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查看: 807|回复: 14

虎头山今天又添一景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9-10 20:59: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原客家先民首次南迁出发圣地纪念碑10日在河南省偃师市虎头山落成,来自马来西亚等15个国家和地区的300余名客家人代表出席落成典礼。

纪念碑坐落于有17步台阶的两层方坛之上,寓意客家人自首次南迁走过了1700多年的历程。该碑由河南省客家人联谊会设计,以中国古代的玉琮和以家的象征“门”为主要元素,结合晋代的龙纹、连理牡丹、祥云瑞兽等图案设计而成。

据史料记载,客家是汉族的重要支系,由于战乱、灾荒等原因,自西晋末年开始经历5次大规模南迁。形成客家民系后,许多客家人又漂洋过海,播迁海外。目前主要分布于全国9个省份及海外80多个国家和地区。

专家认为,客家先民首次大规模南迁始于西晋末年“八王之乱”,汉魏洛阳故城是这一南迁活动的考古坐标,其主要遗存集中在偃师市。
 楼主| 发表于 2009-9-10 21:08:18 | 显示全部楼层
2007年8月,“客家先民首次南迁出发地”国际学术研讨会确认,汉魏古都偃师是客家先民历史上第一次南迁的始发地,“客家祖根地”在偃师。由海内外最有影响力的客家社团——全球客家崇正会联合总会倡导建立的“中原客家先民南迁圣地纪念碑”就坐落在偃师市虎头山森林公园凤凰山顶。

这是一座记录客家人南迁历史的纪念碑。纪念碑建在寓意1700年历程的17步台阶的两层方坛上,碑体高13.6米,以粉红色花岗岩雕刻而成。碑体正面刻有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徐光春亲笔题写“中原客家先民南迁圣地纪念碑”13个鎏金大字,背面镌刻着由黄石华撰文、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张海书写的碑铭。该碑设计依据西晋永嘉元年(公元307年)起衣冠士族大批南迁的史实,基座四周是表现客家先民南迁及客家人发展历史的浮雕。
[来源:洛阳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9-10 21:12:02 | 显示全部楼层
上午的 落成典礼很隆重,是偃师又一次大发展的契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9-10 21:17:23 | 显示全部楼层
碑体正面是“家”的物象元素:门上是圆浑的门钉、庄严的“椒图”造型门环,碑面下方的烟火痕迹纹饰昭示着“永嘉之乱”的历史遗迹,飞腾的晋代龙纹更显示着先民所处时代的文化特点。顶部的圆形碑体镌刻着“客”字的篆文和祥云纹样。其上的瑞兽,是取自故宫华表的“望君归”造型,寓意着祖根地父老乡亲盼望着分布于世界各地的客家人回到汉魏古都、回到中原祖根地来。碑体和基座净高11.1米,台阶高2.55米,总体高度13.6米,以粉红色花岗岩雕刻、建造而成。预计客家首次南迁出发圣地纪念碑建成后,洛阳偃师将会迎来众多前来寻根的客家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9-10 22:24:21 | 显示全部楼层
过二天也去看看这一新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9-10 22:26:57 | 显示全部楼层
俺都不晓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9-11 00:19:10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没去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9-11 11:49:25 | 显示全部楼层
离的太远,有时间再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9-11 12:42:3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说建个那是干嘛的,原来是这意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9-11 12:51:4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二天去看看喜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9-12 08:52:04 | 显示全部楼层
昨晚上又去看了,虽然没有灯看不清楚,总体感觉很大气,背靠青山,俯望偃师,景色优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9-12 21:53:32 | 显示全部楼层
看看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9-12 21:57:50 | 显示全部楼层
照片,俺也成客家人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9-12 21:58:01 | 显示全部楼层
好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9-12 21:58:3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几天抽空看看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加入我们|偃师网 ( 豫ICP备11013690号 )

GMT+8, 2025-4-22 21:41 , Processed in 0.049039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