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查看: 608|回复: 1

基金投资的三种实用方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1-27 09:57: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第一种方法是大家目前最常用的办法:适时进出法。

  大家一定会问:什么时候是“适时”呢?这确实是采用这个办法最大的问题所在。可以看到,真正在2006年成功分享到开放式股票型基金超过120%平均年收益的投资人,往往是2005年甚至2004年市场低迷的时候就开始买入基金的投资人。

  怎样判断股票市场价值已经被低估了呢?专业的投资人士一般会有一些指标来衡量,而我们普通投资人最简单的办法有三个:一是查询最新的股票市场的平均市盈率,如果远远低于全球平均的15倍的水平,那股市可能是被低估了;二是比较上市公司的每股现金分红与股价之比,是否已经比国债的年收益率还高,如果发现一批这样的公司,很显然,这时**也是相当安全的;当然,也有一些其他的判别标准可供参考,比如一位海外基金业的专业人士就提到,当股票基金募集极度困难,各基金公司央求她帮忙认购新基金时,她购入的基金收益最丰。

  而退出的时机,其实就更难把握,海外一位知名的基金经理曾经有个总结,一旦封闭型基金的折价水平过小,甚至出现溢价,整个股票市场可能就已经接近顶部。在最近2次的A股市场牛市见顶时,这位海外基金经理的定律都得到了验证。但在未来是否肯定有效,其实还有待观察。

  由于“适时进出”法比较难于把握,因此理性的投资人一般采用“定期定额”和“固定比例”法来进行基金的投资。

  所谓“定期定额”法,相信大家都有所了解,就是每隔一段固定的时间(月、季度或半年),以固定的资金去购买基金。定期定额买入的优点是可以使基金的平均成本保持较低,而且可以用“纪律”保持长期投资习惯,是“聪明懒人”的理财良方。

  以电子直销的一位投资人为例,他选择每个月5日“定期定额”1000元某基金。从2006年1月一直买到6月,实际最后的买入成本为每份基金单位1.2522元,而这6个月每月5日的实际净值平均为1.3215元,两者间相差5%以上。

  而另一种投资基金的好办法是“固定比例投资策略”,即将一笔钱按固定的比例分散投资于不同种类的基金上。比如,年轻人可以考虑50%的股票型基金,30%的债券型基金,20%的货币基金;中年人可以考虑40%的股票型基金,30%的债券型基金,30%的货币基金;中老年人可以考虑20%的股票基金,40%的债券型基金,40%的货币基金,等等。当某类基金因净值变动而使投资比例发生变化时,就卖出或买进这种基金,从而保证投资比例能够维持原有的固定比例。当然这个比例调整不是每天都做,而是隔半年或1年再重新检查一次,卖出部分比例超高的基金类别,增加部分比例偏低的基金类别。其实,这也是用一种形象化的方法,让您轻松看到最近半年或1年里增长最快的资产在哪里,并退出部分**目前可能被低估的资产上。
发表于 2007-12-8 17:08:51 | 显示全部楼层
顶一下  慢慢看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加入我们|偃师网 ( 豫ICP备11013690号 )

GMT+8, 2025-4-20 02:35 , Processed in 0.045653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