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查看: 547|回复: 6

校花早零该怨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9-19 23:02: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永恆の肆神 于 2009-9-20 00:49 编辑

校花早零该怨谁
               夏小雨
2009年9月16日,深圳大学大三女生杨倩从7层住宅楼的楼顶跳下,结束了自己年仅19岁的生命。
“若是每天都把今天当作世界末日来过,会不会减少一点遗憾?各位看官,请珍爱生命热爱生活,纵使它有时让人无力与无奈。”——杨倩日记
一个19岁的少女,一个如花的生命,转瞬之间阴阳殊途,给这个世界,给所有闻听噩讯的人无尽的叹息。人们似乎永远不会明白,这个在自己日记中对生命如此礼赞的女孩,为何会以如此惨烈的方式结束自己鲜花初绽的生命。
据报道,杨倩是深圳大学经管学院2007级国际贸易专业学生,是学院的学生干部,负责2009级新生的迎接工作。但在上周,杨倩在某项工作中出了差错,遭到了相关老师的严厉批评。杨倩受不了,上周四跑回家不吃不喝,整夜失眠,最近一两天甚至在家里莫名哭泣。她母亲前日特意给她导师打电话,要求学校介入杨倩的心理救治,老师让杨母第二天带她来学校。
杨倩的班导张老师表示,杨倩各方面表现优异,又是共产党员,确实被学院选拔为2009 级新生导师,负责新生一般性事务。据她了解,学院只跟2009级新生导师开过一次会,在会议中根本没有批评过任何人,况且由于经济学院是个大院,一个班级配备了多个新生导师,也不可能存在杨倩犯了大错误。张老师说,前日她接到杨倩母亲代她请假的电话,张老师当时要求杨倩父母带她去康宁医院看心理医生。
据杨倩母亲向张老师透露,杨倩跟她保证,没有谈过男朋友,肯定不会是为感情自杀;她学习成绩拔尖,也不可能为学业负担而轻生。张老师跟随家属到杨倩宿舍收拾遗物,也没有发现遗书。张老师认为杨倩开朗,想不通她为什么跳楼自杀。
综合有关媒体报道,杨倩有如下“情况”:
杨倩出生于1990年2月,从小就比同龄人聪慧,5岁开始读书……杨倩长得很出众,是深圳大学有名的大美女校花……对男生的条件要求很高,所以一直没有男朋友。(非是情死)
她的才华横溢,功课都是A和B……是学院学生会文艺部的干部….. 共产党员……她思维敏捷,活泼开朗,办事干净利落。(不是自闭)
杨倩的人缘很好,在学校里面有很多朋友,她遇到什么困难时,有很多人自告奋勇的挺身而出。(少受冷遇欺负)
“她非常孝顺,我是看着她长大的!”杨倩的叔叔说,杨倩能歌善舞,不仅活跃在学校的各个舞台上,而且还经常在大人们的聚会上助兴。嘴巴非常甜,经常“叔叔好,阿姨好”地叫个不停。(很乖巧)
……
似乎所有的依据都构不成杨倩自杀的理由。且不论老师对其“严厉批评”与否,女大学生都没有理由选择死亡。社会学家给出了分析——
武汉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周运清认为,不少90后大学生缺乏正确的指导和关爱,导致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面对挫折承受力的降低。如果90后大学生面对复杂的问题得不到指导,会导致他们敏感孤独,这种心理容易使他们面临挫折,容易产生失败感和焦虑的情绪,降低或者完全否定自我。特别是在人才竞争激烈的深圳,对处在激烈的学习竞争、就业竞争的90大学生来说,这种心理问题就更加严重,很容易使那些心理脆弱的大学生产生自杀的念头。19岁深大“校花”杨倩自杀 死前多次抱怨压力大
杨倩已去,我今日撰此文章,一为对逝者的奠祭缅怀,二为那些未亡的却如杨倩一般苦苦挣扎的少年人。除此之外,对这个急功近利、貌似温暖的社会表达一点愤怒吧。
杨倩是很优秀,这可以从她周围亲人朋友的评论中看得出。这“优秀”无形中增加了公众对其期望值,也增加了杨倩对自我的近乎自虐的“完美约束”。杨倩活得很风光,杨倩活得很累。
想起古人苏学士来。东坡频频谪居,尝作 《洗儿诗》,曰: 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 苏大才子一声怀才不遇,遭遇坎坷。才高八斗,却被俗世淹没,其痛苦可想而知,但诗人没有选择死亡逃避,更没有选择屈膝求欢。他选择的是接受,对命运所赐泯然一笑地接受。
我第一要讨伐的是那些“望子成龙”的父母。在亲情的遮掩下,一切暴虐的剥夺子女意愿都显得合理负责。人无百岁,常怀千年。这条被亲情装饰的华美锁链,被子女感怀涕零地自锁其身。我们的父母大人,若是有苏大学士一半的豁达,给孩子自我发展选择的空间,对那些“亲情囚笼”里的孩子该是多么的幸运啊!
我第二要批的少不了社会。“浮世皆逐利,清醒有几人?”居则华美,食则甚精,出则有车,友为公卿。在社会等级塔基的人们,仰望塔尖,除了兴叹惆怅,几人能得平和?社会等级的加剧,刺激了年轻的心不断地向顶端攀爬,连停下来修养身心都来不及、顾不得。有人说过:一个人需要的很少:三餐、床一张、屋一间而已。相对于物质的匮乏,欲望无比沉重。
杨倩是个美丽的女孩,她的死也许会引起人们更多的议论和深思。鲁迅先生说:悲剧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撕碎给人看。杨倩的死,无疑是个悲剧。想起那个早已逝去的《红楼梦》中美婢晴雯来,她的死据评论家说,是被万恶的封建等级制度逼迫而死。时至今日,社会大进化了,谁又让我们的“校花”不幸早夭呢?
值得深思!
发表于 2009-9-20 07:44:5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9-20 09:17:17 | 显示全部楼层
写得太好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9-20 09:18:04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的孩子压力很大,也很自负,受不了一点点的挫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9-20 09:43:4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9-21 23:15:52 | 显示全部楼层
要是有个男朋友就好了  男朋友安慰下她 她就不会想不开了
哎 ╮(╯▽╰)╭  红颜薄命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9-25 09:43:35 | 显示全部楼层
脆弱的孩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加入我们|偃师网 ( 豫ICP备11013690号 )

GMT+8, 2025-4-22 11:52 , Processed in 0.032355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