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查看: 334|回复: 5

“古镜照神”谈创作方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2-2 06:28: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孤独九剑 于 2009-12-2 06:32 编辑

唐代诗人司空图曾提出了创作上的一种方法“古镜照神”。“神”指韵味,是一个物,一个人的内在独特的价值和精神。“神”也是相对于“形”而言的,形如一篇文章好的结构和构词是必须的,但你反映的内在东西是什么?写人,以事而明人;写物,以形而映物。有人说徐悲鸿画马画的好,《八马图》马欢腾昂立,逸动中而不失力感之美,极富有神韵,这是画形神的完美统一。文章过多过多每个人可能创作的方法不一,但不外风格和意味。近日读了几篇随笔,发现大家之笔,有的构思之妙,意境之深,极令人拍案而叫好。比如写人,一方面是像诗词的描述,散文的洒脱,另一方面主人公善济天下的人文情怀也悄然纸上。文章形神的统一要统一于文章的灵魂,也就是主题思想。风格之美,美在形式;神韵之美,美在意境。

      再来谈谈“古镜”,镜在佛学中是“心”的意思。“身是菩提树,心似明镜台”,在历史上“镜”指“鉴“。“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在这里我们的理解可以偏重于“心”的意思。他这个提法是唐朝,在古代儒家是很注重师长尊崇的。“古镜”两字在这里我想就是学习先前思想和学识的意思。“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司空图用这“古镜”一词,讲的是对学习的重视。

      现代我们所理解的“古镜照神”,大意可以这样。先要博学,审问,明辩,慎思,笃行,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和创作,在自已的心中先有一台明镜。然后就是“照”和“神”。照是方法,神是目的。一照“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二照“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三照“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栅处”。如何创作出文章在神韵,就在我们不断的学习和创作的过程中。四个字可以联着理解,也可单个理解。一家之言,欢迎赐教。
发表于 2009-12-2 08:53:55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2 09:25:53 | 显示全部楼层
独孤九剑,的确玄妙,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6 19:04:46 | 显示全部楼层
有内涵。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6 21:19:53 | 显示全部楼层
谈得很位。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7 10:51:40 | 显示全部楼层
有内涵。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加入我们|偃师网 ( 豫ICP备11013690号 )

GMT+8, 2025-4-21 01:59 , Processed in 0.036756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