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查看: 1238|回复: 23

云南散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3-8 15:28: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三月的蛩音不响
四月的帷幕不揭
孔雀在远方开屏
夭桃灼灼于南风
心便以梦为马般驰骋
一路向西  一路向南
抵达那春水之湄
到达那曼佗罗盛开的古国

                                                             启程

  2010年新春伊始,当人们还陶醉在春节的团聚和欢快中时,我们一家三口背起行囊,跟随偃师和洛阳的驴队,踏着满地的鞭炮红屑,开始了让人神往的云南之行。
  46座的卧铺大巴豪华舒适,一路又全是高速公路,所以并不觉得颠簸劳累。车载我们一路翻秦岭、越汉中、穿巴山、过蜀水,沿途风光无限。车行至秦岭,天空飘起了鹅毛大雪,路面结冰打滑难行,在一个拐弯处竞有四辆小车滑落在路沟,不免让人揪心,车速减慢,小心前行。翻过秦岭,已是夜晚,车经过一个个陌生的城市,只见万家灯火,在夜色中明灭闪烁,每一盏灯都象是城市的一句甜美梦呓,每一扇窗都守着自己温馨和幸福,,而我们却习惯了这份温馨,向着远方匆匆而行,去寻找不一样的感觉和风景。

                                                               大理古城到喜州小镇

    说到大理,首先想到的是《天龙八部》里神秘的大理古国,有风流多情的段王爷;痴情傻傻的段誉;还有据说能够让人“死去”三天后全然醒转的曼佗罗花(茶花的别称)。满怀着好奇,清晨七点钟,我们来到大理古城门前,由于时差的原因,四周还是黑沉沉的,高大巍峨的古城楼模模糊糊地看不太清,于是大家决定先在附近找一小吃店,填饱肚子再说。早就听说云南的洱丝和米线非常有名,点一碗坐下来细细品尝,结果,让人大失所望,那入口的味道真是不敢恭维,只能勉强下咽,看来这名吃得找准地方才能吃到哦。
  吃完早餐,天色已明,这时就有白族少女三三两两地走过,她们白衣白裙,上绣鲜艳夺目的茶花,外罩红缎坎肩,头带象征风花雪月的帽子,个个貌美若仙,翩然而至,这就是传说中的五朵金花,站在城门前收费拍照,颇受游人的欢迎。而大理古城也迎来了第一缕暑光,逐渐显现出它特有的魅力:气宇轩昂的城门楼金碧辉煌;满城盛开的各色茶花喧闹着春意;路边透出新绿的柳枝随风摆动;朝霞映照下的西苍山、东洱海渐露端倪。真可谓是苍山绿,洱海清,山茶艳,风摆杨柳枝,白衣映霞红。
  进入古城,沿着主街一直前行,游人渐渐多了起来,熙熙攘攘,摩肩接踵,那本古老清幽的石板路淹没在脚步的洪流中;大街上摆满了大朵盛开的茶花,扯满了五彩的小旗和灯饰,让人眼花缭乱,那沿街而下的清流,也被忽视在这繁闹中;街道两边的古建筑都被粉饰一新,开发成了门面房,只见商铺林立,货物琳琅满目:有做工精美的银器、玉器、骨器、木器,有花样繁多的手饰、头饰、包饰、服饰,有少数民族的皮画、腊染,有当地土特产梅子、蚕豆、云南十八怪等,,,,,,各种商品吸引着人们的眼球,让人目不暇接,这些都是女人们的最爱,而低廉的价格更增长游人的购买欲望,一翻讨价还价之后,人们纷纷解囊,最后脖上戴着,嘴里吃着,手里提着大包小包的物品,兴冲冲满载而归。这里成了购物的天堂,大理古城留给当地人的是玉帛和财富,留给我的只是过度开发的印象,并不见古国曼佗罗神秘的色彩,心中不免有着一丝丝的失望。
   天近中午,大理的风是凉的,阳光却炽热得灼人的脸,穿旗袍的美眉,只需在肩头搭一条手织的披肩,便娉婷于二月的阳光之下;远道而来的游人们,只需把鸭绒服系在腰间,也不会觉得太热。这时,你可以看到春夏秋冬四季的服饰,同时出现在古城街头,也算是极为罕见的景致。
   车子载着我们向丽江进发,窗外阳光明媚,风景如画,不时让我们停下脚步,色驴们按动快门,截取美景,美女们也下车秀上两张。
   喜州古镇独有的风貌,让我们又一次停下了脚步。进入小镇,一色的青瓦白房建筑,门楼雕梁画栋,屋脊飞檐走兽,气派富丽,彰显着人家的富足殷实。白粉墙上描绘有精美的图案,或山水字画,或汉文化中的蝙鹿兽喜、梅兰竹菊等,院中栽有花草树木,这使一个乡村小镇充满了浓郁的文化气息。小镇不大,街道蜿蜒向前,在村中空地形成一个小集市,人来人往,叫卖各种小吃,有夫妻二人正在制作云南名吃“喜州粑粑”,我们不觉驻足观赏:喜州粑粑用大米面和豆沙馅做成,妻子手脚麻利,揉面、填馅、拍饼,就象我们做糖糕一样,很快就包好五六个,丈夫把它们放入平底锅中,负责烘烤,这烘烤颇为独特,铁锅下有旺旺的炉火,锅盖上放置烧红的木炭,上下加热,不一会儿,两面焦黄诱人的粑粑就出炉了,里面的豆沙馅也被烤出油来,浸在粑粑面上,油亮油亮的,买一个掰开,香气马上四溢,入口绵软香甜,大家点头称赞:果然名不虚传。想起大理的洱丝,同样是云南小吃,这差别咋就这样大呀!
   出得村来,村口郁郁葱葱是一株八百年的老榕树,因雌雄同株而被人们称做鸳鸯树,古树参天,枝繁叶茂,树干需四五人方能合抱。“大理三月春光好,蝴蝶泉边忙梳妆”,电影里五朵金花就是在大榕树下的泉水旁,边唱边梳妆的,这里没有五朵金花,树周却是有亭台回廊、小桥流水,流水通至村前的一方水塘,塘水清碧,水中睡莲含苞,塘边垂柳依依。回到车上,不由让人感叹,几经沧海桑田、历史变迁,而古镇依然能保持古风逸韵,实在难得。

评分

参与人数 3体力 +3 偃师币 +9 收起 理由
孤独九剑 + 3 游记写的好!
老乡 + 3 极度欣赏,以后多出精品。
暮春之月 + 3 + 3 读美文是一种享受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10-3-8 15:30:28 | 显示全部楼层
  虎跳峡

看山永远是不一样的山
看河永远是不一样的河
面对山川
面对河流
你不能说我一无所获
你不能说我两手空空

   夜宿丽江,关于丽江这个魅力古城,我们先后进出三次,尚不能观其全貌,她的美也不是三言两语所能道完,放在后面再细说。
   第二天早上8点,大家集合按计划去游览虎跳峡。这时有驴友说虎跳峡只是一条峡谷和一块大石头,没啥看的,这不免消减了心中的游兴,但不管怎样,既然千里迢迢到此,去了有可能会后悔这一次,不去有可能会后悔一辈子。
   虎跳峡距丽江60公里,驱车二个小时即到。从景区大门进入峡谷,入眼是谷底那碧玉般的一江春水,虽没赶上那日出江花红胜火的晨光,却体会到了这春来江水绿如蓝的诗意,心中便也流淌着绿意般,脚步轻松,心情愉悦,之前的疑虑烟消云散。
  我们所行之路绝大部分是开山而成的栈道,全长2.6公里,题名为“虎口栈道”, 左侧刀削似的渊崖下面就是奔流不息的金沙江,头顶是开山而成的石顶,有棱有角、高高矮矮、弯弯曲曲,宽的地方可观山望水,窄的地方仅容一人而过,好多地方有管理人员站在那里执旗鸣哨,不时提醒游客不要靠江行走,要靠山壁而行,以防头顶山石滑落。虎跳峡之险可见一斑。据管理人员说,有两段栈道曾砸死砸伤过行人,已被废弃,改成了两条隧道。无论在栈道还是在隧道里,到处可看到由钢钎打成的小洞,那是爆破时放炸药雷管用的。为了安全起见,这里还有特制的铁皮人力车,每座次40元,咣啷啷地跑在栈道上,说明现在不是没有危险了。咱,既来之,则安之,勇敢地朝前走吧,越是危险的地方越是有更好景致。
   顺栈道而行,但见峡谷两岸,高山耸峙。左有玉龙山,终年披云戴雪,银峰插天,山腰怪石镲峨,栈道盘旋,右有哈巴雪山,峥嵘突冗,山脚壁立,直插江底,江面与峰顶形成巨大落差,是世界最深峡谷之一,它的深邃,可以想见!虎跳峡不仅深,而且窄,许多地方,双峰欲合,如门半开;身入谷中,看天一条线,看江一条龙;越向前走,峰谷越窄,水面落差越大,江流渐急,头顶绝壁,脚临激流,令人心惊胆战。再观对岸,因山体属疏松石灰岩结构,常年风化,造成巨石崩塌谷底,形成无数石梁跌坎,虎跳石也是这其中跌落的一块。有些地方由于山岩的断层塌陷,使山体大面积垮塌,几乎阻断谷底的江流。有人预言,虎跳峡在50年后将不复存在,这可能有些危言耸听,但沧海桑田之变换不是遥远的故事,它就发生在眼前、在脚下。也许人们对此早有感悟,就在这石崩山裂的地方,竖着一块 “随心佛”石,在驴友“大漠长风”的指点下,我看到了对岸山体上若隐若现的佛像,雄浑肃穆与大山成为一体,他似向游人诉诸禅机:山转水转,人转佛转,佛即是心,心亦是佛,一切随心,心闻其声,佛驻于心。
   经过最后的"浴心桥",终于看到江中的虎跳石了,而一颗世俗的心真能浴净在这滔滔江水中而回归本真吗?
   沿阶而下,来至谷底江边,两岸危崖壁立,在30来米宽的江面中,屹立着四五米高的虎跳石,传说老虎踏此石一跃过江。江水从两边倾泻而下,如果说在路上它还有些矜持,那么此刻它就是在咆哮了,看它或如狂狮怒号,石乱水激,雪浪翻飞,或如猛虎过涧,风驰电掣,水花迸射,或旋涡漫卷,飞瀑轰鸣,雾气空蒙,构成罕见的山水奇观,蕴藏着一种摄人心魄的壮美。站在江边,一边忙拍照留念,一边遐想那威武的猛虎如何一跃而过。
  待我们转身离去时,那古老的传说早嵌入这峰谷江流之中,那奔流不息江水,也不会为游人停下它的脚步,奔腾到海一去不复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3-8 15:32:2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了犹未了 于 2010-3-8 15:36 编辑

仰望玉龙雪山

站在雪山之下
仰望那云中的神
雾中的仙
云端雾霭中流淌
不朽之星宿
时间之刀刻
生命之乳桨

站在雪山之巅
无须留下什么
也无须顶礼膜拜
更不要妄言征服
雪山巍巍  高高在上
高过头颅  高入天堂

    玉龙雪山位于丽江西北,距丽江城仅30公里。主峰扇子陡海拔5596米,像扇面一样敞开她丰润的胸怀,拥抱着群山、拥抱着天地,犹如一尊圣洁的女神亭亭玉立。几千年来,她悄无声息地蕴蓄,点点滴滴地溶化,像母亲的乳汁一样哺育着万物生灵。
   站在丽江城北望,就可看到玉龙雪山欲飞入海的仙恣美态。以为雪山如此之近,登上她用不了多少时间,谁知第二天,我们竟用了近六个小时的等待才得以走近她。
   凌晨六点,天刚蒙蒙亮,我们便起程赶赴雪山景区。车上的导游是当地纳西族青年阿布,他自我介绍说:“布是布衣的布,父母希望我平平凡凡,快快乐乐。”阿布是快乐的,一路也带给大家开心的欢笑,他幽默风趣,歌声优美动人,笑声像极小沈阳,在全车人呀嗦呀嗦呀呀嗦(纳西语,加油的意思)的喊声中,他唱纳西民歌,也唱摩梭人走婚时的对歌,唱到动人处,全车响起一片掌声,这时,他会不好意思地像小沈阳一样尖着嗓子嘿嘿地笑。
   刚才还在温暖如春的丽江古城徜徉,一时间又来到了寒气袭人的玉龙雪山脚下,如果你想看到季节在瞬间更替的话,那么在玉龙雪山就可以看到四季交替的神奇。
阿布告诉我们,因为游客太多,买票和坐索道都需要排队,要大家耐心等待。这一等,就是近五个小时,游人如一条长龙,让我们怎么也看不到索道的入口,天公也不作美,太阳似出未出,躲在云雾之中,狂风夹着雪雾扑人的脸,惧冷的我租来防寒大衣,把自己裹了个严严实实。
   坐上索道升空的一瞬间,时间似乎静止了,腾空而起的感觉让人心悬一线,眼前的美景又让人屏住了呼吸,雪山如一幅缓缓铺陈的山水画轴,在我们面前徐徐展现她无穷之魅力:浩瀚的森林随山势高低起伏,黑色玄武石裸露着亿年的苍凉,冰川冰斗凝结成洁白的底蕴,常年的飘雪又为之覆一层柔美与朦胧,在这黑白的世界似失去了多彩,但这刚柔并济的巨幅水墨画,何人之笔方能描摹?人生又能有几回见?大家无语,观身边云雾袅袅,峰顶惟余莽莽,只觉身轻如飞云端,心醉如行画中。此山此景入胸怀,已不知此时此身何处来?
   一切并非完美无缺,美中总有遗憾,登上4506米的高度,但见风横雪飙,云雾茫茫,娇羞的玉龙雪山终还是向游人遮起了神秘面纱,那碧晴如洗、玲珑晶莹、云蒸霞蔚的美景只能当作了传说。
   雪山上没敢逗留太长时间,有人出现了高反,脸色苍白,在不停地吸氧,于是大家便匆匆返回。
   而在雪山脚下的白水河,我们却意外地看到了雪山的真面目。白水河来源于四五千米高处的冰川雪原融水,从无污染,因此河水清可见底,被青山、河石、树木映衬成五颜六色,有小九寨之称。此时,天渐晴朗,远处的玉龙雪山如海市蜃楼,悄然出现在山垭口,它气势磅礴,冰清玉洁,静静地倒映在白水河中,一阵风来,山影摇曳,碎银满河,忽想起那句话:水因风皱面,山为雪白头。没有无缘之始,何来无故之终。玉龙雪山,在漫长的地质年代中,为她的子孙流淌下无尽金银,却白了自己的青发。  
  我怀着敬仰,虔诚的仰望着——玉龙雪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3-8 15:33:46 | 显示全部楼层
烟雨束河

    束河是我们从玉龙雪山返城途中所经过的一个古镇,烟雨之中,撑一把花折伞,漫步古镇。村口的农家,在自家门联上书写着: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随门联所写,不觉抬头,悠然见玉龙雪山笼罩在烟雨之中,门前屋后是绿树环绕,游人至此,虽无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但已深感农家生活的闲适淡雅。这不,在一小酒馆前,就立着这样的招牌:吃素请看门前菜地,吃荤请看圈中鸡鸭,不荤不素请看盼金妹。与酒馆隔路,就种有二分菜地,几畦菜蔬,更有蛙塘漾绿波,鸡埘半掩扉,一派田园风光。
   踏上小镇幽长的青石板路,恍如到了江南,用小桥流水人家来形容小镇是再恰当不过,那一脉清流,随青石板路曲折前行,穿房过屋,把家家户户串在它的行程之中,似乎是先有了水,才有的人家。水流过人家门前,便砌有石雕卷云的小桥,小桥后的门扉半掩,掩着古色古香的庭院;水流过人家的窗下,便能隔着木雕花窗听到悠扬的东巴古乐;水流过人家的前厅,便摆几盆兰花,两张条几,舒展一下筋骨,写上几幅字画;水流过一家小茶馆,便泡一盏普洱,或聊天,或打牌,水流过十字街口,便设亭筑阁,人坐亭中,或听雨,或发呆,或看水草油油的在水底招摇,看青蛙悠然从水中游过。
  雨细如丝,若有若无,青石板路泛着水光,无泥无尘,雨中的柳树生出了绿雾,雨中的玉兰含粉凝娇,雨中的绿萝把叶子伸到了墙外,雨中的老屋升起了缕缕炊烟。
  薄暮中,小镇亮起了一排排红灯笼,叮当叮当,小巷深处响起悠远的马车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3-8 15:35:56 | 显示全部楼层
印象丽江

   这次云南之行,走过的古城古镇最多,而丽江是印象最深、也是最美的地方。她即具有喜州小镇的古朴,又兼具大理的市井繁华;她既富有束河古镇的水乡韵味,还拥有自己古老而珍贵的东巴文化;除此之外,她还夜夜演绎着那闻名远近、让人醉惑的“丽江之夜”。
   从南大门初进古城,如同一夜间回溯千年。
   首先是脚下的石板路,全部由五花石(因呈红黄蓝白黑五种颜色而来)铺砌而成,石板路旱不飞灰、雨不泥泞,洁净整齐,延伸到古城的大街小巷、家家户户门前。有些路面斑痕累累、深浅不匀,据说在很久以前,古城是茶马古道上的重镇,聪明的纳西先民,为了保护城内的道路,选用五花石铺砌了古城的道路。几百年过后,便留下了这些人踏马踩的痕迹。
  这就是传说中的茶马古道,如今走在这古道之上,已听不到那远去的马蹄声,但仔细倾听,文明的蛩音就蛰伏在每一块五花石下,筑成古城坚实的基石,成就着丽江今日的辉煌。
   其次是城内的民居,几乎全为土木结构,造型朴实,门窗多用雕饰,简洁而不繁丽,用手触摸,清凉光滑,并不见岁月之斑驳,依然泛着光亮的色泽。这些民居整体完好无损地保留下来,小巷瓦屋,鳞次枇接,沿街全是商铺、茶馆、酒肆,小商小贩叫卖其中,乍一看,像是清明上河图所描绘的街市。人行其间,如回宋朝。
   古城的街市是繁荣的,色彩斑斓的特色小店、民族饰品,风格各异的酒吧、餐饮,,,,但它与大理的过度开发不同,街市与这些古建筑有机地融合成一体,形成一种街市文化,在购物的同时,还能感受这里浓烈的人文气息,不由让人流连忘返。云南的手织披肩是闻名的,在古城的披肩小店,纳西族的胖金妹(纳西族对美女的称呼),身着民族服饰,头戴红茶花,仪态端庄,娴静自然,坐在织机前,编织七彩的披肩,面对这样一幅美女织锦图,你想不买一条都难。
   而当你转得有些累时,茶馆里舒适的藤椅早摆在了茶桌前,供游人休息,在这里,你尽管欣赏胖金妹娴熟优雅的茶艺,你尽管一杯接一杯地品尝各种不同档次的普洱,当品过四五种之后,早消除了疲累,那从未喝过的生普,味道最好,说话间,那清香微甜的味道还留在齿颊,这时,你会欣然解囊,尽管这生普的价格不菲,经过一番讨价还价之后,还是买上几两。走出店门,感觉你带走的不仅是云南的名茶,也是当地的一种茶文化。
   天色渐黑,街道上不时传来侃侃忧伤的歌声,也许侃侃那略带伤感的嗓音,最适合这傍晚时分淡淡怀旧的情调吧。
《嘀嗒》低回的旋律正从一个淘碟的小店流淌而出:
嘀嗒 时针它不停在转动
嘀嗒嘀嗒嘀嗒 小雨她拍打着水花
嘀嗒嘀嗒嘀嗒 有几滴眼泪已落下,,,,,,
小店的灯光昏黄,堆满大大小小的东巴手鼓,墙上写着:这个世界上最容易让人懂的语言就是音乐。少年就坐在角落里,仰着脸旁若无人地拍打着他的手鼓,向天籁中去扣问知音之人。嘀嗒嘀嗒,路过的游人也随这鼓乐一起漫步在如水的光阴中。用东巴象形文字做成的各种挂饰,也如古老的钟摆,在晚风中讲述着失去的旧时光。
   说到古城,不能不说她的流水。古城的水与别的地方似有不同,它有着自己古老而完整的水系,与古城相融为一体,千百年来,它润泽丰腴了这座城市,同时它也似有了自己的生命般,你看它波波妩媚,它亦对你水目顾盼、巧笑嫣然。水自玉泉而来,沿古城分布于街弄巷里。两样是穿房过屋,又与束河的细流不同,古城的水宽渠深,水色清纯明亮,常见鱼儿逆水而欢,姿态轻盈灵活,乐在其中;水边青绿植物依壁而生,或枝蔓倒垂,或团翠簇碧,生机盎然;一些浅黄、淡粉的小花也争相开放,点亮游人的眼睛,也明媚着自己的春天;岸上古树垂柳,傍水而生,依水而长,临水照影,又将人家的红木小楼掩映其间。
   夜晚时分,古城沿河渠两岸点亮无数的红灯笼,吸引游客坐满于水岸,品尝丽江各色小吃,这时,人声沸沸、灯影千重、水光奇幻,水色与灯影交互辉映,倒有几分秦淮人家景色,曾夜赏秦淮的画舫灯影,毕竟不如这里的拥挤、繁闹。但这繁闹也只不过是丽江之夜的前奏。在古城河两岸,也曾是摩梭人走婚时对唱情歌的地方:月上中天,青年男女以歌定情。这一风俗沿袭下来,使玉水河充满浪漫迷人的色彩,这一风俗演变至今,使丽江古城成了远近闻名的“艳遇之都”,适合现代年青人口味的酒吧更是如雨后春笋般应运而生,最出名的当属新华酒吧一条街了。每当华灯初上,大小酒吧装潢各异,高朋满座,纳西歌舞与现代摇滚并存,也有外国美女也来此淘金献唱,尽显异国的妩媚风情。
   酒吧里灯光昏暗,歌声震耳欲聋,菲律宾正女郎扭腰晃肩,卖力演唱。台下一桌桌的男女,也跟着摇头晃脑,拍桌呐喊。插着洁白翅膀的天使穿梭在各桌之间,频频鸿雁传书。贵得惊人的啤酒、饮料泛着泡沫,空气混浊沉重。丽江的夜晚充满着疯狂与魅惑。
   走出人声灯影的丽江古城,天空正绽放起绚丽的烟花,又迅即消失在黑暗中。丽江之夜,也如这烟花般,照亮游人的行程,不过在绚丽魅惑面前,匆匆的只有过客,并没有归人。

                                                                       (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3-8 15:46:12 | 显示全部楼层
才 才  才  才   才   才女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3-8 16:13:39 | 显示全部楼层
云南,这个四季如春的美丽南国,曾给我留下很多回忆,在楼主的笔下更是绚烂多彩,令人耳目一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3-8 16:14:26 | 显示全部楼层
文采斐然!精美的散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3-8 16:46:50 | 显示全部楼层
精彩的游记,令人遐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3-8 17:29:39 | 显示全部楼层
有空细读!云南,我向往的地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3-8 20:18:21 | 显示全部楼层
读了楼主的美文,使我想起:云南是个好地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3-8 21:05:3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3-8 22:02:05 | 显示全部楼层
读美文是一种享受!
美妙的游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3-9 09:29:35 | 显示全部楼层
曾去过昆明,走马观花,浮光掠影。远不及楼主写的好,问好楼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3-9 12:32:3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3-9 17:43:34 | 显示全部楼层
读完后。人临其境,如在景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3-9 17:56:14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游记!慢慢读来!问好楼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3-9 20:42:42 | 显示全部楼层
云南,这个四季如春的美丽南国,曾给我留下很多回忆,在楼主的笔下更是绚烂多彩,令人耳目一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3-10 09:41:39 | 显示全部楼层
才 才  才  才   才   才女啊....
寒冰断苦水 发表于 2010-3-8 15:46


过奖了。问好寒冰断苦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3-10 09:43:57 | 显示全部楼层
曾去过昆明,走马观花,浮光掠影。远不及楼主写的好,问好楼主
醉花荫 发表于 2010-3-9 09:29


云南确实是个好地方,值得一去。问好醉花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加入我们|偃师网 ( 豫ICP备11013690号 )

GMT+8, 2025-4-23 09:39 , Processed in 0.056580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