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查看: 619|回复: 19

由上海的低收入人群状况想到了偃师贫困人群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2-9 11:05: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闸北区是上海市的“边缘区”,这里有大批砖木结构的老房子。在连片的“棚户区”里聚集了各种低收入者,如从边疆回来的知青、外来打工者等,他们的经济条件相对较差。据民政局工作人员介绍,闸北区申领低保的人口占全区户籍人口的3.6%,其中大多是失业者以及老人和孩子。而这里的“低保边缘户”是现有低保人口总数的三倍之多。”,“岁数大的整天提要求,年轻点的就在外面混,晚上睡在网吧、急诊室、棋牌室、澡堂等,实在过不下去就偷盗犯罪,严重影响社会稳定。”
“几乎所有的家庭都是三四户人家在共用一个厨房和卫生间,居住条件非常简陋。这些房子属于承租公房,居民们只有使用权没有产权,一个月交四五十块钱的房租。”,不少困难户情愿住在十分简陋的住房里,也不愿被拆迁。和病残儿子一起住在 “交通花园”(棚户区)的李继梅听说现在她所住的小区要拆迁,十分心焦。“这里要是拆迁了,我和孩子就没有地方住了。现在尽管房子差,可换个地方,房租就没有这么便宜了!”(以上来自:半月谈 )

相对于上海,偃师市的低收入人群的处境可能更差,11月28日偃师志愿者冒雪奔赴佛光山区送温暖,“那破漏的土屋,那露天的破房,那烧焦的粮食和衣物、那破的不能再破的被褥,那年迈无助的老人的满脸泪水......”(二鬼李语),这就是现在偃师农村低收入人群的生存状况,而市内低收入人群多是下岗工人,他们住户简陋或者根本没有住房,我老家的邻居是86年进市铸造厂的下岗工人,下岗后回到农村没有收入也更没有土地,就是拆迁也享受不到拆迁的优惠政策,生活条件很差,还有一户是先天性聋哑,其父亲早年把他的户口带出去,村里不能分地,生活困难却无法申请农村低保,城镇低保因没有单位也无法申请,成了城乡边缘人;前些年停产的老企业中的下岗工人已经不少了,近年摩托车厂、化肥厂、中友电厂的工人相继下岗,有门路的做生意,大多数的生活相当困难,现值年终岁尾,物价的上涨更加剧了他们的困难程度,希望政府更多地为他们的生活提供便利条件,希望民政部门把有限的低保费发给最困难的人群,希望更多的人关注他们,力所能及地为他们提供帮助,因为他们也是偃师人...
(以下照片为偃师二鬼李拍摄)
他们也是偃师市人.jpg
看看这间房子吧.jpg
 楼主| 发表于 2009-12-9 11:12:47 | 显示全部楼层
农民贫困不是因为他们不种地,工人下岗不是因为他们不工作,把好人逼急了,会出乱子的!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09-12-9 11:34:57 | 显示全部楼层
哎!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09-12-9 11:47:31 | 显示全部楼层
政府真要下下劲了    志愿者的工作真是杯水车薪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09-12-9 12:06:44 | 显示全部楼层
少玩些数字游戏,
多做些看得见的实事。
根本上解决他们的生活困难。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09-12-9 14:54:27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种事情是和谐社会发生的吗?你相信吗?









相信。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09-12-9 14:56:33 | 显示全部楼层
无奈呀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09-12-9 15:37:54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大的杯具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09-12-9 16:42:17 | 显示全部楼层
莫斯科不相信眼泪,生活就是这莫残酷,贫困年轻人要振作,贫困老人的子女们要奋发图强,社会的帮助毕竟有限。这就是社会现状。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09-12-9 18:41:54 | 显示全部楼层
农民贫困不是因为他们不种地,工人下岗不是因为他们不工作,把好人逼急了,会出乱子的! 哎~无奈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09-12-9 19:21:1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就是社会现状。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09-12-9 19:45:53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就是【现实社会】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09-12-9 19:46:53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就是【社会主义】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09-12-9 19:49:34 | 显示全部楼层
穷人穷,富人富。差距大。县太爷也没办法。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09-12-9 21:52:50 | 显示全部楼层
10楼所言极是,农村特困人群多数有一下两种原因致贫:
1-----家庭成员之一突发疾病,耗尽积蓄,负债累累,失去主要劳动力。
2-----有残疾、老人、智障等组合的家庭,入不敷出。

要想使这个群体脱离贫困,政府要做很多工作,也要扶持而不是简单的扶贫,
要制定相关的政策和优惠条件。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09-12-10 00:25:55 | 显示全部楼层
莫斯科不相信眼泪,生活就是这莫残酷,贫困年轻人要振作,贫困老人的子女们要奋发图强,社会的帮助毕竟有限。这就是社会现状。
张爱玲律师 发表于 2009-12-9 16:42

同意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09-12-10 06:40:23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李老师,俺就是中友电厂的,太难了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09-12-11 10:55:25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时候穷人穷惯了,或许就成了一种习惯、、
怎样才能从精神上,给予他们帮助!自力更生,艰苦创业!
需要政府出头啦!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09-12-11 13:06:13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的富人锦衣玉食,一掷千金。贫富差别越来越大。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09-12-11 13:24:14 | 显示全部楼层
少点纸上谈兵,多做点实事,帮助救济那些需要帮助的穷人们
回复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加入我们|偃师网 ( 豫ICP备11013690号 )

GMT+8, 2025-5-2 04:44 , Processed in 0.078771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