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与酒
现在已不是一言兴邦的岁月,也不是万马齐喑的年代。姑妄言之,姑妄听之。
英雄几乎就是酒的同义词。英雄每每与酒有关。女英雄如此,男英雄更是如此。自古英雄多豪饮。
《水浒》中的武松是数一数二的好汉。曾在景阳冈上连喝十八碗酒,而后照样打虎不误。后醉打蒋门神之时,自称有一分酒便有一分气力。有此可见酒的作用。鲁智深的酒量当不在武松之下,喝酒之时,因嫌乌鸦噪人,倒拔垂杨柳,酒更是功不可没。金庸《天龙八部》中的乔峰,更是英雄主义的代表人物,每逢恶战,总是喝酒拒敌,豪气干云。酒使英雄形象光彩照人。连民间称之为武圣人的关羽,刮骨疗毒之时,也需下棋饮酒,如果没有了酒,关公是否还能面色如故?李白更是狂放不羁,酒后让小人高力士给其穿鞋,尽显英雄本色。更兼酒后妙笔如生花一般,斗酒诗百篇……贾宝玉是不会这样喝酒的,是非常文气的吃酒,虽也可爱,但总少了些许英雄气。
酒也是英雄的一个符号。此所谓酒壮英雄胆也。每逢起事,歃血为盟,喝的是酒;离别送行,“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喝的是酒;“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荆轲刺秦,舍生取义,喝的是酒;“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还。”沙场征战,生死系于一瞬,喝的还是酒……
酒也往往与计谋有关。而英雄总能将计就计,或化险为夷,或使对手反中其计。鲁肃不怀好意,请关公赴宴,关公不为所惧,单刀赴会。鸿门宴更是成了阴谋诡计的代名词。项羽欲加害刘邦,请刘邦喝酒,被刘邦识破诡计,最终设计逃脱。蒋干借探亲访友为名,欲刺探军情,周郎在英雄大会上借酒装醉,蒋干盗书,成了千古笑谈。更有现代的杨子荣,“英雄会师百鸡宴,打它个人仰马也翻.”
本人不是英雄,但也很爱喝酒。曾幻想在一个雪花漫天的冬天,在一个远离喧嚣的山顶,与三五良友围炉而坐,听着疑为天籁的古筝,把酒言欢,何其快哉!!!
也算是酒后之言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