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来犯罪分子拐卖、绑架儿童的案件时有发生。为有效预防此类案件的发生,警方提醒各位家长从以下方面加以防范。
拐骗犯的主要作案特点:
1、多选择在城郊结合部或人员密集的广场和商场等地;
2、多数针对年幼无知,缺乏防范意识的小孩子。
防范措施:
一、掌握儿童的动向。父母要掌握好子女白天的行踪,不要随便带孩子到荒凉和偏僻的地方玩耍,以防小孩因回味而擅自前往,造成迷失方向或被拐骗、绑架。要告诉孩子,外出一定要跟家人“请假”。
二、教点本领。父母应把家庭住址、自己工作单位的全称及电话号码告诉子女,并要求记住。要告诉孩子因迷了路或被拐骗、被绑架,应找警察或拨打110电话,教其学会一些“紧急避险”的方法。
三、常提醒儿童防备陌生人。父母要告诉孩子不要听信陌生人的话,不要请陌生人带路,不能搭乘陌生人的车出去,更不可食用陌生人给的饮料、糖果和其它小食品。
四、迎客有别。父母不要随便把有“劣迹”的亲戚朋友带回家中作客。如这类人主动上门,一是缩短接待时间,二是尽量让孩子“回避”。对于单位或自家的客商,一般不带回家中洽谈生意或就餐,以防来日因生意场上“翻脸”而殃及子女。因为在儿童心目中,来家作客的叔叔、阿姨都是好人。
五、巧施“伪装”。欲留孩子一人在家,要有意识地在门口放几双大人的鞋子,使歹徒难以看出只有孩子一人在家,并告诉孩子不要为陌生人开门。
案发后的应急措施:
一、建份档案。父母要用文字记述有关子女的体貌特征(如身上某部位胎记、斑点等)一般每季或半年带孩子拍照片,以备急用。
二、及时报案。一旦失踪,父母应立即到当地公安机关(失踪地或常住户口所在地的派出所)报案。当发现孩子被拐骗或被绑架后,更应主动向公安机关提供已知的情况,不可抱着侥幸心理与犯罪分子“私了”,或惧怕“撕票”而不敢报案。
三、人人都要与以儿童为侵犯对象的犯罪行为作斗争。形成知情必报案、知线索必提供、知儿童下落必营救的社会风气。任何公民,当遇到迷路儿童时,都要发扬助人为乐的精神,及时将其送到当地公安派出所或企业单位的保卫部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