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查看: 383|回复: 1

马路“刽子手”是怎样炼成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7-4 07:58: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路“刽子手”是怎样炼成的  




作者:直言  来源:检察日报 编辑: 时间:2009-7-3 10:58:00


 6月30日晚,南京市江宁区东山街道金盛路发生一起醉酒驾车导致的重大交通事故,事故造成5人死亡、4人受伤。经抽血化验,肇事司机属严重醉酒驾驶(7月2日《扬子晚报》)。   

  据报道,南京警方已将肇事司机刑事拘留,将追究其刑事责任。然而,回顾近期城市道路因飙车及酒后或醉酒驾车而频发的重大恶性交通事故,我们无法将它们仅当做单纯个案来看待。那么,马路“刽子手”是怎样炼成的?市民的出行安全为何毫无保障?   

  或许有人会说,汽车多了,开车人多了,技术水平参差不齐,交通事故自然就会增多,这是汽车文明的代价。笔者实在不能苟同。马路“刽子手”的日益增多,笔者认为根本原因在于他律本身存在漏洞,以及由此而导致的自律松弛。   

  所谓他律,主要指法律规范的约束力及法律实施的威慑力。具体到遏止交通事故上,这两个方面都存在明显的缺陷,以至于法律规范标准不明,界限不清,硬度不够。而由本及标,最终落实到执法司法上,就必然出现法律漏洞,形成交通肇事者的逃责通道。前不久由一起交通肇事案演变为社会公共事件的杭州飙车案,就明显地击中了这方面的法律软肋。具体来说,就是何谓飙车,在城市街道飙车,将城市道路当做飙车赛场,由此引发的交通事故,如何定性?究竟按交通肇事罪还是按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追究刑事责任?法律缺乏明确规定,社会各界和司法机关看法不一,争议较大。最关键的问题是,这两个罪名的刑罚简直存在天壤之别,适用不同罪名意味着对城市道路飙车行为的完全不同的法律威慑力,直接影响对城市飙车的打击力度。同样的难题还出现在醉酒驾车引发的重大恶性交通事故上,其争议也是在定性上,交通肇事罪的轻刑化不足以让司机引起足够注意,“醉酒驾驶”也无法真正成为机动车驾驶员思想意识中的“高压线”。“不就是赔钱嘛”的不良思想日益占据一些有钱人的头脑,无视他人生命尊严,缺乏对生命的基本敬畏,这是一些重大恶性交通事故频发的深层原因。   

  立法上的缺陷和漏洞,必然导致执法和司法上的无力。特别是长期以来,交通事故多以交通肇事罪定性,极少按照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定性,追究责任。这种思维定势和习惯做法,就容易让执法者忽视对重罪证据的收集,这直接导致“重罪轻判”。   

  由于立法的缺陷和某些执法司法机关的习惯做法,使现实生活中的交通肇事案多以交通肇事罪定罪量刑,而且一般情况下多以缓刑结案,肇事者不过是赔钱而已。长此以往,在不少人思想上形成了一个极其缺乏人性的观念,即开车撞死人,不过赔钱了事,使交通肇事成为“杀人成本最低”的方式。结果是,普通人开车上路变得更加轻率了,不管是否真正会开车,都敢轻易上路,一个个马路“刽子手”迫不及待地走上拥挤繁忙的城市道路。而对某些富人来说,“杀人成本低廉”也增加了他们的傲慢和无理,加重了他们草菅人命的心态。   

  总之,在我看来,马路“刽子手”的增多,是多因一果。要有效遏止这种现象发生,必须对症下药,从立法、执法、司法和守法各个环节入手,综合治理。
发表于 2009-7-4 09:28:1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加入我们|偃师网 ( 豫ICP备11013690号 )

GMT+8, 2025-4-20 21:08 , Processed in 0.031292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