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查看: 348|回复: 6

回忆我在偃师二职高的岁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7-10 09:18: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记得我是八六年八月下旬到偃师县第二职业高中报到的,二职高是在原诸葛高中的基础上组建的第一年,从设施到师资都有大变化,因为考六高没有考上-----我所在的下庄初中毕业班只有两人被六高录取,我想要继续上学只有到职高去,我所在的初中只有我到了二职高上学,开学的时候学校很热闹,编的两个班都有四十多人,相对于我到邻村上初中在规模上有了很大的提升,而到距离家十几里外的诸葛上学感觉很新鲜。
我被编在了一年级二班,在一楼西数第二个教室,班主任是李丽敏老师,那时候她刚刚毕业当教师,工作上热情高很认真负责,刘老师个子不高总是穿得很精神,班长是李村西街的苗旭东,同学都来自偃师的各地,多数是来自诸葛、李村、寇店、庞村,还有岳滩、蔡庄及邙岭的不少同学,当时很惊讶邙岭的同学要跑那么远来上学;入学后知道和我一样来自提庄村的还有赵占红和杨宏波,首先就成了朋友,时间长的朋友也多起来,由于当时我家庭条件不好,自觉本分学习才能有出路,整个一年级在学习上还算认真,学习成绩还不错,李老师还让我做了劳动委员,第二学期末的成绩是第三名,有次数学竞赛得了年级第一名,学习成绩一直在我前面的姬爱霞得了第二名,这件事让我至今引为自豪;不久还报名参加县里的数学竞赛,到县城里四高参加考试,那是我第一次到的偃师县城。那一年教语文的是徐占朝老师,他从洛阳师专毕业没多久,很年轻,因为有才华,言语间总有股傲气,语文课讲课很好,旁征博引,记得他有一次布置作业让用滥竽充数扩写一篇作文,我写到最后说南郭先生出丑后,逃走时摔死了,徐老师批道:成语的原意不能变。
那一年学校在做课间操结束后,大喇叭里广播体操曲子完后就会播出费翔的《故乡的去》,到现在听到这首歌曲就想起校园和同学们,成了我印在脑海里的校园的记忆。学校还曾经组织我们去了一次少林寺,当时交的费用5元钱,朱景红上嵩山时还专门数了上山台阶的数量,我也曾和同学晚上骑自行车到龙门石窟玩,还有一次和景红、亭楼去龙门石窟照相,现在还能想起那时自己开心的样子。
高一下学期就有同学陆续转走,高二开学的时候表现明显起来,由于学生减少很多,学校只好合编为一个班,班主任还是李老师,同学们渐渐在学习上花费的时间少了,有的漫不经心地翻着书,有的相互交谈着各自的新鲜事,学校也认识到了这一点,从高一到高二陆续增加几门对学生较有吸引力的专业课,学习了农学、企业管理、裁剪,还有化工等等,这些专业课学生总是一开始还有兴趣,时间长了专心听课的同学少了,不少同学静静地埋头看其他的书,事实证明了学校这些努力归于失败,真正想要学习的同学是少数,大约是高二下学期,班主任成了诸葛梁村的梁乃龙老师,他讲的是数学,讲课很认真且有条理,我很喜欢上,也很愿意上物理、化学课,我的高中基础知识也就在那时打下的,高三的时候人又少了,记忆里可能有三十多学生吧,那时学习的气氛已经很不好,学生的减少、学习的麻木,也有同学的恋情由地下转到了半公开,自习课充斥着一股颓废气息,那个夏秋的自习课上很热闹,学习只是老师在的时候,况且老师也不经常出现在教室。姬延龄唱的《知音》很哀婉,很能打动人,印象很深的是在一个下午她唱迟志强的《愁啊愁》,在场的同学听得一个个愁容满面,对眼前的忧伤和对未来的迷惘成了压在我们心上的石头,当时学生们的心态很悲观,考上大学几乎不可能,毕业后只能是各奔东西走上社会。要好的同学有高亭楼,姬朝民,还有苗旭东,朱景红,赵占红,杨宏波,闫建平,方建民。在同学中方建民比较有才华,黑板报常常是一个人办下来,漂亮的字,还有设计得搭配合理的颜色,加上精心搜集的语句,现在想来他是做宣传工作的一把好手。闫建平朋友多,办法也多,朱景红很爱玩,花样多,出学后有一年我在东北接到他的电话,说在辽阳,让我好长时间都想着去辽阳去看看他。

我上高中的那几年,因为我的父亲所在的李村机械厂不景气,很少的工资要兼顾一家人,我有兄弟三个还有一个姐姐,年底还时不时欠生产队粮食,所以我在学校生活上能省就省,从家里带麦子交到伙上换粮票,用现金购买菜票,一星期三元的菜钱只够买青菜,为了方便我和高亭楼、吉朝民的饭票合在一起,便于排队买饭菜,现在想起来和他们两位同学的感情很深,也至今还保持着联系。我骑着父亲留给我的自行车每星期能回家一次,从家往学校里带粮食或者干粮,而家远的同学就要坐客车往返,读高一和高二的时候,住的宿舍是在西楼顶的小阁间里,地方小几个人挤睡在地上,夏天、冬天也是,那时候宿舍里没有风扇也没有暖气,也没有感到难受,甚至因为特别感觉还有点自豪。

人生如梦,往事如烟,一晃20年过去了,不论是在外地当兵,还是在偃师工作,总有学校及老师同学的影子浮现出来,听到同学们的消息总是很高兴,联系上新的同学后在电话里总有许多话想说,虽然有的同学记忆不深了,见了面总能找出当年的影子。“再过二十年,我们来相会,伟大的祖国该有多么美”,这首歌曲那时是经常挂在嘴边的,当时也没有仔细想过二十年后的见面会是什么样的情景,然而,二十年不见的同学们定于2009年7月19号在诸葛镇独乐园举行联谊会,看到一个个同学的名字就一遍遍地回想二十年前的样子和现在的变化...
发表于 2009-7-10 09:44:15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回忆过去,无限追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7-10 09:59:3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7-10 10:30:06 | 显示全部楼层
人生如梦,往事如烟,好难忘的学生时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7-10 11:19:33 | 显示全部楼层
美好的回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7-10 13:37:22 | 显示全部楼层
美好的学生时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7-10 13:58:16 | 显示全部楼层
激情燃烧的岁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加入我们|偃师网 ( 豫ICP备11013690号 )

GMT+8, 2025-4-30 13:04 , Processed in 0.028358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