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查看: 1077|回复: 12

孝敬父母,从身边做起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1 14:32: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孝敬父母,从身边做起  

古人云,“百善,孝为先。”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每一个中学生应该具备的道德品质。然而,现实的情况是,许多中学生不懂得体谅父母生活的艰辛与劳累,认为父母为自己所做的一切是理所应当的,更谈不上去关心和孝敬父母。

生活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家庭镜头:吃过饭孩子扭头看电视或去玩耍了,父母却在那里忙碌着收拾碗筷;家里有好吃的东西,父母总是先让孩子品尝,孩子却很少请父母先吃;孩子一旦生病,父母便忙前忙后,百般照顾,而父母身体不适,孩子却很少问候……凡此种种,值得忧虑


如今,中学生在生活中是如何与父母相处的?家庭、学校对中学生的教育存在哪些误区?该如何引导孩子学会孝敬父母、师长……请关注 “孝敬父母,点滴做起”系列报道。

新闻背景:日前,济南一女孩与母亲在公交车上发生争执,竟然对母亲大打出手,并对劝阻的乘客破口大骂。据乘客介绍,可能是因为妈妈没有给她买衣服,母女二人就在该公交车上发生了争执。女孩嚷道:“你为什么不给我买啊!”随后,竟揪住母亲的衣领,动手打了自己的母亲。

济南女孩的行为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一些教育专家认为,这表面上是个例,却反映出当今中学生孝敬父母的意识太过淡薄。记者采访了一位校长,他对中学生的典型不孝敬行为进行了总结、归纳。

☆顶撞父母

顶撞父母是中学生最常见的不孝敬父母的行为。省会一份针对600多名中小学生的抽样调查显示,超过65%的学生在家里经常顶撞父母,对父母发脾气。问卷中有这样一道题目:当父母不能满足你的要求时,你会怎样?结果,大多数学生选择了与父母争辩或者摔门而去。

个例:“这孩子在学校特乖,特别听老师的话,可是一回到家里,就像变了个人似的。”初二年级学生李明(化名)的父亲觉得很苦恼。回到家,李明经常和家长顶撞,有时候还没说两句,就把门重重地关上,还常常冲父母发脾气。李明父亲介绍,被孩子顶撞后,自己的情绪往往很长时间才能平复。

☆不做家务

中学生普遍缺少家庭责任感,认为父母为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理所当然,很多中学生在家庭里都很少做家务,所有的事情都要父母、长辈代劳。

个例:许多中学都有住宿生,离家较近的住宿生一周回家一趟,离家远的,一个月只回一次家。每到回家时,有的同学就大包小包装着需要洗的衣服带回家,自己只在学校里洗袜子等小衣物。洗衣服尚且如此,更别说在家里帮父母分担家务了。

☆不体贴父母

父母往往创造最好的条件满足子女的需求,一些同学却不懂得珍惜与回报。有的同学在父母身体不舒服、工作遇到困难甚至家庭遭到变故时,不能体贴父母的困难,反而提出非分的要求。

个例:一对夫妇双双下岗后靠四处打杂为生,可他们上高中的儿子却对父母“高标准,严要求”。看到同学有车接送,就要父母租辆车送他去学校;为办同学聚会,逼父母为他凑足2000块钱。

☆嫌弃父母

有的中学生羡慕别人家条件好,逐渐埋怨、嫌弃自己的父母,抱怨父母没有能力提供更好的生活。

个例:高中生孙丽(化名)有一次去同学家做客,看到同学家富足的生活自惭形秽,心里对父母就暗暗地有一些抱怨。从此十分关注自己在同学眼中的形象,经常出入发廊、买化妆品,跟着时髦的同学穿漂亮衣服。虽然也清楚自己的家庭状况和父母的辛苦,可因为从小娇生惯养,任性惯了,所以就用违心、偏颇的理由去为自己的欲望开绿灯:“我现在是学生,花父母的钱是理所当然的,同学们都这样,我为什么就不可以呢?”

针对以上行为,校长认为,天下的父母虽然给予子女的物质条件不同,但他们爱子女的心是一样的,因此我们没有理由对父母百般挑剔,而应该体谅他们的辛劳,不要做出让他们伤心的事情。


中学生表现出来的不孝敬行为,在一定程度上显示出独生子女教育的误区,接着我们将对独生子女家庭教育问题进行探讨。

以学习各方面知识为主要任务的中学生,不体谅父母养育自己的艰辛,却常常对父母态度恶劣,有时甚至动手打父母。出现这样的情况,作为教育机构的学校固然责无旁贷,对父母来说,对孩子的家庭教育也是失败的。专家认为,中学生不尊重父母有着多方面的原因。

☆多数家长重智育轻德育

河北省德育中心副研究员王贺兰介绍,很多家长都将孩子的成长等同于孩子的学习好坏,恨不得把孩子所有的精力都集中到学习上,认为孩子学习好就可以“一好百好”,其他方面都可以逐渐完善。对品德、劳动等方面几乎不做任何要求,有的家长甚至直接跟孩子说:“你全部的任务就是学习”。有的孩子承载着几代人的大学梦,家长只关心分数,忽视孩子的行为习惯、思想品德教育,对孩子的影响可想而知。

☆独生子女承载太多关爱

在很多餐厅、游乐场经常看到这样的一幕:一家三口,夫妻俩坐在旁边看着孩子大吃大喝,自己却不舍得买东西吃;孩子在游乐场里尽情地玩耍,爸爸妈妈、爷爷奶奶都在旁边小心地侍候着……

独生子女家庭往往是一个孩子四个大人甚至六个大人围着转,孩子成了家庭的中心,养成了孩子的骄横跋扈、自私、缺乏谦让等性格特点,但同时其又存在缺乏主见,缺乏合作精神,自立能力差等问题。有的孩子从小娇生惯养,长大了很难管教,形成任性固执的习惯,在心情不好时,随意顶撞父母,不能很好地控制约束自己。

石家庄市第23中学副校长杨柳青认为,家长把自己家里的孩子看成心肝宝贝,对孩子的要求不加鉴别百依百顺,从小就让孩子养成了不良的心理习惯。那么,期待孩子长大后会突然变得懂事只能是一厢情愿的事。“对孩子来说,所有的关心、爱护都来得太简单了,他们根本不懂得去珍惜、回报”。孩子的基础教育责任在父母,在达到入学年龄前,孩子在父母身边生活成长,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培养孩子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

☆青春期学生情绪易激动

杨柳青介绍,中学时期的学生,属于青春躁动叛逆期。青春期的学生往往有自相矛盾的情感,有时讨厌父母甚至恨他们,但仍怀有对父母强烈的淳朴的爱,内心充满了矛盾。产生这种矛盾情感的原因可能有两个:一是过分冲动,不能自制;二是对事物已有一定的认识,形成了自己的一些看法,但还不稳定。不过他们感觉自己已经成人,认为自己已经远远超过了父母。一些中学生怀有少年的热情与冲动,遇到一些问题时不能冷静处理,情绪时高时低;遇到挫折、困难容易泄气;与父母在同一问题上不能达成一致意见时,容易产生分歧,自己无法控制自己言行时,就容易出现一些过激现象。

“每个中学生都需要了解自己的成长经历,每个父母都有必要将生活的艰辛展现给孩子。”河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刘毅伟教授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有无孝敬父母的习惯,不单单是子女对父母关爱的问题,其实质是一个人能否关心他人的大问题。因此,家长和学校都需要帮助中学生养成孝敬父母的习惯。

☆父母:让孩子知道自己的辛酸

作为父母,首先要从思想上意识到“孝敬”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改变“学习好就是好孩子”的错误看法。很多家长往往只看重孩子的学习,而忽视了对孩子的思想品质教育,导致孩子成绩优秀,而德育意识淡泊的偏向发展。刘教授建议,父母在家庭生活中要给孩子创造一个表现的平台:有些父母在孩子主动提出做家务的时候,经常以“去学习”为理由拒绝孩子,家长以为帮孩子节省了做家务的时间,孩子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其实这种做法对孩子不仅没有起到帮助的作用,反而使孩子产生“做家务事不关己”的思想。因此,家长要积极给孩子创造氛围,有意地去引导他们。

其次,家长有必要让孩子明白父母的艰辛。很多父母为孩子创造了优越的学习、生活环境,自己却省吃俭用,有的家长担心孩子知道太多思想上产生压力,甚至向孩子隐瞒自己为孩子所做的一切努力。刘教授认为,中学生应该了解父母为其和家庭所付出的辛苦,“现在不少孩子不知道父母工作情况,不知道父母的钱是怎样得来的,只知道向父母要钱买这买那,认为父母给孩子吃好、穿好、用好是天经地义的。”为此,父母应当有意识地经常地把自己在外工作和收入的情况告诉孩子,说得越具体越好,从而让孩子明白父母的钱得来不易,自然,孩子会逐渐珍惜自己的生活,也会从心底里产生对父母的感激和敬重。

家长还可以告诉孩子他是怎么来到这个世上的,又是怎样由一个脆弱的小生命成长为一个充满活力的少年,让孩子深知父母养育的艰辛,懂得父母带给自己的一切是用心血和汗水换来的,要百倍珍惜,并要有感激之情。

☆学校:孝道教育细水长流

孩子每天除了在家外,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度过的,学校对学生德育的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学校要为学生创造氛围,大力提倡“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除了在思想理论上灌输、教育外,还要将工作落实到实处,例如将“孝敬父母”纳入对学生的评价机制内,作为对其素质考核的重要项目。不少学校在学生的德育工作方面经常是“抓一时”,一阵风过去了就完事,这样往往起不到有效的作用,所以校方在这方面应坚持长效工作。除此之外,学校要与家长密切配合,使双方能及时、全面地了解到孩子的各种表现,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工作。

☆中学生:读懂父母的愿望

刘教授指出,家长、学校的工作只是外因,最关键的还是要看孩子自身如何努力。作为子女,要有意识地树立对父母的“孝敬”意识,从态度上尊重父母、爱戴父母,多和父母沟通,了解了父母的苦心,平日里可以帮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即使是在一些小细节上的行动,都会让父母感到无比欣慰。

我们要听从父母教导,关心父母健康,分担父母忧虑,参与家务劳动……这些都应从身边日常小事抓起。每天要问候下班回家的父母亲;当父母劳累时,主动帮助或请父母休息一下;当父母外出时,提醒父母是否遗忘东西或注意天气变化;当父母有病时,应主动照护,多说宽慰话,替他们接待客人等。此外,中学生还应承担必须完成的家务劳动。总之,中学生不仅应知道自己有需要和愿望,还应想到父母的需要和愿望。
发表于 2008-1-1 14:35:56 | 显示全部楼层
确实值得啊,, 要不 就该后悔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1 14:57:58 | 显示全部楼层
恩~~~都要孝顺~~`呵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2 13:30:53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你们的看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2 16:03:01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孝敬父母的人 不值得做朋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10 21:54:2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降み龙★ 于 2008-1-2 16:03 发表
不孝敬父母的人 不值得做朋友



呵呵 支持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4-16 12:24:44 | 显示全部楼层
很有时代意义的好帖,值到全家人共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4-16 22:34:11 | 显示全部楼层
家长应该知道加强对孩子这方面的教育是长久地爱孩子,孩子应该懂得父母的不容易,遵循孝道。但国家的应试教育制度早该改革了,不然培养了多少连父母都不尊敬的人才,岂能不能振兴中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4-16 22: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树欲静而风不止,水欲静而风不动,子欲养而亲不在            
            等到这时候后悔就来不及了   
                      有点良知的朋友们要慎重
                              一定要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4-17 09:41:11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章,赞成。成人应从自身做起,孩子应从小时抓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4-17 09:49:37 | 显示全部楼层
热烈推荐 电视剧 双面胶  大家多在里面学点东西要好的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4-17 15:21:42 | 显示全部楼层
看着不错  
   关于  婆媳 关系的电视连续局  挺有意思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4-17 15:23:37 | 显示全部楼层
看着不错   
   关于婆媳 之间的电视剧  没事看看 停教育人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加入我们|偃师网 ( 豫ICP备11013690号 )

GMT+8, 2025-4-20 11:52 , Processed in 0.041513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