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查看: 683|回复: 13

大口代课老师杨菊花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21 09:36: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杨菊花身后也是位代课老师,经历都很相似,58岁的杨菊花本该退休,但仍舍不得离开讲台。

年初,曾有消息称,2010年是清退全部代课教师的最后期限。
尽管,教育部否认了这种说法,但偃师市大口乡南寨村小学的代课老师杨菊花说,她心里很清楚,有一天,她将与全国的数十万代课老师一起挥别讲台。
回忆起30多年来的从教经历,杨菊花有感慨,有不舍。这或许是她最后的教学时光,记者用镜头记录了些许片段。
58岁的代课老师杨菊花也许不能再教书了。
这个小乡村的讲台上,她从一个少女变成了老妇。
尽管光滑细嫩的手已干瘪皲裂,尽管学生越来越少,尽管这个学校破旧得连个升旗的旗杆都没有,尽管一个月工资只有209元……但,她还是想留下来。
仨人撑起一所学校,俩是代课教师
杨菊花任教的偃师市大口乡南寨村小学,位于伏牛山余脉万安山脚下。
所谓学校,只有3个班,两层的教学楼空了一层。
杨菊花说,农村人观念变了,现在都只要一个孩子。
生源少了,学校开始合并。2007年,南寨村小学四至六年级被并入了附近的学校。次年,三年级也被划了出去。
现在,学校只有一二年级和学前班,全校40多名学生,3名老师。
3名老师中,有两名是代课老师,也就是农村学校里没编制的临时教师。
杨菊花就是个代课老师,1973年被选聘到马村学校教书,1975年嫁到南寨,成了南寨村小学的老师。
据了解,1984年底前,杨菊花算是民办老师,在此前从教的临时老师基本被转正或清退。
从1985年起,全国不允许再出现民办教师。
但杨菊花说,上世纪90年代初期曾对民办老师进行过一次清退,那次她和同事马新巧都被留了下来,不过都没“转正”。
那时,老师短缺,她们被用来“填空子”,一直到现在。
46岁时,她节假日自费去进修
在外貌上,杨菊花和村上的其他人看起来没啥区别。
朴素的装扮,纯正的方言,还有皲裂的双手。
一站上讲台,她就立即精神起来,眼睛炯炯有神,声音洪亮,用普通话教孩子念书、识字。
“好日子,我们赶上了好日子……”树枝做成的教鞭,在杨菊花皲裂的手上有节奏地跳动。
杨菊花说,往讲台上一站,她总有种“神圣感”。
尽管只是临时工,她一直对照公办老师的标准要求自己。
1998年,46岁的她自费报了偃师教师进修学校的函授班,“班上像我这么大年纪的人不多”。
她用寒暑假和周末的时间去上课、辅导,最终拿到了“中师”学历。在学校她是老师,出了校门她又成了农村妇女。洗衣做饭,下地干活儿。
键盘上做标记自学风琴教音乐
30多年来,这儿缺老师的情况似乎没改善。
学校仍实行“包班”,一个老师负责所有课。杨菊花教学前班,有20多个孩子,是学校规模最大的班。
学前班不好教,孩子贪玩,不懂纪律,杨菊花想法吸引孩子。讲桌上有些石子,那是“教具”,为让孩子算清数,她常拿石子做示范。
与学认字、算数比起来,学生更喜欢上音乐课。教室后头放了台脚踏风琴,那是她和孩子的最爱。
她往琴前一坐,摆好乐谱,用脚踏板调试一下音,很熟练地边弹边唱。
孩子们聚拢起来,扒在风琴边上,跟着老师学唱歌。
两三年前,杨菊花不懂乐谱,也不会弹琴。
56岁时那年,她拜师学弹琴。
为便于练习,她在键盘上用圆珠笔标出“1234567”,放学后练一会。
“刚学时,管住琴,管不住嘴,总是顾不全。”杨菊花说,没基础,全靠一点点记。
由于上午天气冷,有一半学生没有来,下午到齐了会有20名学生。杨菊花说,从教30多年来,教过的学生有1000多名。
体育课和孩子一起“疯玩”

校园不大,教学楼前有片空地,那是上体育课的地方。学前班的体育课,杨菊花多是带学生做点小游戏。
老鹰捉小鸡,是她和孩子都喜欢的游戏。
午后,旁边卫生室的楼将校园的光线遮挡了一半。杨菊花当鸡妈妈,调皮捣蛋的小孩儿王浩当老鹰。
这样的一个小游戏,让孩子们兴奋不已,嬉戏的声音一直传到校门外,跑动躲闪带起来的尘土向快乐一样弥漫扩散。
58岁的杨菊花,和小孩儿一起跑来跑去,一直跑到气喘吁吁。
其实,学校是有操场的,就在院前面:一大片空地长满了枯草,俩篮球架已锈迹斑斑。
杨菊花说,以前,学生多,老师会定期拔草、清扫。
每月209元,打工也比当老师挣得多
校园里立了个碑:百年树人,重在基础教育。石碑正对着校门,历经年月,字迹已不太清晰。
杨菊花说,上面还有她的名字,1996年为改建学校她捐了100元。
为筹措资金,那时她还和老师一起去北京拉过赞助。破瓦房变成楼房,杨菊花出钱又出力,学校垒院墙,她上阵拉土、帮忙。
这份职业倾注了杨菊花太多心血,但并不足让她养家。
30多年来,杨菊花的工资从3元、涨到现在的209元,尽管不断提高,但和公办老师没法儿比。
马新巧也当了20多年的代课老师,说起工资她也说很无奈。
“干同样的活,有着近30年教龄的公办老师每月2000多元,我们还不及公办老师的十分之一。”两位代课老师说。
马新巧的女儿,还在郑州大学上学,学费是从银行贷的款。上有老,下有小,生活负担重,为此马新巧的丈夫只好去外面打工。
“出去打工比当老师挣得多。”马新巧说。
她们离开了,谁来替代,21岁,杨菊花站上了讲台。
如今37年过去了,她不再年轻,站讲台站出了一身病:腰椎间盘突出,颈椎病,小腿静脉曲张。回想起这些年的经历,杨菊花觉得很欣慰,三四十名孩子考出了小山村,有的如今已在广州、北京等大城市安了家。
“村上考出去的学生可不少,有厦门大学、西南科技大学、哈工大、兰州大学……”说起自己教过的学生,杨菊花和马新巧一脸幸福。
“37年间,和公办老师干同样的活,拿远远不及他们的工资,一直也没个名分,如果哪天教不动了,生活也没点保障。”杨菊花说,这对她们来说是种折磨,精神折磨。
山村太偏,刚毕业的大学生不愿来。
据了解,当地不少学校都有代课老师,甚至有的学校60%多的都是代课老师。
当地政府部门的一工作人员说,如果代课老师走了,孩子就没人教。
像杨菊花、马新巧这样的代课老师,不只在一个小山村存在,目前全国还有数十万且多集中在农村。四年前,2006年3月教育部宣布,预计在尽量短的时间内,中小学代课人员全部清退。
代课老师,注定了要离开他们站了大半生的讲台。
如果有一天代课老师们离开了,谁来替代?
大口代课老师杨菊花.jpg
老伴也很体谅她,有什么事争着干.jpg
各种奖励证书.jpg
发表于 2010-1-21 09:41:35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有点事情想咨询您~怎么才能联系到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1 09:49:13 | 显示全部楼层
版主回句话哈~~~有急事咨询您呢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匿名
匿名  发表于 2010-1-21 21:54:55
对待一些很敬业的代课老师是很不公正的!教师队伍需要更多一些这样有奉献精神的教师!同时有关部门应该重视这些兢兢业业的所谓代课教师的待遇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1 22:16:48 | 显示全部楼层
每月的工资是正式教师的10分之1,干一样的活,很不公平

200多元,不够局长请客一道大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1 22:59:49 | 显示全部楼层
辛酸。为有这么一个好老师骄傲、祝福你我的老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1 23:02:26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这样的事你多多的写。我们会支持你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1 23:13:41 | 显示全部楼层
太不公平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2 07:32:31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消息:教育部严禁再聘新代课人员 将补偿被辞退者

http://news.qq.com/a/20100122/000445.ht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2 07:32:5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报讯 (记者郭少峰) 教育部人事司副司长吕玉刚表示,教育部严格禁止聘用新的代课人员。对于被辞退的代课人员问题,吕玉刚表示,要给予一定的补偿,同时随着各地保障制度的完善,积极研究争取通过纳入城乡社保、农村合作医疗等办法,解决他们的实际生活困难。

在昨天教育部新闻通气会上,教育部人事司副司长吕玉刚表示,截至2008年年底,根据各地上报的数据,全国公办中小学还有代课教师31.1万人。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续梅昨天也表示,解决在岗的代课人员,“教育部没有明确最后的期限”。

解决代课人员问题不是简单离校回家

吕玉刚承认,长期以来,一些地方出于各种原因,低薪使用了一批代课人员,“应当说,这些代课人员在特殊历史时期和特定情况下,为我国的教育事业,特别是农村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和努力,他们的成绩要充分肯定。”

这31.1万代课人员构成复杂,“不同的地区情况不一样,有些地区的大多代课人员不具备教师从业资格,学历层次比较低”。

长期使用不具备教师资格的代课人员,损害了学生的合法权益。吕玉刚表示,另一方面,长期低薪使用具备教师资格的代课人员,合格的人员进入不了正式教师队伍当中去,对于这些人也是“极不公平的”。出于对学生和代课人员权益维护的目的出发,教育部明确反对这种不规范的用人行为,要求各地通过多种途径解决这一问题。“国家有关文件中,多次强调要严禁使用代课人员。”

吕玉刚同时也表示,妥善解决代课人员的问题,并不是否定他们曾经付出的努力和劳动,也不是简单地让所有代课人员离校回家。他解释说,其中关键是地方各级政府切实负起责任。

允许合格代课人员进入教师队伍

吕玉刚表示,地方政府要严格禁止聘用新的代课人员,规范中小学的用人行为,保证合格教师的补充需求,“不能为了省几个钱,廉价地聘用几个代课人员担任中小学教师”。

而对于还在岗的代课人员,则要按“以人为本、政府统筹、坚持标准、有进有出、积极稳妥、标本兼治”的思路解决。

吕玉刚希望地方政府将在岗代课教师问题的解决与择优录取、辞退补偿、纳入社保等措施统筹考虑,“特别是要允许那些具备教师资格、符合教师任职条件、素质较好、有一定教学经验的代课人员参加公开招聘,择优进入到教师队伍,最好还能够有一定的政策倾斜”。不过依照现行的教师招聘办法,聘任教师需要由地方编制部门给编制指标,也要由地方财政支付教师基本工资,并不是由教育主管行政部门一个部门作出决定。

对于确实因为能力、水平以及素质不适等原因而被辞退的那些代课人员,地方政府也要给予一定的补偿。吕玉刚表示,随各地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积极研究争取通过纳入城乡社保、农村合作医疗等办法,解决他们的实际生活困难。

吕玉刚还表示,地方政府解决现有的代课人员问题要与教师补充长效机制结合起来,不能解决了现有的问题而产生新的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2 07:33:5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2 08:19:53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他们的辛勤付出表示敬佩,也为教育部的关注叫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2 15:09:39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有点事情想咨询您~怎么才能联系到您?
爱若只如初见 发表于 2010-1-21 09:41

我有他电话  呵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22 17:01:2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有他电话  呵呵
张帅强 发表于 2010-1-22 15:09

昨天联系上了,谢谢帅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加入我们|偃师网 ( 豫ICP备11013690号 )

GMT+8, 2025-4-23 08:26 , Processed in 0.080999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