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查看: 260|回复: 3

【中篇小说】开 发 (九)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6-6 21:10: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九?
     天已晌午,住在“茶庵”里的那个女人,已在大皂角树下支好锅,挺着凸起的肚子,一手卡着后腰,一手从塑料桶里舀水往锅里添。两个女娃子在一旁抓石子玩,男人集罢后去进货还没有回来。说好中午搭伙吃饭的三个人只回来了一个,就嚷着要吃饭。其实也就是一斤挂面,在水里煮熟了,捞出来浇上点汁。女人有空的话,会去沟沟坎坎上掐些叫上来名或叫不上名的野菜,绿绿的,拌和在面条里不光好看,也比干吃刷白的面条强得多。每个搭伙的人交两块钱,只是得提前说一声打个招呼。倒不是怕没吃的,只是烧火做饭,冷锅冷灶的一把火烧起来不容易。?
    这时,大树的凉荫下又进来了三个人,看穿戴打扮肯定不是山里人,也不是附近住着的山下人。三个人中倒有两个在鼻梁上架副眼镜。山里人对戴眼镜的人,打心眼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敬畏,凡是戴眼镜的肯定都是识文断字的读书人,有学问,有能耐,天文地理无所不知,无所不晓,连说出来的话也是一少半懂得一多半不懂得。那个年岁大点的说不定还是个当官的,虽说没戴眼镜,可那两个戴眼镜的年轻人都听他的。?
    两个孩子悄悄地躲在了妈妈的身边,女人仿佛应该是这里的主人,站起身来拍打拍打身上的尘土草屑,却又嗫嚅着说不出话。?
    那个搭伙吃饭的山货贩子,自以为整天走南闯北、见多识广,便往前凑了凑,搭讪着接上话,却也不得要领,缠夹了好大一会儿,才弄明白:这三个人是省里测量局的,来山里搞测量,要修路,从各家集开始上山,经过“茶庵”,在西山峰上打个洞,然后和国道连接,把相邻的两个省的公路连在一起。他们就住在山下的各家集,中午赶不回去,要在这里吃饭休息。?
    一阵摩托车响,两个女孩子雀跃着迎出去,“爹回来啦!”女人把捞好的面条放在石桌上,接着又把一大盆用开水汤过的野银芡和调好的蒜汁水放在上面,招呼声山货贩子吃饭,就去帮丈夫从摩托车上往下缷东西。那三个人也从黑色的大帆布包里取出快餐面、火腿肠、矿泉水,开吃起来。?
“下面条,下面条!肠子都饿没气啦。”
另外两个搭伙的一个挑着担子,一个背着大包也赶了回来。女人家心善,心疼那些出力人,忙放下手里的东西,往灶里塞一把柴火,掀开锅盖就开始下面条。男人缷完东西,把摩托车推到“茶庵”里面,走到树下,见来了生人,随口打了声招呼,又进到“茶庵”里。山里人憨厚实在,吃饭时应先尽着客人吃,这时候没他的份儿,他便借机去拾缀那才进的货物。?
    吃过饭,女人刷锅洗碗,三个生意人为财奔走,顾不得劳累,肩负背扛而去。测量队的人则要稍事休息,年纪大的那个坐在石凳上,两手抱在胸前,双眼微闭,像庙里打禅默坐的老和尚。年轻的一个在抽烟,一个在玩游戏机,只听“嘀滴”乱响,不时发出“棒极了”、“笨啊”的声音。两个女娃子却被他们吃完后扔掉的快餐面盒和花花绿绿的包装纸吸引。那个大的把精美的包装纸拿在手中反来复去地折叠着玩,年龄小点的那个则捡拾掉在地上的快餐面的碎渣放在嘴里嚼着,两只贪馋的眼睛在地上往往来来地搜寻着。?
    突然,“啪”的一声,大女孩一巴掌打在小女孩手上。“下作,一辈子没吃过东西,饿死鬼托生的。”小女孩“哇”的一声哭了。男女两个大人显得无动于衷,倒使测量队的三个人有点难堪。在那个年长者的示意下,那个抽烟的年轻人从包中取出一包快餐面:“小姑娘,给你,不要从地上捡东西吃,地上掉的东西不卫生。”小女孩两眼噙着泪珠,慌忙接在手中,裂开嘴笑了。大女孩脸上有点怒容,正要发作,那人忙又往包里掏摸,快餐面没了,却还有几根火腿肠,取出一支,递到大女孩的面前,大女孩不接,走开了。递去的东西收不回来,他只好又递到小女孩手里。山里的孩子苦啊,城里的孩子吃的不愿意再吃的东西,在她们眼里都成稀罕物了。?
  几天功夫,窝儿套村的大人孩子都知道上边要在山里修路了。虽说他们觉得路的事碍不了他们的什么事,但那毕竟是件好事。路修好了,再往各家集、去乡政府那可方便多了,说不定还能坐上汽车呢。马庄村怎么了,他们再欺负人,可以不走他村的路,能把人咋的。要想富,先修路的道理是谁都懂得的,只是眼下路还没修,该咋着还得咋着,日子该咋过还得咋过。谈论了几天也就不再放在心上啦。?
  窝儿套村人们的话题却又转到了县里要在紫云崖建镇的消息,名字都起好了,就叫紫云崖镇。心堂他们还知道这紫云崖镇不设行政编制,没有书记镇长什么的,叫做什么管理委员会,为头的是个年轻人,原是乡里的副书记,现在兼任管委会主任,手下也有七八个人,管的是县境内紫云崖一带的高山深沟,窝儿套村和散居在沟沟岔岔的山民。他们已经来过一次,勘察了紫云崖下、窝儿套村、“茶庵”三个办公地址,回去请示商量去了。?
  这件事对窝儿套村的人来说就似乎重要得多,似乎直接触动到他们的切身利益。首先感觉到的就是要有人直接管理他们了,以后再也不是山野草民,不能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地过日子了;再一点就是他们的粮食、他们的水、他们的土地及赖以生存的各类资源就要有人来和他们分享啦。心里就产生了一些说不清道不明的抵触,结成了一个个扯解不开的疙瘩。他们多么希望这些又只是一个过场而已。?
  然而,事情并没有像他们心中所想的那样,紫云崖镇管理委员会的牌子已经挂出,在“茶庵”那里又搭起了几座帐篷。心怀和德世、心广几个人每天都到管委会去上班,成了紫云崖镇管委会的临时工,每月领300元钱工资。修路的也已在远处动了工。“茶庵”及大皂角树暂时保留,不过那家人已经搬了出来,也住在了搭成的帐篷里。?
管委会的人忙得很,每天接送着从山南边大车转小车、小车转人力车运来的各种物料,同时又派人翻山越沟去寻访散居在山里的住户,动员他们往“茶庵”的地方搬迁。接着贴出了一张盖有政府大印的通告:紫云崖地区为自然保护区,禁止捕猎、砍柴、垦荒等,违禁者以相关法律制裁。山里的居民别的都不怕,但一听个“法”字,便心生怯意,已通知的13户散居居民,已有11户着手往“茶庵”搬迁,另有两户不知去向。管委会的人只要他们不在管辖之地居住,也懒得去追究。涉及到窝儿套村的禁止砍柴、垦荒,管委会也做了安排。每户免费发放一个煤炉子,在新建的紫云崖镇——“茶庵”,设立了煤站、粮店、商店等,但所有这些都是要拿钱去买的。祖祖辈辈靠烧火为生的窝儿套人,慢慢地体会到了煤炉比烧火的优越,干净、卫生,而且买把铝壶往火上一坐,整天都有热水使用,方便。不让开荒种地,倒也省得整年累月面朝黄土背朝天,一滴汗水摔八瓣地劳作,吃现成的。只是花钱的门路多了起来,但也没人敢于以身试法,便把全部心思放在了怎样挣钱上面。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人们纷纷把眼睛盯上了来来往往的游人。骆大妮干脆以庙里的职事为业,公开为庙里跑腿办事。村人们把守住紫云崖和“茶庵”两条路,等着那些在城里吃饱饭没事干,大老远地跑到山里消食的人,毕竟他们的腰包比山里人鼓,至少他们是这样认为的。?
  心堂他们的保健石材厂,聘请了专业的高级技工,也吸收了一些外村外地的出力打工人,开发出保健产品两大类:健身球和保健玉枕。?
  紫砂玉温补健身球,用紫色玉石做成,手感温和软绵,含磁及多种矿物质,有温补脾胃功效,适宜体质虚弱之人。
    绿宝石清热健身球,用深绿玉石加工而成,晶莹宝气,质地坚硬,含磁及多种矿物质,有清热利肺功效,适宜身体躁热之人。以上两种产品在古玩店卖到每对120元。?
    二者既可单独成套,又可相互搭配,是健身球中主要产品。?
    在上述材质中,选取色地纯静的,制成精品,六枚、十枚各为一组,每套分别为800元和1200元,作为收藏佳品。这些都是和进出口公司及城里古玩店签单制作。?
    一般的产品一对也就是几十元,更有一般的,就是在山上随处可采的石头制成的健身球,几块钱就可买到。?
    梦仙玉枕,是将紫砂玉石和深绿玉石制成枕头,同样具有健身防病功效,对预防治疗颈椎病,疗效特佳,将两种玉石各取一半粘而为上,更适合所有人群。出口价800元,内销价400元,产品供不应求。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材质难求。心堂他们曾悬赏高价收购,开始有不少人爬山涉沟搜寻,拿来的却是极为普通的凡石,既耽误了功夫,又得不到效益,后来就没人干了。其实,心堂他们挖掘有材洞,里边尽是上等石材,只是保密得很,只有极少数的人知道。需要采集这些石材时,都是临时从外地招一些人来干,只管采石,活完走人。所以任何人到厂子里,见到的都是普通产品,上级领导或有关部门有人蹭个十套八套的,心堂他们也乐意落个人情。做啥生意不得有个人情,有个抛撒。你如果做个铁公鸡,一毛不拔,那路可就越走越窄,生意不好做了,玩不转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体力 +3 贡献 +2 收起 理由
暮春之月 + 3 + 2 谢谢你文章,给论坛带来精彩!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9-6-6 21:36:10 | 显示全部楼层
占个沙发好好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6 23:11:21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接近现实生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6 23:11:46 | 显示全部楼层
期待下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加入我们|偃师网 ( 豫ICP备11013690号 )

GMT+8, 2025-4-30 06:18 , Processed in 0.046730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