代董其昌称道“文人之画”,以唐代王维为其创始者,并目为南宗之祖(参见“南北宗”)。但旧时也往往借以抬高士大夫阶层的绘画艺术,鄙视民间画工及院体画家。唐代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曾说:“自古善画者,莫非衣冠贵胄,逸士高人,非闾阎之所能为也。”此说影响甚久。近代陈衡恪则认为“文人画有四个要素:人品、学问、才情和思想,具此四者,乃能完善。”通常“文人画”多取材于山水、花鸟、梅兰竹菊和木石等,借以发抒“性灵”或个人抱负,间亦寓有对民族压迫或对腐朽政治的愤懑之情。他们标举“士气”、“逸品”,崇尚品藻,讲求笔墨情趣,脱略形似,强调神韵,很重视文学、书法修养和画中意境的缔造。姚茫父的《中国文人画之研究·序》曾有很高的品评:“唐王右丞(维)援诗入画,然后趣由笔生,法随意转,言不必宫商而邱山皆韵,义不必比兴而草木成吟。”历代文人画对中国画的美学思想以及对水墨、写意画等技法的发展,都有相当大的影响。
       文人画是画中带有文人情趣,画外流露着文人思想的绘画。它不与中国画三门:山水、花鸟、人物并列,也不在技法上与工、写有所区分。他是中国绘画大范围中山水也好,花鸟也好,人物也好的一个交集。陈衡恪解释文人画时讲 “ 不在画里考究艺术上功夫,必须在画外看出许多文人之感想 ” 。此之,所谓文人画或谓以文人作画,知画之为物。是性灵者也,思想者也,活动者也,非器械者也,非单纯者也 ” 。说明了文人画所具有的文学性、哲学性、抒情性。在传统绘画里它特有的 “ 雅 ” 与工匠画和院体画所区别,独树一帜。
    基本特征
     从文人画的历史沿革来看,文人画要必备几个特点。
     一、学养深厚。封建士大夫既是经科举制度层层选拔上来的,那么文才必须是为官的基础。要想胸有韬略,腹中需垒起万卷诗书。这样的人画出画来,不叫“文人画”也会文气十足。
     二、言之有物。古时的文人画不是忙三火四画出来立马就要卖钱的,而是兴之所至,信笔拈来,承载的是亦忧亦乐,表达的是真性真情。所以后人才能从八大山人的鹰眼中看出睨藐不屑来。
     三、格调高雅。翰墨丹青古来即称“雅好”,“雅”人之“好”的标尺,就是格调。这和画家的人品有一定的关系,但不是全部,更重要的是画家接受的教育和所处的环境。对格调的赏析与赏析者的品位有极大的关系,即俗语所说“好画还需识者看”。
     文人画是一种综合型艺术,集文学、书法、绘画及篆刻艺术为一体,是画家多方面文化素养的集中体现,尤其和书法的关系更为密切。书法中的点、线和笔画间组合不但是构成艺术形象的基本元素,而且是重要的、具有独立审美价值的欣赏对象。运笔的疾徐轻重,点线的疏密粗细所形成的特有的节奏和韵律,要能体现出画家创作过程中特有的心态、气质和个性,并将这些与所表现的事物的形神有机地结合起来,做到心手相应,气力相合,迹虽断而气连,笔不周而意周。
     在色彩和水墨上,文人画更注重水墨的运用,讲究墨分五色。王维之所以受到苏轼、董其昌的极力推崇,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在后期创作中开水墨画的先河。文人画家所以重水墨而轻色彩,这同中国传统绘画的艺术观念和审美观念有直接关系,即传统绘画一直不曾把真实地再现事物的表象作为创作目的,而是把揭示事物的内在神韵作为最高的艺术追求。基于这种宗旨,又形成了民族特有的美学思想,即摒弃华艳,唯取真淳,讲究绘事后素、返朴归真、大巧若拙等等,这些都成为文人画家在艺术上的自觉追求。
     文人画特色和体系的形成,又与文人士大夫将绘画视为精神调节手段有关,创作对这些画家来讲,起到的不过是一种精神舒络的作用,这样,不为物役,不被法拘,以最简单的工具(笔、墨、纸),最概括的语言(黑、白、灰3色),传达出最深切的感受,就成为创作中的必然的选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7-12 09:26:32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上图荷花的摄友。
曲鸿军国画作品 (19).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7-12 09:29:21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历史上的著名画家及画派



◇六朝四家

六朝指三国的东吴、东晋、南朝的宋、齐、梁、陈,皆以建康(吴名建业,今江苏南京)为首都。四家,画史上指东吴曹不兴、东晋顾恺之、南朝宋陆探微、南朝梁张僧繇。唐代张怀瓘评六朝画谓:“张(僧繇)得其肉,陆(探微)得其骨,顾(恺之)得其神。”六朝画罕见,尤以曹不兴之迹无存。元代汤厚认为曹不兴《兵符图》一卷,“笔意神采,疑是唐末宋初人所为”。

◇南宋四家

南宋院体山水画家李唐、刘松年、马远、夏圭四人的合称。属豪纵简略一路画风。初无此称,元代汤厚谓:“南宋画院诸人得名者,若李唐、周曾、马远、夏圭、李迪、李安忠、楼观、梁楷之徒,仆于李唐差加赏识,其余亦不能尽别也。”倡此说者为明代唐寅题刘松年《春山仙隐图》,有所谓“李、刘、马、夏”之称。其后屠隆说:“李唐、刘松年、马远、夏圭,此南渡以后四大家也。”张丑认为:“南宋刘松年为冠,李唐、马远、夏圭次之。”张泰阶则曰:“刘、李、马、夏,俱负重名,而李、马为最。”

◇元四家

元代山水画的四位代表画家的合称。主要有二说:一是指赵孟頫、吴镇、黄公望、王蒙四人,见明代王世贞《艺苑卮言•附录》。二是指黄公望、王蒙、倪瓒、吴镇四人,见明代董其昌《容台别集•画旨》。第二说流行较广。也有将赵孟頫、高克恭、黄公望、吴镇、倪瓒、王蒙合称为“元六家”。画风虽各有特点,但主要都从五代董源、北宋巨然的基础上发展而来,重笔墨,尚意趣,并结合书法诗文,是元代山水画的主流,对明清两代影响很大。

◇元六家

元代赵孟頫 、高克恭、黄公望、吴镇、倪瓒、王蒙的合称。参见“元四家”。

◇南北宗

明代董其昌关于划分山水画家为南北两个派系之说。《容台别集•画旨》:“禅家有南北二宗,唐时始分;画之南北二宗,亦唐时分也,但其人非南北耳。北宗则李思训父子着色山水,流传而为宋之赵斡、赵伯驹、(赵)伯骕,以至马(远)、夏(圭)辈;南宗则王摩诘(维)始用渲淡,一变钩斫之法,其传为张璪、荆(浩)、关(仝)、董(源)、巨(然)、郭忠恕、米家父了(芾、友仁),以至元之四大家(黄公望、吴镇、倪瓒、王蒙),亦如六祖(即慧能)之后,有马驹、云门、临济儿孙之盛,而北宗(神秀为代表)微矣。”又云:“文人之画自王右丞(维)始,其后董源、巨然、李成、范宽为嫡子,若马、夏及李唐、刘松年,又是大李将军之派,非吾曹当学也。”此说与山水画家师承演变的史实不尽符合,且有崇“南”贬“北”之意。明代陈继儒(当时与董其昌并称“董陈”)所说尤为明显:“李派板细,乏士气;王派虚和萧散。”明末清初画坛群起附和,形成以“ 南宗”为“正统”之见。

◇明四家

明代中叶沈周、文徵明、唐寅、仇英四人的合称。他们之间有师友关系,画艺各具风格特点,对后世颇有影响。沈、文画风较近。后来发展形成了吴门派。明代卓然成家,前期有戴进,中期有林良、吴伟、吕纪,后期有陈洪绶等,沈、文、唐、仇并不能代表整个明代绘事。

◇画中九友

明末清初董其昌、杨文聪、程嘉燧、张学曾、卞文瑜、邵弥、李流芳、王时敏、王鉴等九位画家的合称。见清初吴伟业所作《画中九友歌》。

◇金陵八家

明末清初龚贤、樊圻、高岑、邹哲、吴宏、叶欣、胡慥、谢荪八人的合称。他们的绘画题材和风格不尽相同,因聚居金陵(今江苏南京),皆有一定时誉(以龚贤最著),故称。见清代张庚《国朝画征录》。另指陈卓、吴宏、樊圻、邹哲、蔡霖沦、李又李、武丹、高岑为“金陵八家”,见乾隆《上元县志》。但多以前说为准。

◇清六家

清初山水画家王时敏、王鉴、王翬、王原祁、吴历、恽寿平六人的合称。亦称“四王、吴、恽”。他们继明代董其昌之后享有盛名,领导画坛,左右时风,当时被目为“正统”。

◇四王

“清六家”中王时敏、王鉴、王翚。王原祁四人的合称。他们之间有师友或亲属关系,在绘画风尚和艺术思想上,直接或间接受董其昌影响。技法功力较深,画风崇尚摹古,不少作品趁于程式化。王翬、王原祁一度出入宫禁,烜赫南北。前者,综合宋元各家各派,缔造一套体例完备的画格;后者把元代黄公望一系,糅和实质,融化精神,亦一成就。“四王”对清代和近代山水画有深远影响。康熙至乾隆间有王昱、王愫、王玖、王宸;其后又有王三锡(字邦怀,号竹岭,昱侄)、王廷元(字赞明,玖长子)、王廷周(字恺如,玖次子)、王鸣韶《字夔律,号鹤溪),画山水俱师法“四王”,“只是遵循前规,并无创新突破。前者称“小四王”,后者称“后四王”。

◇清初四高僧

即弘仁(江韬)、髡残(刘介丘)、八大山人(朱耷)、石涛(朱若极)。皆明末遗民,八大山人和石涛,系明宗室,后出家为僧。均深通禅学,寄情书画,各有独特造诣。髡残号石溪,与石涛并称“二石”。

◇扬州八怪

清乾隆间寓居江苏扬州的八位代表画家的总称。一般指汪士慎、黄慎,金农、高翔、李鱓、郑燮、李方膺、罗聘,见李玉棻《瓯钵罗室书画过目考》。实际上不止八人,有换汪士慎、高翔、罗聘为高凤翰、边寿民、杨法者,或换高翔。李方膺为闵贞、高凤翰者,也有将陈撰或李葂列入者,见汪鋆《扬州画苑录》。作画多以花卉为题材,亦画山水、人物,主要取法于陈道复、徐渭、朱耷(八大山人)、原济(石涛)等人,能不拘前人陈规。破格创新,抒发真实情感;又都能诗,擅书法或篆刻,讲究诗书画的结合,和当时流行画坛的尚古模拟之风,有所不同,被时人目为“偏师”、“怪物”,遂有“八怪”之称。汪鋆是“正统”画风维护者,曾评说:“另出偏师,怪以八名,画非一体。似苏(秦)、张(仪)之捭阖,偭徐(熙)、黄(荃)之遗规。率汰三笔五笔,复酱嫌觕,(通“粗”);胡 谄五言七言,打油自喜。非无异趣,适赴歧途。示崭新于一时,只盛行乎百里。”其实此派不仅对近代写意花卉画的意趣和技法,有相当大的影响;而且直至现代的齐白石、陈师曾、徐悲鸿、潘天寿、来楚生等,都从某个侧面对之有所汲取。

◇画中十哲

指清代娄东画派的十位画家。即董邦达、高翔、高凤翰、李世倬、张鹏翀、李师中、王延格、陈嘉乐、张士英和柴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7-16 23:16:57 | 显示全部楼层
敬请美术爱好者积极参加活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7-18 18:10:06 | 显示全部楼层
六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加入我们|偃师网 ( 豫ICP备11013690号 )

GMT+8, 2025-5-2 19:54 , Processed in 0.069682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