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查看: 331|回复: 4

吴用办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4-2 01:58: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写在前面
    记得前几年曾听朋友瞎侃:文化界这些年好的东西不多,所写的内容不外乎三个方面:一是所谓的批判文学,表面上看,是反思、是揭露批判过去的错误,实际是骂毛泽东和他的社会主义制度,搞反攻倒算;属于造谣类文学。二是所谓的法制文学,其内容用一句网络名言形容就是“太黄太暴力”!它只会起到教唆青少年犯罪的作用,属于教唆文学。三是所谓的通俗文学,它远离政治,不涉及现实,例如“XX八部”“XX下天山”之类,是让大多数有闲阶层的人士看的;属于放屁文学。我写的大约也属于末一类吧,只是不敢称为“文学”。
                                        水浒故事新编
                                        吴用办学   一
    话说宣和改元以后,朝廷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要求各地官员提高文化素质,必须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某些单位的一把手甚至要懂得一门以上的外语。逐渐把那些从战争年代过来的虽然有领导能力、实际经验但文化程度较低的官员替换下来。说明白了,就是一定要有文凭,至于工作能力和实践经验仅仅作为参考。一时之间,朝内上下,各种名目的讲习班、培训班、速成学校,如雨后春笋;各种文凭,如博士后、研究生、甚至还有博士前(特色时代的一大发明)之类的证书更是雪片般满天飞。
    吴用本是塾师出身,虽然四肢不勤、五谷不分,但脑瓜子灵活,跟了宋江打拼多年,很会揣摸宋江的心事,知道宋江在改变了晁盖所创立的社会和人事制度以后,社会动荡,人心向背,亟待树立威望,笼络民心,就给宋江献策说:“孔子云‘小人喻于利’,我们可以先用小恩小惠,稳住民心,将那孔夫子搬出来,教导那天下人学习周礼,再学那老赵,用半部论语治天下,江山也就稳了”。
    宋江听了,当下大喜!就委托这智多星全权办理。吴用也不含糊,就在那水寨边上选定校址,盖了豪华的教学楼,设置了本科班、研究生班等,还配备了博士生导师,一应俱全。把一块《至圣先师学院》的招牌一竖,选定狼年的十三月三十二日(星期八)这天作为开学吉日,鞭炮一放,就开始招生了。

                                        (二)
    这《至圣先师学院》初始的办学宗旨是:宣扬老夫子的仁义道德以及“学而优则仕”等内容,按计划从每年的应届童生中选取。后来宋江指示:学校的侧重点应该放在培养和选拔后备人才这方面。办学初期,可以把那些较为年轻想贪腐而阅历不多的在职官员、想压榨、盘剥农工而经验不足的包工头、厂矿负责人等先分期轮训,使其掌握让少数人暴富、多数人贫穷和加大贫富差距的理论知识。
    学院的教授们也提出:这年头,铜钱越铸越薄,分量越来越轻,物价又涨的没谱,干一辈子也买不起一套房子,当官的每年还有机会公款旅游几次,先师也说过“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悔焉”,还说“食不厌精,烩不厌细------唯酒无量”。我们也总得多收点学费多发点津贴福利吧!?况且这学费也是公家出的,又不用他们自己出血,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这吴用本来就是喝孔夫子尿成才的,听教授们这么一说,“心有灵犀一点通”,当下就点头同意了,招生简章上又添了这么几条:
    轮训班收费标准:二年期的、三——五万银子;
    一年期的、二——三万银子;
    半年期的、一万银子。
    学习结业,分别发给博士生、研究生、及大学本科文凭。
    宋江又让各级组织、宣传部门下了一个文件,规定:各级官府的一把手必须定期进行轮训,没经过培训的不得提拔重用。这一宣传公布,还真灵验,那报名的简直挤破了招生处的门槛。吴用一看报名的太多,经请示过宋江以后,又制定出了限制措施:先期参加轮训的,必须是七品以上在职官员,而高级班则是道台、巡抚以上在职官员,时间一至二年。
    仅此一项,《至圣先师学院》的银库就收了个钵满盆满。津贴补助之外教授们每年也可以出国游山玩水几次了,当然是以考察和交流学术经验为名进行的。此外,宽敞明亮、环境优雅的别墅群也盖起来了。而那些来参加培训的学子,既非七十二贤,也不在三千之列,大多数是高太尉、蔡太师等重臣家的纨绔子弟以及他们的门人、弟子,还有就是西门庆一类生意人或他们的后代;甚至连李师师也被特招为《艾滋病的预防和治疗研究室》的研究生学员!
    也许有人会问:那些人是来学啥的呀?其实,我也有些纳闷,这些人中多数是按照“工作基本不做;工资基本不用;老婆基本不动(有二奶三奶在);吃喝基本靠送”的四项基本原则突击提拔上来的官宦子弟等社会精英,他们平时除了杯盘交错的应酬之外,就是搞些形象工程在新闻媒体上出出镜,让秘书们代笔写点应时文章为宋江唱唱颂歌。其余时间,则是陪二奶三奶了(当然像湖北的正七品张二江一下子搞了一百零七个,那是例外)。这些人来参加培训,其主要目的,并不是认真探讨大胡子的《宣言》的实质内容及影响,也不是要学习小个子的“摸着石头过河”的改革精神和实践的。他们是为了镀金或者刷金,他们对教授们枯燥无味的演说和密密麻麻的方块字不感兴趣。他们只向往纸醉金迷和灯红酒绿。因此,一到考试时,就慌了手脚,如洋鬼子看戏——傻了脸了!为了过关拿到文凭,就千方百计给吴用送银子,找人替考。这吴用也寻思:宋大哥能卖官帽,我为啥不能卖文凭?况且改元之初,为了增加各地方的财政收入,还允许卖了几年的户口哩!于是就明码标价,一手交银子,一手发文凭,来者不拒,多多益善,双方皆大喜欢。——当然也少不了给宋大哥送份子。

评分

参与人数 1偃师币 +5 收起 理由
绿树成荫 + 5 幽默,生动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0-4-2 08:28:5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有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4-2 19:19:48 | 显示全部楼层
冉阿让是雨果的《悲惨世界》的主人公。看到这个名字就觉得楼主会是个学贯中西且经历丰富的人,果然出手不凡。学习了。论坛是个藏龙卧虎之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4-4 16:13:59 | 显示全部楼层
论坛是个藏龙卧虎之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4-4 21:34:51 | 显示全部楼层
很有现实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加入我们|偃师网 ( 豫ICP备11013690号 )

GMT+8, 2025-5-2 01:40 , Processed in 0.123176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