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查看: 601|回复: 2

最想改变别人,最难改变自己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0-24 19:19: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大师语录

我们人类的心理,有一个自然的要求,都是要求别人能够很圆满;要求朋友、部下或长官,都希望他没有缺点,样样都好。但是不要忘了,对方也是一个人,既然是人就有缺点。再从心理学上研究,这样希望别人好,是绝对的自私。



《论语》节选

[原文] 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曾子曰:“君子所贵乎道者三:动容貌,斯远暴慢矣。正颜色,斯近信矣。出辞气,斯远鄙倍矣。”

[译文] 孔子说:君子严格要求自己,小人严格要求别人。
曾子说:“君子最可贵的品格有三点:一是端正仪容,这就远离粗鲁傲慢了;二是和颜悦色,这就接近诚意了;三是语言温和,这就远离无礼鄙俗了。




人与人相处,就像齿轮与齿轮的互动。齿轮咬合得好,关系就融洽无间;齿轮咬合不好,关系就出现障碍了。好在人是一种可塑性很强的动物,能随时改变自己。所以,只要进行改变,任何人际障碍都是可以消除的。应该由谁改变呢?这才是问题的关键。

一般的人,希望或者要求别人改变来适应自己,很少考虑改变自己而适应他们。为什么呢?因为改变自己是困难的,有时需要跟形成已久的习惯作斗争,有时还需要努力去学习某种能力。相反,要求别人改变就太容易了,讲道理谁不会呢?

在家庭里,老公恨不得按自己的设计图将妻子重新塑造一遍,又要漂亮大方,又要温柔体贴,又要会做家务,又要不爱花钱,又要贞洁自爱,又要会打情卖俏……正好妻子那里也有一张设计图,是为改造老公准备的,改造内容并不比老公那张图上的内容少.双方都想帮助对方改变,自己却没有整改计划,自然有矛盾冲突嘛!双方打打闹闹,过了一二十年,如果还没打散的话,棱角相互被捶打得差不多了,两个齿轮这才比较吻合,开始和谐运转。

世上绝大多数的矛盾冲突,是人们这种“严格要求别人、坚决放任自己”的习惯造成的。孔子看到了这一点,所以他强调自修,强调努力改进自己,通过自己的改变促成他人的改变。

在本篇中,孔子提出了主动改变自己的最低要求:一是端正仪容,二是和颜悦色,三是语言温和。能够做到这三点,已经可以算是一个有修养的人了。在一个有修养的人面前,对方也会变的彬彬有礼,这样不就可以和谐相处了吗?
当然,作为一个想干出一番事业的人,仅仅做到这三个最低要求,还有所不足。进而推之,应该为下属做一个表率,以促成团队的整体改变,如此就能形成一股足以达成事业目标的强大力量。

世界上的事,常常因心情而变。心情好,事情就可能向好的方面转化;心情坏,事情也可能向坏的方面转化。勇猛一点,事情的进展可能就快一点;怯懦一点,事情的进展可能就慢一点。人的心情又是互为影响的,一个人哭,会让周围的人流泪;一个人笑,会让周围的人都受感染;一个人发牢SAO,会让周围的人心情变坏;一个人信念坚定,会让周围的人鼓起勇气。人们的心情的是流转不停的,所以世界上的事经常很玄妙,明明弱的却战胜强的,有些明明可以成功的事却失败了。

对一个有头脑的“君子”来说,当然不会等别人来改变自己的心情,他会主动改变自己,去影响别人的心情。这正是孔子严格要求自己的本意。
发表于 2007-10-25 10:46:48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1-12 12:57:04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家庭里,老公恨不得按自己的设计图将妻子重新塑造一遍,又要漂亮大方,又要温柔体贴,又要会做家务,又要不爱花钱,又要贞洁自爱,又要会打情卖俏……正好妻子那里也有一张设计图,是为改造老公准备的,改造内容并不比老公那张图上的内容少.双方都想帮助对方改变,自己却没有整改计划,自然有矛盾冲突嘛!双方打打闹闹,过了一二十年,如果还没打散的话,棱角相互被捶打得差不多了,两个齿轮这才比较吻合,开始和谐运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加入我们|偃师网 ( 豫ICP备11013690号 )

GMT+8, 2025-4-29 15:15 , Processed in 0.036871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