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查看: 521|回复: 6

上徐马交通站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2-2 05:53: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上徐马交通站   
中国共产党为了深入敌后建立党组织,发动群众参加抗战,支援前线,在许多地方建立了 交通站,负责传送情报和党报、党刊,保护和接送革命同志。七七事变后,1938年秋天,上徐马村共产党员徐恩广在省立洛阳初中毕业后,接受豫西特委(即共产党河南省委)的指示,回家乡上徐马发展党组织,建立交通站。上徐马地处原洛阳县最偏僻、边远的山村,南临伊川,东接偃师,是个三不管的地方,是进行地下活动的理想地方。
徐恩广回村后,先到洛阳郊区李屯村小学任教,期间回家乡宣传引导,时间不长,筹办学堂的条件就成熟了。村中公推徐进东为学董,徐恩广为校长。1939年2月正式开学。徐恩广以教师的合法身份做掩护,秘密开展工作。至一九三九年夏,最先发展的党员有农民徐进东、徐青云、徐五兴(曾任解放军某师政委)、马天道,后来发展的有学生徐金龙、徐剑华、徐治广、徐金才、徐金斗,以及教师张同举、张同斌等十一名,并建立了上徐马村党支部。下分农民、青年学生、教师三个党小组。党支部正式建立后,上级任命徐恩广为支部书记,受十八集团军驻洛阳办事处领导。一段时间后,豫西特委于1939年秋正式通知建立“上徐马交通站”,由徐恩广具体负责。从此,这个地处洛阳、偃师、伊川三角地带的偏僻山村,成了接、送和隐蔽革命同志,转递党的报纸、杂志和信函的红色据点。为了提高党员的思想觉悟,徐恩广组织党员学习“共产主义初中级读本”《解放杂志》、《新华日报》等,并请有对敌斗争经验的地下党伊川组织部长张志杰、伊川县委书记、后任洛阳地委书记的傅少白讲课,强调执行纪律、保守秘密对交通站的重要。党员们的觉悟普遍提高。交通员每接到党组织委派的任务,都自觉保守秘密,不询问,不外传,不讲条件,不计得失,视党的秘密高于一切,每次都能出色地完成。
当时的上徐马村仍在国民党的统治之下,村中的保长勾结官府,对群众敲诈勒索,对交通站也构成威胁。徐恩广组织党员,发动群众,夺回了村政权,使既不是共产党人、又不倾向国民党的、正义、正派的人出任保长,很大程度上受受共产党的支配,得到群众的拥护,也使交通站更加安全。
上徐马交通站任务很重,从上级发来的文件、信函和转来的报章杂志等,根据秘密工作的规定,统由徐恩广一人分拣,然后交给交通员送到各个联络点,亲手交给要联系的人。交通站联系的点很多,如伊川槐林庄、下范村、王村、偃师大口、李村等等。该站还要接受过往同志安全和负责一些同志到上徐马隐蔽的特殊任务。在那敌、我、匪面目难分、混乱复杂的情况下,上徐马交通站从未出过任何差错,一直活跃到1942年冬季。皖南事变后,按照中央“精悍隐蔽、长期埋伏、积蓄力量、等待时机”的指示精神,有计划、有步骤地撤离。徐恩广、徐剑华随军奔赴新的工作岗位,交通站也随之完成了它的工作使命。
发表于 2010-2-2 07:24:29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历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2-2 08:21:41 | 显示全部楼层
学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2-2 08:42:53 | 显示全部楼层
万安箫剑应当建一个博客,把你写的有关偃师历史文章都收进去,偃师历史哪里问,万安箫剑第一人,呵呵,见笑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2-6 19:35:06 | 显示全部楼层
4# 八月清风


支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2-7 23:31:04 | 显示全部楼层
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2-7 23:40:02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加入我们|偃师网 ( 豫ICP备11013690号 )

GMT+8, 2025-4-23 05:54 , Processed in 0.033143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