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查看: 432|回复: 6

韩村的古迹风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12 06:49: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韩村的古迹风貌,有顺口溜老少皆知:“白铁戏楼玉石桥,一对狮子丈二高,卧龙坑边柳絮飘,花园美景分外娇。”反映了旧日韩村的古迹风貌。
-白铁戏楼   该楼位于中和寨北寨门外,与河大王庙相对,仅有数十步之遥,是庙会助兴唱戏的主舞台。当时在方圆十里八乡是仅有的建筑。台子十米见方,高四尺余,周围用青石条和大青砖砌成。戏楼座南朝北,主体建筑高十米,系砖木结构。歇山飞檐,挑脊翘角。青瓦盖顶,筒瓦覆脊。通脊正中置宝葫芦,高尺余。宝葫芦两侧二麒麟相向,垂脊四条,置以飞禽走兽。戏楼三面青砖围墙,两角门开于后墙左右两边。正面两边分别有两根明柱支撑,间隔距离中宽边窄,柱上描龙画凤,花草飞禽,栩栩如生。四梁五檩,彩绘绚丽,五彩缤纷。方椽根根笔直。整个建筑造型别致,独具匠心,巍峨壮观。由于多年的重漆涂抹,加之日照云蒸,大部分建筑成铁色,故名白铁戏楼。
-玉石桥   在中和寨南北的一条小街上,不到百步修有三孔石桥。南北二桥,为独块青石锻造,长一米,宽二米,桥高二尺,桥两边镶嵌有石栏杆,可谓小巧玲珑。而中间的一座石桥可谓壮观。它位于中和寨的大街正中与南北向的小街交界处。始建年代不详,嘉庆陆季三月三日重修。据重修中和寨碑称:桥身东西长七米余,宽三米,桥面为青石。桥两边各有石柱四根,高一米。两头的四根石柱上各刻有石猴,活灵活现,滑稽可爱,被人们抚摸得油光闪亮。中间的石柱上刻有石桃,惟妙惟肖。石柱由石板连接,使之成为一体。桥洞高一米,洞上方雕刻有龙头一个,造型细腻。龙头上方刻有“中和桥”三字。由于此桥位于大街十字路口,人们经常集聚此处,谈天说地,桥栏板被摩擦得光滑可鉴。
-卧龙坑   卧龙坑位于中和桥南,半亩大小,深有数丈,是中村蓄水之处,周围杨柳挺拔。夏天,微风吹过,摇曳多姿,妇孺老弱或洗涮,或嬉戏,或乘凉,各得其乐;冬天的卧龙坑,冰封坑面,顽童在上面滑来溜去,惬意无比。多雨季节,水从坑中溢出,穿过中和桥,淙淙北去。坑中之水静则波平如镜,动则漩涡湍急。由此,村民杜撰出许多龙的故事来。
-铁狮子   在河大王庙门前有一对铁狮子,安坐在二尺高的石座上。因“石二尺高”,后来被人们误传为“十二尺高”,即顺口溜中所说的“丈二高”。实际上,铁狮身高一米,怒目圆睁,威风凛凛。口含宝珠,可随意滚动,吸引不少顽童。雄师脚踏绣球,威严无比;雌狮呵护幼狮,不可侵犯。造型精巧,比例协调,颇富神韵。狮身经人长期抚摸,黑明发亮。
-花园   位于中和寨西,始建于嘉庆年间,面积一亩余,是当时村中一位“文林郎”修建而成。该花园有奇石、鱼池、小桥以及大殿等。园内有各种各样的鲜花芬芳馥郁,幽香醉人。在鲜花之间有曲径蜿蜒,用河石组成各种图案,刹是好看。园内云路两边,种植有桂花树,每逢八月,满村丹桂飘香。
-客厅院   位于村北的一条小街上,座北向南,占地亩余。建筑呈砖木结构,房顶为五脊六兽。前临街房高出街面一米余,五层台阶。走马门楼,朱漆大门。两侧石门墩上刻有狮子滚绣球和凤凰展翅。穿过门洞,有高四米、宽三米的迎屏墙,其正中凸出斗大草书“福”字,左右有楹联曰“出讲睦姻入敦孝悌,内明父子外和乡邻”。绕过迎屏墙则为大院,右有“松竹斋”,左有“芝兰室”。步云路登六层石阶上月台,即为客厅。厅东西阔五间,进深三间,四根朱漆明柱,上嵌彩绘,十六扇板搭栅门下部彩绘奇异花草。房顶为小青瓦覆盖,做工精细,横竖成行,斜看成线。惜此客厅解放前夕不慎毁于火灾。令人惊奇的是,房顶上的椽子烧完后,青瓦扣成的房顶硬是没有塌下来,据传,最后用磨扇将其砸塌。
-河大王庙   位于村北,万历四十二年重修庙院碑文载:“邑南三十里许有大王神祠……位镇坎方,去村有数十步之遥。”庙院座北向南,有一门二洞,庙门两侧各有一尊铁狮。大殿位于庙院正中高一米有余的月台上,东西阔三间,南北进三间,歇山飞檐式建筑,外观巍峨,气势雄伟;殿内四墙浮雕花卉,房顶梁架彩绘粉饰,四根明柱雕龙画凤。木雕河大王神像正襟危坐,两边各塑山神、土地等诸神像。后该庙改为学校,由于生员增加,学校搬迁,庙被拆除,划为民居。
发表于 2010-1-12 07:57:58 | 显示全部楼层
万安箫剑 可算是偃师为数不多的文史专家,我读过你的多篇文章,幽默风趣,可读性强,对想了解偃师历史的人们是一大帮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2 08:03:17 | 显示全部楼层
描述的太详细了
有时间真的去参观一下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2 08:31:51 | 显示全部楼层
有空去参观参观,谢谢楼主提供了解偃师的资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2 09:46:56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是大口的韩村,哪里的韩村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3 12:59:4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2-2 05:42:12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有很多民俗,一点一点来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加入我们|偃师网 ( 豫ICP备11013690号 )

GMT+8, 2025-4-23 05:58 , Processed in 0.035453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