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查看: 611|回复: 0

涓涓之流形成汪洋,爱心汇聚成了爱的洪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2-14 16:18: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奉献一点爱心,收获一份感动,给山里孩子最多的爱心和帮助,在西部放飞自己的理想。”已连续5年在广西田阳做志愿者的上海女孩孙雅艳饱含激情地告诉记者。     

    5年来,像孙雅艳这样来自全国各地的6万多名大学生志愿者,在西部这片陌生而神奇的土地上尽情挥洒青春、放飞梦想。日前,记者来到广西,走近大学生志愿者,记录下他们的感人故事……         

    “音符串起希望”——追梦人孙雅艳的故事     

    连续5年下乡支教,长期资助36名贫困生,资助金额达13.3万余元,与贫困生通信2000余封……这些数字凝聚着孙雅艳5年来的点滴心血和那一份绵长的爱。     

    被山里孩子们亲切称作“艳姐”的孙雅艳,曾经是上海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的一名学生。上大学时,她就开始省吃俭用资助了几个广西田阳县贫困山区的孩子,那里的艰苦条件和孩子们的自强不息深深打动了她。毕业后,她连续4年克服重重困难,带着有十几个学生组成的“音符串起希望”实践队来到广西,将歌声带进了大山深处……     

    当孩子们争相叫着“艳姐”,把摘来的山花编成花环戴在她头上时,当看到学校破旧课桌上刻着“坚持不懈”4个字时,孙雅艳心意已决:“我发现自己深深爱上了这里。”     

    她被分配到了广西田阳县偏远的坤平中学。山里交通极度不便,学生家又住得分散,走两三个小时的山路是常有的事。“最远的一次单程就走了6个小时,回来时天完全黑了,借着满天的星光深一脚浅一脚地走着,耳边还有各种各样的动物叫声,那一刻,我感到了孤独与害怕……”     

    孙雅艳说:“我觉得不但要从物质方面帮助这些孩子,更重要的是要从精神方面给他们指导,所以我在学习上、生活上经常鼓励他们,要努力学习、自强不息,将来走出大山去,看看外面的精彩世界!”         

    “过上一个温暖的冬天”——残疾志愿者方宏川的故事     

    “我是一个残疾人,从小到大接受了太多好心人的帮助,现在我希望能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回报社会,尽自己所能去帮助比我更需要帮助的人,把这只爱心接力棒继续传递下去。”在广西东兰县三石镇服务的方宏川是一名特殊的志愿者,在小时候一次意外爆炸中失去双手的他并没有消沉或放弃,而是在无数好心人的帮助、鼓励下,经过重重磨炼,不但能够自理生活,还考上了广西工学院,并以优异成绩毕业。     

    有人不理解他做志愿者的动机,方宏川说:“我知道‘滴水之恩、涌泉相报’,虽然我是一名残疾人,但现在已经可以自理可以独立,为回报曾经帮助我的人,我决心加入志愿者行列,帮助那些比我更需要帮助的人。”     

    方宏川在东兰县政府的电脑室负责统计工作,他熟练的计算机能力和娴熟的动作让人常常忘记他是一位没有双手的残疾人。     

    只要一有空,方宏川就下乡了解情况。一次看望一对贫困生姐妹时,残酷的生存现实几乎将他击倒,两姐妹的父亲去世、母亲改嫁,和年迈的奶奶守着一间年久失修的破泥房相依为命,他当即回去为她们寻求帮助,当他把好心人寄过来的钱送到她们手里时,老奶奶已是老泪纵横,说不出话来……     

    临近冬天,方宏川看到她们家徒四壁的情况,又想办法募集了过冬的棉衣、棉被,并亲自走山路送到她们家中。他说:“我要让她们也感受到好心人的关怀和帮助,过上一个温暖的冬天……”         

    “好男儿志在四方”——大山深处志愿者袁凌翔的故事     

    袁凌翔是一名来自广东韶关的大学生,家境良好几乎没离开过家的他却来到了贫困、闭塞的广西大化瑶族自治县七百弄乡做志愿者。     

    初来时袁凌翔在乡政府工作,一段时间后他就申请到更艰苦的地方去服务。今年9月,他来到七百弄乡实验学校,担任中学英语老师、音乐老师兼班主任。     

    虽然做好了心理准备,但这里的艰苦还是让他措手不及,“弄”在当地的意思是四周都是高山的深洼,人们就居住在这样的洼里,难得能出山一次。在这里工作,缺水少路的不便、独自离家的孤独、刚刚接手的教学工作,都让他感觉压力很大,但看着孩子们求知的眼神,在当地老师和领导的帮助下,他的工作很快走上了正轨,他上课风趣幽默,学生成绩进步很快,受到了老师学生的一致认可。     

    袁凌翔看到这里的学生由于家庭贫困,一日三餐都是黄豆菜干,得病了也只能硬撑着,他就从自己微薄的志愿者生活补助中给学生以帮助,并利用休息时间去家访,更好地和这里的人们交流:“我不但要给这里的孩子带来知识、带来快乐,我还要让他们知道,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值得你们去奋斗!”     

    令袁凌翔欣慰的是,对于他参加大学生志愿者西部计划,家人都很支持,爷爷甚至点了一挂鞭炮。袁凌翔笑着说:“总是在家门口是飞不高的,趁年轻要离开家好好锻炼一下,好男儿志在四方。”   炎黄祭祀网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正如诗人艾青的诗句,志愿者们对这片热土同样爱得刻骨铭心。青春、理想、热血、触动、坚持不懈……这是记者在采访中听到最多的几个关键词,志愿者们远离家乡和亲人,对困难谈笑风生,但在说起村民生活的落后贫困、山里孩子学习的艰苦条件时,却禁不住潸然泪下……     

    涓涓之流形成汪洋,志愿者们的点滴爱心已慢慢汇聚成了爱的洪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加入我们|偃师网 ( 豫ICP备11013690号 )

GMT+8, 2025-4-20 22:13 , Processed in 0.030849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