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查看: 267|回复: 10

配置摄影器材的正确思路(转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2-14 09:49: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无忧 于 2009-12-14 10:03 编辑

最近,咨询器材购买,尤其是机身配镜头方案的影友较多。综合归纳起来,有一些共同的思维规律,为此,在这里贴出我的一篇有关经验文章,以作抛砖引玉。此文原载于中国摄影报。
    一个摄影爱好者,入门时最多的一类问题就是:如何知道自己的相机配哪些镜头和器材才够用?这时需要明确的是:选配某只镜头时,要有明确的目的。有些影友实际上并不太清楚这个目的,往往是“为买而买”。
    在没有熟悉已有的器材,没有搞明白自己喜欢哪一类摄影、追求哪种摄影风格之前,就想盲目地“把各个焦距段配齐”、“一步到位”——这种心理在初学者当中较为普遍,因之比较容易走弯路,带来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对绝大多数人来说,是没有能力把一个品牌所有的镜头都买齐的,同时也没有必要这样做。配置镜头的思路应该遵循以下“三项基本原则”,事先必须搞清这三点思路,缺一不可,否则就会造成盲目花费。
一、明确拍摄内容以哪类摄影为主
    摄影涵盖的类别内容十分广泛,作为艺术创作类就分风光摄影、肖像摄影、社会纪实摄影、体育竞赛和野生动物摄影、微距小品摄影等等,此外常见的还有旅游摄影、纪念摄影、会议摄影等等。这些不同的摄影门类,需要的镜头器材往往不同,甚至相差甚远。
     例如,风光摄影最常使用的是28-35mm广角镜头和80-200mm长焦镜头;人像摄影最常用的是85mm、135mm、180mm的人像镜头;体育和野生动物摄影需要300mm及以上的超长焦镜头;微距摄影则最好使用专门的微距镜头、闪光灯和三脚架;拍摄社会新闻三脚架的重要性就不如风光摄影大,但是一只好闪光灯的重要性就比风光摄影大多了。
    我们不可能所有的摄影门类都去涉猎,必然有自己的专门爱好和特长。也就是说只需要适合你拍摄门类的镜头就够了,多买就是浪费。所以第一项原则决定了你需要镜头的品种规格。
例图1:17毫米镜头拍摄-新华门夜景
17毫米镜头拍摄-新华门夜景.jpg (335.29 KB)

例图2:28毫米镜头尼康D40拍摄-黄河碛口镇
  
例图3:35毫米镜头拍摄-蓝天静水钓鱼台

例图4:50毫米镜头拍摄-钓鱼台澄漪亭

例图5:85f1.4镜头尼康F100拍摄的人像

例图6:135毫米镜头F6拍摄-乾隆大钟-蒲牢

例图7:200毫米镜头尼康FM2拍摄-暮色多伦多

例图8:300毫米镜头F6拍摄-松鼠

二、考虑片子的使用目的、画面质量要求的级别     照片的使用目的也很重要,因为使用目的决定了你需要的镜头的级别。
    对于一般旅游纪念照来说,由于没有过高的画质要求,制作照片尺寸大多在16英寸以下,可以考虑买一只镜头焦距覆盖范围广的“一镜走天下”镜头,例如18-200mm f/3.5-5.6镜头。此类镜头成像质量已经可以满足出片要求,还可以节省开支,同时减少更换镜头的次数,避免由于频繁换镜头导致机身进灰尘。
    若是从事艺术创作,对画质的要求比较高,制作照片的尺寸需要24英寸以上。就应考虑配置焦距范围不超过3倍、光圈恒定的专业镜头,或者是高级家用镜头。这样出片的质量才能有保证。
    照片用于商业广告时,制作尺寸往往要用“米”来计算,这时对画质、分辨率都有着最高的要求,就必须使用顶级专业变焦镜头或者是专业定焦镜头来完成了。不然照片很难放大到2米以上。对于要求很高的场合,甚至必须使用中、大画幅相机来完成拍摄。所以第二项原则决定了你购买镜头的级别。
    三、要考虑个人的经济承受能力
    第三点比较明显,在前两点都已明确的情况下,最后决定性的因素就是看钱够不够了。一定要做到“量力而行”。就是说,不但要看你现在的钱够不够、以后能不能攒够,还要权衡一下:“花这些钱是否值得?”——付出的价值和以后达到的成绩(抑或称“满足感”)是否相称?这个问题是没有标准答案的,完全在于主观感受。当然最好还要考虑你的家人能够接受的心理底线。
    明确了以上三项基本原则,自己才能有较为清晰的购买目标。
例图9:蔡斯85f1.4著名人像镜头

例图10:尼康AF-S28-70f2.8D镜头

例图11:腾龙AF28-75f2.8镜头

例图12:佳能135f2L著名人像镜头

例图13:佳能EF17-40f4L镜头

例图14:著名的宾得80-200f2.8镜头  
宾得80-200f2.8镜头.jpg (115.42 KB)


例图15:尼康F6+AF-S300f4D IF-ED镜头
  
尼康AF-S300f4D长焦镜头.jpg (229.47 KB)

  


例图16:尼康AF-S VR 105f2.8D微距镜头
  
根据多年来的经验,初学者选购器材主要有以下五种受到误导的思维模式:      1。“我要一步到位”
    听来蛮有道理,但是仔细一想:“位”的概念是什麽?恐怕不是顶尖最贵的器材,因为99%的人都买不起。大都是指“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买最好的镜头”。但是这个“最好”只是相对的,相对于你的钱袋、相对于你目前的审美眼光、相对于目前的科技水平等等来说是最好的、最“可心”的。但是等过了一段时间以后,你的经济状况改变了、审美眼光提高了、厂商又推出更加先进的产品,这时“一步到位”的器材就会变成“鸡肋”,心态会越来越不满足,最后低价处理掉再次追求新的“一步到位”……。
    周而复始,不但造成了经济损失,还给家庭带来不和谐的因素,是很不恰当的心态和做法。
    正确地做法应该是“逐步到位”。在不了解器材性能、不清楚自己的拍摄擅长、追求目标之前,先购买最基本用途的器材使用,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等自己的使用风格明确,器材也基本发展到一定水准了再有的放矢地逐步购买升级的器材。
    2.“要覆盖全部焦距段,不能有遗漏”
    这也是完全不必要的。没有哪一类拍摄必须用到所有的焦距段的镜头。有大师曾经断言:300毫米镜头用途只有两个——拍摄野生动物和荷花。在实际体验当中,还真有些道理。若不拍鸟和野骆驼,长于200毫米焦距的镜头用到的机会并不多。而拍摄风光时,60-100毫米的镜头使用也不很多。拍摄纪念照和公务照的时候,有28-80毫米焦距就已经能满足全部使用了。所以这种思路是由于不明确自己拍摄类别,而形成的盲目投入。
    3.“镜头焦距范围有重叠就是浪费”
    焦距段不要怕重复,关键是要“重复得有道理”。因为变焦镜头在不同的焦距下成像质量是不同的,即使是公认的优秀镜头,也有成像的强项焦段与弱项焦段。这只镜头的强项焦段,可能是另一只镜头的弱项焦段。这样有目的选择一部分焦距重叠,就可以避开某只镜头的先天不足焦段,使每一个自己常用的焦距段,都有得心应手的器材在支撑。
    例如,28-135这类的镜头,优势焦距段都在35-85mm段,其次是28mm端,135mm一段往往是相对最差的。就是说其长焦段成像是其短处。而70-200镜头的强项都在70-135mm这一段,所以28-135mm镜头和70-200mm f/2.8镜头搭配,焦距段重叠就是合理的。
    4.“现在财力有限,先买几只低档副厂镜头凑合用”
    这种想法最要不得。因为随着审美能力的上升和财力的增加,你很快就会后悔。那时看着一堆在二手市场不值几个钱的镜头,会有无尽的烦恼。还不如集中所有的财力,仅买一只目前用得最多的优秀镜头为好。
    5.“三脚架、闪光灯是专业人士用的,我这样的影友用不着”
    这要看进行哪类摄影,若是拍摄风光、微距和肖像,无论多困难,优质的三脚架也必不可少;若是纪实摄影和纪念摄影,一支优秀的能进行3D填充闪光的闪光灯最好进入预算。
    总之,器材选购的配置方案是千变万化的,但是万变不离其宗——那就是八个字:结合实际、实事求是。
例图17:17毫米镜头拍摄-西番莲

例图18:50毫米镜头拍摄-景山角楼
  



例图19:200毫米镜头拍摄-蓝色的鸢尾
  



例图20:300毫米镜头拍摄-秋韵
  
300毫米镜头拍摄-秋韵.jpg (301.62 KB)
2007-11-27 17:23




未说明使用数码单反相机拍摄的作品均为胶片拍摄。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4 10:05:21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的哈,片片也是人家拍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14 10:29:07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贴,学习了,继续努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14 11:26:35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14 11:26:42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14 14:37:21 | 显示全部楼层
介绍的很到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14 21:21:23 | 显示全部楼层
咱是手机拍族,先学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15 08:15:47 | 显示全部楼层
要破产,上单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15 08:16:27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很精彩,讲解很到位,无忧很辛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15 09:07:3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贴要多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16 09:41:46 | 显示全部楼层
介绍的很到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加入我们|偃师网 ( 豫ICP备11013690号 )

GMT+8, 2025-4-22 08:23 , Processed in 0.037588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