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查看: 712|回复: 0

转帖:摩托车基础知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1-14 19:55: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摩托车的发展概况
  
①.1790年法国人西卜拉柯在玩具木马车上装了两个轮子,人骑在上面双脚踏地而走;
②.1839年柯米勒在前轮两侧装上了由摆杆挂着 的脚蹬,人双脚放在上面可作短距离滑行;
③.1860年法国人米肖在自行车前轮轴上安装了带 有曲柄脚蹬,用双脚驱动前轮转动;
④.1869年,米肖将一台小蒸汽机安装在自行车上, 以蒸汽机的动力驱动自行车行使,这就是最早的
机动两轮车;

⑤.1885年,德国人戴姆勒在对奥托1876年发明的 汽油机进行改进的基础上,制成了单缸、风冷、排
量为 264ml,转速为700r/min,功率为0.37kw的汽油机,成 功地装在两轮车上,时速达12km/h,并命名为 "戴姆勒单 轨号"。它是现代摩托车的雏型,奠定了摩托车的发展基础。

⑥.1894年赫德卜拉德和乌苗制成了排量1488ml、 功率1.8kw的双缸四冲程汽油机的两轮摩托车,
该车 无变速机构'亦无惯性轮,它是世界上第一种投入生产 的摩托车。

⑦ .19世纪未至20世纪初,摩托车技术有了较大发展,发动机的结构由单缸竖置发展到V型双缸,
直立四缸,水平对置两缸等多种型式,前后轮装上了有缓冲装置的前叉和后减震,防滑花纹的橡胶
轮胎,轴传动等陆续制成。

⑧.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各交战国纷纷在战场上大量采用摩托车,促进了摩托车生产技术
的发展。50年代的主要技术发展是:装有液压减震的伸缩管式前叉;摇臂后悬挂系统;采用减速齿
轮箱,减轻车重,注意外形设计。

⑨.从60年代起摩托车工业的发展势头由欧洲移向☆本。☆本摩托车工业在大力吸取欧洲摩托车技
术的基础上,经历几次技术振兴,通过激烈的竞争,形成了当今垄断了市场本田、雅马哈、铃木及
川崎四大公司,在产品性能,生产技术、产品开发等方面居于世界领先地位,成了摩托车王国。
摩托车生产国家主要有:☆本、中国、美国、意大利、法国、德国、西班牙、印度、捷克、奥地利
等。

⑩.我国摩托车工业是新中国成立后发展起来的,1951年试制成第一批"井岗山"牌摩托车,主要供
部队使用。1957年湘江机器厂和洪都机械厂共同制成"长江750"型摩托车。1958年北京摩托厂又制
成了250ml二冲程摩托车,此车后来移交上海摩托车车厂生产,命名为"幸福250",1964年济南轻骑
摩托车总厂开始生产"轻骑15"型摩托车。目前我国生产的各种排量摩托车和产量已居世界第一,主
要的厂家有嘉陵、轻骑、建设、金城等。

  

◆摩托车的分类
  
①.我国摩托车分类:先按车辆速度和发动机气缸的工作容积将摩托车分为轻便摩托车和摩托车两
大类;然后又按其用途、结构形式和道路条件将其摩托车分为两轮车、正三轮及边三轮车等。
轻便摩托车:英文MOPED。最高设计车速不超 50km/h,其气缸总工作容积不超过50ml。
摩托车:英文MOTORCYCLE。空车质量不超过400kg。最高设计车速超过50km/h或发动机气缸工作容
积超过50ml。
我国摩托车详细分类如下:
  
  
◆摩托车的的主要结构及其作用

  
摩托车的种类虽然很多,但它拉的基本结构都大同小异,其主要结构组成部份包括:动力装置---
-- 发动机、传动装置、行动与操纵装置及电气装置与仪表等。
①. 动力装置-----发动机:
A、主要由曲柄连杆机构、配气机构、燃料供给系、润滑系、点火系、排气和冷却系等组成。
B、 它是摩托车的心脏部位,其作用是生产动力。
②.传动装置:
A、主要包括离合器、变速器和传动机构等。
B、它的作用是把发机产生的动力经过一定的转换传给后轮,从而达到驱动摩托车行驶的目的。
③.行动与操纵装置:
A、主要包括车架、前叉、后悬挂、车轮、制动器、转向手把各操纵钢丝绳等。
B、 它的作用是支承车体重量及保证车辆正常行驶。
④.电气装置与仪表:
A、主要包括电源部份(磁电机)和蓄电池、照明和信号灯具、喇叭及车速里程表等。
B、 它的作用是保证发动机的起动与点火,车辆的灯光照明、发出声光信号,以确保车辆的行驶安
全。
  
  
◆摩托车发动机基本知识
  
 目前摩托车动力装置采用的都是内燃机机。人们对使用柴油为燃料的发动机习惯称为柴油机,而
对使用汽油为燃料的发动机就称汽油机。由于汽油机具有重量轻、体积小、噪音、振动小、起动容
易和造价低廉等优点,所以摩托车普遍采用汽油机作为其动力装置。
"发动机"从字面上讲可以理解为产生动力的机械,根据能量转变的方式不同,可分为电力机(电能
→机械能)、水力机(水能→机械能)、风力机(风能→机械能)、原子能发动机(原子能→机械
能)、热力机(热能→机械能)等。热力机又可分为外燃与内燃式,摩托车发动机就是热力机的一
种。
摩托车发动机就是将**气缸中的燃料混合气点燃使其燃烧所产生的热能变为机械能,并由曲轴将
动力通过传动机构传给摩托车后轮而变为车辆行驶动力的机械。
  
*发动机可为二冲发动机和四冲程发动机。
二冲程发动机:凡发动机曲轴每旋转一转,即活塞下下往复运动两个行程而完成一个工作循环的发
动机。
四冲程发动机:凡发动机曲轴每旋转两转,即活塞上下往复动动四个行程而完成一个工作循环的发
动机。
工作循环是指发动机由进气、压缩、燃烧膨胀(做功)、 排气行程所组成的工作进程。发动机完
成一次进气,压缩、做功、排气的进程称为一个工作循环,也称一个周期。

① .几个主要名词解释
A、止点:活塞与曲柄连杆总成相连,活塞在气缸中有上下两个极限位置,上极限位置叫上止点它
与曲轴中心线距离为最大。下极限位置叫下止点,它与曲轴中心线距离为最小。
B、活塞行程:活塞由上止点运动到下止点的距离称为行程,也称为冲程。
C、 气缸工作容积:活塞运动一个行程气缸中所扫过的空间。
D、 燃烧室工作容积:活塞在上止点时,活塞顶部与气缸盖中央燃烧室顶部所组成的空间。
E、 气缸总容积:气缸工作容积与燃烧室工作容积之和。
F、 压缩比:发动机的一个重要结构参数,它直接影响发动机功率。
压缩比(ε) = 气缸总容积/燃烧室工作容积
= 1+气缸工作容积/燃烧室工作容积
一般情况:
柴油机:ε=14~20
汽油机:ε=6~10
  
②.二程冲和四冲程发动机工作原理
A、二冲程发动机的工作原理
活塞由下止点往上止点运动,它将完成进气和压缩工作过程,属于活塞往复运动的第一个行程。活
塞由上止点向下止点运动,它将完成燃烧膨胀(作功)和排气的工作过程,属于活塞往复运动的第
二个行程。 当活塞由下止点向上止点运动而全部关闭换气口和排气口时,则排气和换气过程终止
,气缸内的新鲜可燃混合气将开始初压缩。同时由于活塞向上移动,活塞下面的曲轴箱容逐渐增大
,使曲轴箱内压力下降而形成真空度,当曲轴箱的真空度达到一定程度时,簧片阀自动开启,经化
油器雾化的可燃混合气被吸入曲轴箱内。当活塞继续向上运动,在将要接近上止点时,由火花塞发
出电火花,将已被压缩的可燃混合气点燃。此时燃烧着的气体迅速膨胀,使燃烧室的温度和压力急
剧升高,迫使活塞向下运动,活塞即通过连杆、曲轴作有用功。活塞由上止点向下止点运动时,曲
轴箱内的压力将随容积的减小而增大,簧片阀就会逐渐自动关闭,此时**曲轴箱内的可燃混合气
开始被预压缩。当活塞下行至排气口开启时,废气就通过排气口、排气管、消音器排入大气中。当
活塞再继续下行至换气口开启时,曲轴箱内被预先压缩的新鲜可燃混合气便通过换气口**气缸,
并驱使气缸内的废气进一步排出,这个过程称为扫气过程。这样发动机便完成了一个工作循环。
  
B、四冲程发动机工作原理
第一行程-------进气行程:活塞在上止点前某一规定曲柄转角时,进气门开启,可燃混合气被吸
入气缸。当活塞由上止点向下止点运动,排气阀则在上止点某一规定的曲轴转角时关闭,同时活塞
上方的气缸容积增大,使气缸形成真空度可燃混合气继续通过进气门吸入。当活塞行至下止点后某
一规定曲柄转角时,进气门关闭,此时,进气工作过程结束。
第二行程-------压缩行程:活塞由下止点向上止点运动,当进气工作过程终了时,进气门和排气
门都处于关闭状态,此时气缸内的可燃混合气开始被压缩。
第三行程-------燃烧膨胀作功行程:在压缩行程,当活塞向上行至上止点前某一规定曲柄转角时
,火花塞电极间发出火花,将被压缩的可燃混合气点燃。燃烧着的可燃混合气使气缸内的温度和压
力急剧升高,活塞则在此高温高压气压作用下,再由上止点向下止点运动,且通过连杆驱使曲轴旋
转而作有用功。
第四行程-------排气行程:在燃烧膨胀行程,当活塞行至下止点前某一规定曲轴转角时,排气阀
开启,废气即通过排气门开始排出。曲轴仍继续旋转,并推动活塞再由下止点向上止点运动。将废
气推出气缸。此排气过程直到活塞行至上止点后某一规定曲轴转角,排气门被关闭时终止。
  
③.二冲程发动机的优点和缺点
A、 优点:
*每转一转爆发1次,因此旋转平稳。
*不需要气门,零部件少,所以保养方便价廉。
*往复运动产生的惯性力小。振动小、噪音低。
*与四冲程发动机相比,转速相同时功率大。
*与四冲程相比,有倍的爆发力。因此在相同的容积下,假如平均有效压力相同,则功率为2倍(实
际为1.7)。
  
B、 缺点:
*进气排气过程的时间短,所以燃油损失大。
*在气缸壁的一侧有气口,活塞环接触到这里易于磨损。
*由于排气口在气缸上,所以易于过热。
*慢速不稳定。
*润滑油消耗多。
  

④.四冲程发动机的优点和缺点
A、优点:
*进气、压缩、膨胀(爆发)、排气各过程各自单独进行,因此工作可靠效率高,稳定性好。低速
至高速的转速范围大(500~1000rpm以上)。
*不存在二冲程发动机那样的窜气回流损失,燃油消耗率低。
*低速运转平稳,依靠润滑系统润滑,不易过热。
*进气过程、压缩过程时间长,容积效率、平均有效压力高。
*热负荷比二冲程发动机小。不用担心变形、烧蚀问题。排量大,可设计成大功率发动机。
  
B、 缺点:
*气门配气机构复杂,零部件多,保养困难
*机械噪音大
*由于曲轴2转爆发1次,所以旋转平衡不稳定。

  
  
◆摩托车常见故障原因分析

① 发动机起动困难
通常出现的起动困难主要有完全不能起动、早晨不能起动、停止后不能起动、重新起动时不能起动
等现象。其原因可能出在点火系统、燃油系统和压缩过程。无论在哪种情况下,发动机起动要有三
要素,即"足够的压缩压力、强火花的正时点火、适当的可燃混合气"。如具备了这三要素,发动机
就能正常起动。
A、 若压缩过程发生异常,压缩压力就会下降。在很多情况下,压缩压力下降将会引起熄火及起动
困难。在这种情况下,通过测量压缩压力、检查气门间隙等,就能够掌握大致的原因所在。压缩压
力下降的主要原因有气缸垫片损坏、活塞.活塞环.气缸磨损、曲轴箱配合面密封不良、气门贴合不
良、气门相位异常、簧片阀贴合不良等。压缩压力过高的主要原因有燃烧室积碳、活塞顶部积碳等

B、 如燃油系统出现异常而不能获得适当的混合气,发动机起动就会变得困难。无燃油或供油不足
的主要原因有化油器浮子室无燃油、针阀被粘接、燃油管及滤清器被堵塞、燃油箱盖被堵塞等。早
晨冷起动困难的主要原因有汽油在低温条件下挥发性较差及由于低温状态下的机油粘度升高,发动
机内部阻力增大而旋转速度降低,因此空气流速也变低而导致汽油不能充分雾化。行使后停止发动
机,再起动时不能起动的原因是由于发动机温度高而使化油器内的燃油温度升高而引起浮子室内的
燃油沸腾导致混合气过浓而不能起动。
C、 点火系统的原因是因为不能获得强的火花而熄 灭。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有没有足够的电
流、点火正时不对及火花塞故障等。没有足够电流的原因有电气配线故障、主开关故障、发动机熄
火开关故障、点火线圈故障、磁电机故障、火花塞帽故障、蓄电池故障等。火花塞故障的主要原因
有热值不适、电极磨损、陶瓷部分破裂、垫圈凹陷断裂、积碳等。

② 功率不足
关于功率不足的抱怨几乎都表现在"功率不足"、 "速度上不去"、"加速性差"等方面。其原因有发
动机的故障(燃油系统、进气系统、排气系统、冷却系统、压缩过程、点火系统、润滑系统)、传
动系统故障(离合器、车轮、传动链、变速器、换档)、制动系统故障(制动卡钳、盘式制动片)
等。
A、燃油系统方面的原因大都是由于可燃混合气过稀及进气量不足造成的。应检查化油器及油路方
面有无故障。
B、进气系统方面主要是进气阻力增大、进气量不足造成功率下降。应检查空气滤清器、簧片阀等

C、 排气阻力增大并导致发动机转速上不去,这 样便不能将足够的可燃混合气吸入燃烧室,从而
引起功率不足。
D、 发动机过热、过冷都可能引起功率下降。过热的原因有运行条件苛刻而引起过热、冷却系统不
良引起过热、调整不当或保养不当等引起过热。
E、 压缩压力不足也会造成功率不足
F、 离合器打滑、轮胎充气不足、传动链条拉长及制动器打滑等都可能会造成功率不足。
  
③ 发动机的异常声音和噪音
发动机在运行过程中可能会产生各种噪音和异常 声音,但要判定其是否异常及异常状态却因个人
的经验不同而出现不同的判定结果。常听到的异音如下:
A、活塞敲击声(铿铿):发动机温度低时敲击声音大,随着温度升高敲击声音变小或停止。其原
因可能是活塞的侧向敲击。
B、顶杆声(咔叽咔叽):温度低时声音小,预热后顶杆声音变大;在行使过程中突然发出大的顶
杆声。其原因可能是阀和阀座接触不良。
C、链条声(嘎啦嘎啦/咔叽咔叽):在发动机起动时发出此声音,过一会消失。其原因可能是链条
张紧器不良。
D、活塞环声(咭里咭里):其原因可能是活塞环的磨损造成,应检查活塞环有无损伤、开口间隙
及侧隙是否正常等。
E、连杆大端声(咯噔咯噔):连杆的间隙大,所以振动也大,转速升高更严重。其原因可能是连
杆大端轴承磨损及曲柄销磨损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加入我们|偃师网 ( 豫ICP备11013690号 )

GMT+8, 2025-4-21 15:19 , Processed in 0.046127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