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查看: 411|回复: 4

500年兴福寺岌岌可危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1-25 17:03: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前几天的大雪可把偃师高龙镇高崖村75岁的村民王正修老人急坏了,他每天都要冒雪围着村内的兴福寺大殿转悠几圈。“村里有的老房子已经被雪压塌了,不知道这座500岁的大殿这次能不能撑过来。”王正修说。
  昨日,记者再次到高崖村兴福寺采访,王正修老人告诉我们:“500年了,这座大殿遭受过战乱、地震和风霜雨雪的洗礼,仍能保存下来,真不容易啊!”
  这座大殿以“东梁西柱”建筑技巧闻名。通常大殿梁柱结构左右对称,但这座大殿却非如此。整座大殿全由传统榫卯结合,西半部分为传统梁柱结构,但东半部分却有梁无柱,殿顶以及立檐仅凭斗拱和数根斜立柱支撑,东梁与房脊之间空无支撑。
  据该村老年人介绍,当年建寺时由于木料不足,只有一长一短两根圆木。工匠遂变通大殿设计,形成了兴福寺八景之一的“东梁西柱”。
  大殿面南,东西长11.5米,南北宽9.4米,高约12米,虽然殿顶荒草遍布,却难掩其处处独具匠心的设计。檐下为中国传统木建筑结构,殿前檐下斗拱上有54个精美的衔珠龙头造型。有歇山式全琉璃顶,琉璃瓦现多有脱落,滴水瓦有八卦图案。两脊为四角坡垂脊,上面有鲤鱼、吼狮、龙吻等脊兽,檐下墙壁和木梁有祥云、佛像等彩绘。
  兴福寺大殿为兴福寺仅存建筑物,目前被村民用临时围墙围着。据现存大殿外围墙所嵌“兴福寺大殿简介”碑记载,兴福寺建于明正德四年(公元1509年),距今500年,后曾于清康熙年间以及民国时期重修。
  大殿历经500年的风雨,依旧稳固矗立。据了解,新中国成立后大殿曾作为学校办公用房,东梁西柱下砌有土坯墙将大殿隔成三间,两侧房内至今仍堆有桌凳等杂物。
  “几百年了,大殿主体一直没问题,就是椽子一烂就不耐雨水了。要是有人能把它修修该多好!”村民们说。
(来自卢班视点)
1730_1259119276932G.jpg
1730_1259119290L9Gd.jpg
发表于 2009-11-25 19:09:51 | 显示全部楼层
无语啊  希望政府能修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26 12:21:3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八月清风 于 2009-11-27 09:30 编辑

财政困难,搁置再议中原才子,打酱油多了也很累吧,开始发言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27 09:23:18 | 显示全部楼层
希望政府能修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27 12:58:44 | 显示全部楼层
打酱油路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加入我们|偃师网 ( 豫ICP备11013690号 )

GMT+8, 2025-4-23 02:29 , Processed in 0.037802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