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据中华慈善总会统计,每年的捐赠大约75%来自国外,15%来自中国的富人,10%来自平民百姓。而美国10%的捐款来自公司企业,5%来自大型基金会,而85%的捐款来自民众。资料显示,目前,发达国家和地区慈善规模可占GDP的9%,而我国目前的慈善水平仅占GDP的0.5%。(2007年04月04日 来源:新京报)
毋庸置疑,不可否认,我们国家的社会保障体系还不是很完备,正在逐步完善之中;于此同时,社会中的慈善捐赠也处于起步阶段,步履艰难。从年慈善捐赠数额看,去年民政系统有统计的是35亿元。“毛算”一下,加上各类捐赠,全国也不到100亿元。可是美国2005年的慈善捐助是多少呢?2602亿美元。所以,有民政部官员称:我们的社会中存在着一个金山,它还没有被开发,这就是平民慈善。它是一个沉睡的处女地,所以中国的慈善事业发展状况才非常不理想。
怜悯之心,人皆有之。怜人之所痛,喜人之所乐,这就是最大的同情,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也就是所谓: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其实,同情弱者也许是一种天性。在生活中,悲剧也总是能够触动人们的心弦,也从来不缺乏乐善好施的人。
那么,现在中国的慈善事业发展状况为什么是这样?
我想,慈善捐赠是一种时尚,也是一种习惯。这不是根本政治制度问题,而是一种生活态度。日常生活中,很多普通人都有捐款行为,但因为没受到激励、弘扬和保护,缺乏有效的社会机制。民政部救灾救济司司长王振耀曾进行过一场特殊的实验:向中华慈善总会个人捐赠500元,并申请减税。结果,这个过程总共历时两个月,手续多达10道。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要建立一套能够激发爱心的的工作机制、组织体制和舆论环境。捐款项目要透明,捐款人要能得到荣誉,捐出的款、物要有免税的待遇,慈善机构要能鼓励、支持、保护志愿者积极参与。这是一个系统工程。更重要的是,还需要人们在思想上走出误区。毕竟,贫富差距大是我国目前的现实国情,慈善又往往被称为“第三次社会分配”,这种情况下提倡人人参与慈善的理念,消除“慈善是富人的专利”的想法。万涓成水,汇聚成河,点点滴滴全在积累。如何永远盯着富人,盯着大款,却瞧不起自己,看不到自己的力量,就很难走出误区。
孟子所以将仁、义、礼、智谓之“四端”,是因为“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
2007年1月18日,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发布《关于公益救济性捐赠税前扣除政策及相关管理问题的通知》,将之前备受争议的少数公益组织可获得捐赠免税资格的范围扩大,凡是在国家和省级民政部门登记的民间组织皆可申请获得此资格。
万事开头难。财政部和税务总局已经针对最近两年社会各界的反映在调整了,我们能不能组织起来,聚沙成塔,集腋成裘,积极参与慈善事业,为了他人,为了自己,共同做一点什么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