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查看: 910|回复: 25

我是唐僧故乡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4-12 12:37: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敦煌莫高窟游玩时,我认识了一位画家。
   在攀谈之时,我自豪地告诉他:“我是洛阳偃师市的。《西游记》里的唐僧就是我的老乡。”
  “唐僧?真的有此人么?他不是神话故事里的人物么?”他惊讶地问。他的反映让我更为诧异。
   “你知道清朝时敦煌莫高窟里的财宝是如何流向英国的吗?”我不理会他的表现,接着问道。
    他更加莫名其妙地看着我,摇了摇头。
  “清朝时,看护敦煌莫高窟的清兵是唐僧的fans,一名英商在拿重金买不到莫高窟的财宝的情况下,打听到了这清兵的嗜好,于是就给他送了两本唐僧翻译的印度佛经的真迹。这清兵接到唐僧的真迹万分感谢,视其为知己,当即和英商结为兄弟。有天晚上,他被英商灌得烂醉。于是一夜之间莫高窟里的珍宝都流向了英国。”我简明扼要地给他讲着关于敦煌莫高窟的故事,他听着听着竟然睁大了眼睛张开了嘴巴。
    他的惊讶的表情使我忍俊不禁。笑过之后我却有一种莫名的失落感油然而生。
    在我上小学的时候,学校里有许多石碑。在我们的教室门口就有一块儿巨大的青石碑。石碑上刻着“大唐西域记”。那块石碑平放在地上,大约有80公分高,能容得下10多个学生环围在周围写字,坐在上面“掷子”——一种玩小石子的游戏。但是,每当我们坐在上面玩掷子时,总有一位年纪大的老师来驱赶我们,打扰我们的兴致。我们畏惧他的威严,总是带着莫名其妙四散开来,不由得感觉那块儿石碑有点儿神秘。
    1980年,有一些带有普通话口音的外地人开始围着这块石碑拓碑文。从他们的嘴里我了解到这块石碑是珍贵的文物:它是唐僧从西天取经回来后,唐太宗李世民为唐僧取经这件事亲笔写得碑文。据说吴承恩写的《西游记》就是由此为提纲而写的。
   那个时候,我们尚且不知道唐太宗到底为何人,只有连环画《西游记》在我们之间传阅。唐僧就是孙悟空的师傅这一观念根深蒂固地扎到我们的印象之中。年少的我们也以为:唐僧就是神仙。
前几年,王小丫重走丝绸之路,起点就是在偃师市缑氏乡的玄奘故里。当时的场面轰轰烈烈的,感染了所有偃师市父老乡亲的心情。然而,在唐僧寺千亩葡萄园里忙于种植葡萄的村民们很快就变得麻木了,他们没有利用这一新闻媒体宣传唐僧,从而把偃师市缑氏乡的旅游业发展下去。唐僧很快就又消声匿迹了,依然成了电视剧《西游记》中的靠三位徒弟保护的懦弱的人。

    “得得得,河南人贼精,如果真有唐僧此人,你们会不利用他大做文章吗?”那位画家见我沉思不语,更加喋喋不休。

   “打开你的笔记本电脑在百度里搜索一下,不就全明白了吗?”

      画家倒听话,真的打开了百度搜索:“玄奘的身世”

    “玄奘(602年-644年),唐朝著名的三藏法师,汉传佛教历史上最伟大的译师。俗姓陈,本名祎(yi),出生于河南洛阳洛州缑氏县(今河南省偃师市南境),佛教法相宗创始人。高僧,佛教学者、旅行家,与鸠摩罗什、真谛并称为中国佛教三大翻译家,唯识宗的创始者之一。玄奘5岁的时候,母亲就去世了;10岁的时候,父亲去世,10岁。的陈袆被僧人哥哥带入白马寺(白马寺:中国最早的寺院)。

    在佛教中,最高的是三藏法师,是遍通经律论三藏者的学位。玄奘获得三藏法师的称号那一年,年仅24岁。
    公元626年冬,玄奘向当时政府申请“出国留学”,唐太宗并没有理会一次次的请求。公元627年秋,27岁的玄奘混入逃难的灾民中偷渡出关,从这一天开始,他踏上了一条充满未知数的道路。穿过茫茫沙漠,越过巍巍雪山,西域的国王与他称兄道弟,佛教的高僧与他惺惺相惜,印度的帝王对他顶礼膜拜。
    长达两年的徒步旅行,12000公里的行程,穿越108个国家,在1300年前,玄奘用脚步丈量了丝绸之路。 19年后,他载誉归来,重回大唐帝国的都城长安。 此后的生命中,他日夜无休,翻译佛经。 玄奘不仅仅是一位佛教徒,还是伟大的翻译家、大探险家、大外交家,地理学家。西方历史学家认为,中世纪印度次大陆的历史一片黑暗,玄奘是唯一的光芒! ”

    看完这些,他惊呼:“原来真有唐僧此人呀!”

“有机会欢迎你到我们偃师市,看看玄奘故里,赏赏千亩葡萄园的风光,品品唐僧寺的葡萄酒。”我热忱地说道。

    “当然可以,不过那些佛教弟子如果知道,更是会蜂涌而至的。”

   画家的话更加让我感慨万千了:假如偃师市能够进一步开发这一资源,单单是全国各地的佛教弟子来这里观光旅游,给偃师市甚至是洛阳市带来的经济收益将会是难以估量的哟。

评分

参与人数 4体力 +15 偃师币 +16 贡献 +10 收起 理由
绿树成荫 + 5 + 5 + 5 有意以
玉湖冰心 + 3 唐僧实乃可敬!
洛东一滴水 + 5 + 3 赞一个!
老顽童 + 5 + 5 + 5 你真的是太棒了!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0-4-12 13:04:46 | 显示全部楼层
玄奘确实面临着被人遗忘的危险。作为玄奘故里的偃师人,应该从文章中延伸出更多的思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4-12 13:53:44 | 显示全部楼层
唐僧是一位中外驰名家喻户晓的人物,作为唐僧的家乡人应该积极弘扬这段文化,让更多的人认识偃师了解偃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4-12 16:46:31 | 显示全部楼层
为宣传偃师、宣传玄奘尽我们的微薄之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4-12 21:10:04 | 显示全部楼层
让偃师走向世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4-12 21:10:48 | 显示全部楼层
让世界了解偃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4-12 21:57:1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篇写得最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4-12 22:06:59 | 显示全部楼层
让世界了解偃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4-13 08:33:56 | 显示全部楼层
还真有点杨朔的味道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4-13 11:04:54 | 显示全部楼层
还真有点杨朔的味道呢!
洛东一滴水 发表于 2010-4-13 08:33

杨朔是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4-13 21:03:4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洛东一滴水 于 2010-4-13 21:08 编辑

楼上的妹妹!
杨朔啊,你出生的那年,他死了。他出生的那年,辛亥革命成功了。
解放战争时期,他在晋察冀野战军,担任新华社特派记者。
他是一位有影响有成就的优秀散文家。善于从现实生活的激流中提取题材,他的作品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强烈的战斗性。
他的散文构思新颖,立意深刻,常常采用托物言志,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并着力于诗的意境的创造,因此充满诗情画意。
他的散文语言精美,含蓄新巧,音韵和谐,具有艺术魅力。代表作有《雪浪花》、《荔枝蜜》、《海市》等,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呢。
你的这篇散文,让人一下子想到了杨朔的《荔枝蜜》。如果你不是读过了这一篇,就是在构思和写法上不谋而合啊!
俺就这一滴水儿,卖弄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4-13 21:19:18 | 显示全部楼层
做为家乡人,挖掘唐僧资源,做大唐僧文化,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向楼主问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4-13 22:17:18 | 显示全部楼层
做大唐僧文化,架驻世界桥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4-13 22:19:47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想到,还有不知道偃师唐僧的,作为唐僧故乡人,是该大力宣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4-13 22:30:59 | 显示全部楼层
14# 洛东一滴水

上高中时,学过《荔枝蜜》。不过现在只知道荔枝是剥了皮吃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4-14 20:28:3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骄傲我是偃师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4-15 10:54:34 | 显示全部楼层
杨朔是那个画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4-15 12:34:56 | 显示全部楼层
杨朔是那个画家
美好永存 发表于 2010-4-15 10:54

杨朔是画家?不是散文家,文学家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4-15 12:46:30 | 显示全部楼层
偃师驴友的先行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4-15 13:25:17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加入我们|偃师网 ( 豫ICP备11013690号 )

GMT+8, 2025-5-2 03:31 , Processed in 0.032459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