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查看: 297|回复: 2

【中篇小说】开 发 (三)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5-13 18:48: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三?
      过得几天,有人出村时,见早起上学的孩子们在村口显眼处,用粉笔大大地写了一个“莲藕套市”,像小商店门口挂的牌子,连心堂走过时,也不禁一笑。?
     按照惯例,今天是筹备组例会。昨晚上一夜没睡,心堂眼里布满了红丝,可他走路时脚步仍然落地有声,顺着响水沟往下走。?
     村子里往外通的三条出路,就这条不是路的路人们最熟悉,另外两条一条是:绕过红沙潭往北经紫云崖顶,通过莲花寺,又下行到老渡口,与山下的道路相连。不过从莲花寺到老渡口这条路随着1969年国道的修建,就已废弃不用了。在渡口住的几户人家也不知什么时候搬到什么地方去了,本就不宽的路早已被荒草及两边的枝条所掩没。一条是:向南沿山而上,五里多地一慢上坡,和盘山路相接,经过“茶庵”从蜈蚣岭进入豫南县的各家集。这条路是村里大件物品进出的通道。不过一年中人们难得走几回,甚至有的人在村里活一辈子,也从未走过一回。现在心堂走的响水沟,是人们走的最多的一条出路,不知何朝何代,窝儿套村都属山北的县管,尽管和各家集最近,来往的也最多,但从来都不属于一个行政区管辖。响水沟就成了村里的主要通道。人们进出来往的也就多了,可从来都是空人行走。别说推车挑担,就是往村里背点粮食,扛袋化肥,也得歇上几歇。逼窄陡峭处,还得攀石爬行,要不就是两人传递援引。多少年了,也从没有人想起修整。一是村人力量不够,二是每年暴雨过后,山洪把路冲改的面目全非,每年都得寻找新的落脚的石块。不过,人们走惯了,五六里地,快的不到半个小时也就走了出来。?
     太阳还未照到紫云崖底,已有零星的游客到来,在崖下吃东西、喝水,作爬山前的准备工作。?
     筹备组办公室的门没有开。头头是乡政府吃皇粮拿工资的,是和投资方协商后争取的名额,可他也不大当得住家,有事时才到这里,无事也就不来,从不在这里过夜。负责庙上的、建坝蓄水的、其他三道沟开发的陆续都到了,这几个人都是附近村子里凭关系托亲戚打点后来这里寻事干的,心里都充满着挣大钱的希望。整个崖下已洒满了阳光,三三两两的游人已经不见,筹备组的负责人仍然未到。?
     各人便喷开了闲话。莲花寺的住持最为热衷,早在几年前,就有人跑腾着恢复莲花寺,到现在已经初有规模,莲花寺的围墙已经圏好。他给每人殷勤地敬着烟:“现下越是有钱的人,越是信神拜佛,舍得捐物出钱,愿观音菩萨保佑他们。”?
     负责筑坝拦水的,如今是连测量设计的人还未见一个,更不用说钱,跑了几趟,连个回音也没听到,只好整天呆在家等候,只有到开例会时才到紫云崖来,打算着应个景就走。不来吧,怕真有好事在前面等着;来吧,八字不见一撇。前头路是黑洞洞的,只好抱着常赶集总能遇上个卖大蒸馍的态度,每次开会不过搭点工夫。逮个雀儿还得撒上一把糠呢!这样安慰自己。?
    负责另外那三道沟的,因所在地不在一乡一县,得等多方协调,心里更是摸不着一点边儿。?
    心堂的情况也颇为不妙,虽说挂了个筹备组副组长,级别比其他几个人似乎高了点,可是心里头一点路数也没有,倒像是磨道里被戴上了眼罩的驴,整天只有听吆喝的份,该干啥不该干啥,自己做不了自己的主。 ?
    几个人坐等到晌午,莲花寺的住持几盒烟都散完了,筹备组的人也没有来。?
   “看来今天是无事了,中午到庙里打斋吧。”有人提议,其余的也都跟着打哄。庙里的住持倒挺大方,“庙里鸡鸭鱼肉咱没有,白蒸馍、捞面条还有的吃,走啊!”几个人便攀上紫云崖往莲花寺去了。?
    饭后,住持给每人又散发了一盒烟,“哥儿们,眼下兄弟我知道大家的难处,跑公事的手里没货,那是啥也办不成,贴钱搭功夫的能熬摸几天?我给哥几个出个主意,都从我这里拿几张盖了红戳子的证明信去,组织人到八方十镇为庙上化缘。每个红戳子我收100元,化上来的钱,庙上收七成,其余的咋分,各位看着办。”?
  “现在的人都在钱眼里钻着,这缘好化?谁憨了吃饱了撑的?拿钱往你这黑子泥坑里扔。”?“这不,哥哥你外行了不是?不论啥时候,越是有钱人他心里越是不踏实,尤其是那些钱来的不正的,每每黑天白夜都在祈求神灵保佑,南京到北京,天下寺庙那么多,不都是靠这些人养着?”?
  “照你这么说世界上烧香磕头的,就没有好人啦?”?
  “也不能那么说,普天下烧香磕头的得分做几类:一类就是我刚才说的那些人,这些人当然是少数,可他们有聚天下之财的本事,不管手段如何,他们是成功的,这点谁也不可否认。他们的心理一是为求心安,二是为了更多地敛财。让他捐钱,不过是九牛一毛,极为容易,不过这些人都是人精,既有来钱的本事,让其掏出也大为不易,这就用着一个‘骗’字,得给他们披上个‘大善人’的外衣,为他们树碑显名,他们希望他们的后世子孙几十年几百年后来到庙里,发现碑上刻着他们父辈祖辈的名字,也都跟着蒙点光。让这些人出钱还不易吗?”?
    几个像听道的信徒,简直入了迷,不相信天下竟有这等事。?
   “还有一类人,就是我们这些为庙里办事的善男信女们,不论职司多大,职位多高,都只是把烧香磕头作为职业,靠这职业生存活命养家立业。就是那些传说中的得道高僧,有道真人他们每天劳动吗?都是靠别人养活着。”?
   “这天下竟没有可做人的人了。”?
   “不,这是你脑子岔入了邪路。还有一类人,占世上绝大多数,大概有九成多吧。这些是人的主要的组成部分,这些人的是非好恶全在一念之差,脑子里却模模糊糊,之所以成为好人,关键就是胆子太小。对这些人,你拿张印有符咒的黄裱纸往门上一贴,说上几句神明保佑或恶言恫吓的话,他们就会乖乖地无多有少地拿出钱财。在他们心里想的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舍财消灾。过去有一本杂志书上说,南方有一个村的党支部书记,每到年末岁首,也就是腊月和正月,剃个光头、穿件袈裟,站在人家门口,手敲木鱼,口喧佛号,你说大过年的,谁愿意让人立在门口又敲又念的,至不济也是一块两块的。一个像样的村,转下来就是几千块钱,这些钱看起来不多,聚积起来却是不少。庙里得的钱,基本上就是这类人的。”?
   “不过还有两种人,可是万万惹不得的。一种是十恶不赦、强梁霸道,杀人越货、整天干着淹心事儿的。这些人今日有酒今日醉,明天脑袋落何处都不计较,是不会为神明捐款捐物的,神明也不会保佑这些人,这类人心里也根本就没有神明。我给大家说个老掉牙的故事:说的是有个人要过一道小河,不料河水暴涨,原来的木桥被大水冲坏,他就搬起庙里的神像垫在河上,脚踏神像而过。接着又来一人,见神像被践踏受辱,慌忙把神像请起,负在背上安放原位,恰好那天神像奉命要杀一人,就把后来者杀死复命。其他诸神问责于他,说他怕恶欺善,应该把前面的杀掉。神像辩解说:前者毫不惧我,我怎敢杀他;后来者怕我畏我,我不杀他,难道我还敢杀前面那个人吗?这就是心里有和心里无的道理。还有一种人不要惹,就是那些孤苦无依、难以活命的,那些人就是心里有神,可能拿什么资助你?理这些人又有什么用处,不如远而避之。”?  
    “今天可算是长了见识。”几个人直听得摇头咋舌,继而跃跃欲试,便三十张五十张地乱拿盖了红戳子的证明信。?
    “证明可以先拿走,不过每张100元钱,过后得交给我。咱们是亲兄弟明算账,我今天掏心置腹把心里话都说给你们,一定要保守秘密,不要外传,往后咱们共事的时候还多着呢,我也不拿神灵赌咒发誓吓唬你们。”?
    “你就是拿神吓唬我们,今天听你这么一讲,谁信呢?”?
    “不过,人还是要凭良心的吧。以后证明卖不出去,拿回来我照样给你们退钱,咱先君子后小人,丑话说到头里,一星期后交钱。还有一点,每人再拿个善缘本子,凡捐款20元以上的,都要照着上面的格式认真登记,好给人家碑上刻名。今天的事,各位得赌个血咒,对外不可言传,即使老婆孩子也不能说,有财大家发,只不过是哑吧吃饺子心里有数才行。”?   几个人高兴的像凭空拾了个大元宝,各自离去。?
     心堂也拿了100张,正要走,却被叫住。“心堂老兄请留步。”心堂说道:“咱俩还不知谁年龄大呢,看样子我要小着好几岁吧。”“快别那样说,我是出门在外三分小,在你的地盘上,你就是哥,强龙还不压地头蛇呢,何况我连条蚯蚓都不是。他们都走了,我给你说,你拿走的证明,全部半价奉送,化缘来的七成可得全部上交,由庙产处登记,那是不能少的。”?
    “那是,那是,谁是憨子?”?
    “走好,走好,往后仰仗你老兄的地方多着呢,多多关照。”?
     心堂出了山门,连下299个台阶,站在紫云崖顶的人字形小路旁。这条小路,往北过莲花寺通往山下的老渡口,不过那条贯通南北的“备战路”修成后,也就是刚开篇说的国道,其实也不是什么真正的国道,开始修路时说是修国道,后来林彪一出事说是“备战路”,然后就停工了。当地的人们仍然习惯地称其为国道。再后来路改在了往西三十多里处。不过,路不管修到哪里,老渡口却结束了它的历史使命,不再成为连接南北的必经之地。这条小路便变得荒芜繁杂,路边灌木、枣刺、艾蒿都疯长起来,有一米多深,几乎遮断了路径。往南经过一个“茶庵”而折向各家集,是历史上山南山北的必经之地。那“茶庵”过去也叫官亭,是供来往官吏们驻足休息的地方。听说前些时候,“茶庵”里住了一家不知从何处来的人家,趁着天气还早,这时候又没有别的啥事,心堂便想去那里看一下。?
     不远不近的五里路,依周边山势看去,似乎是一路上坡,其实凡是走过的人都会感觉到,这段路走着特别舒适,有人骑自行车试过,往南去比往北去倒省力些。开发紫云崖,这段路也是景观之一,称之为“怪坡”。?
    到了“茶庵”,只见到有一个男的,三十来岁年纪,黑干草瘦的,不过倒也显得精神。心堂随便和他攀谈了半个多小时,得知是一家四口:夫妻二人和两个女娃子,由山南来这里躲计划生育的,平时倒卖点小杂货维持生计。心堂便没有往下多说,告辞往村里走去。?
回村后,心堂直接来到了溪南,去找骆大妮。?
    在路上,心堂的心里就暖算了几暖算,把全村的几十号人都从脑子里过了个遍,最后选中了骆大妮。这骆大妮是个本村土生土长的闺女,娘死得早,撇下了四个肩挨着肩的女娃子。骆大妮是老大,就过早地担负起一个农村家庭主妇的担子,还供最小的妹妹上过几年学,日子是过得艰辛的多,不过也把她磨练得比一般的女娃子能干。家里家外几乎都是她说了算。在她多年的努力下,三个妹妹的婆家都说到了山下,她留在了爹的身边,把自己的青春也留在了山窝窝里。后来,嫁到山下马庄的二妹约她跟人一块到新疆摘棉花,也不知靠什么本事,竟拐带回来了一个丈夫。丈夫是外路货(村里人把出省以外的人都说成是外路货),俩人却也能搅在一块儿二心一意地过起了日子,三十多啦还生了一个女娃娃。在家里把个老爹侍奉的周周到到,在外边从不和别人说上半句闲话,很受到村里老老少少的尊敬。骆大妮之所以能够在心堂的心里当选,一是众所周知的特别能干,二是口紧,几十年了从未在村里说疙瘩翻闲话,三是有一定的威信。?
     心堂是个在党的人,又是干部,组织化缘的事当然不能出头干,得像城里的大干部一样,凡事总得找个代理人,啥事都亲自出头,还不得把个活人累死。再说,那些黑黑黄黄的事情,一个当干部的脸得有个地方放。架子不倒,才能够在群众面前堂堂正正地讲三道四。?
     当他来到骆大妮家门口,天已经黑了,在门口卧着的狗,警觉地站了起来,两只尖尖的耳朵竖着,嘴里发出轻微低沉的“呜呜”声,用力抽动了几下鼻子,嗅出了这是本村人,也就摇了几下尾巴,回过头去叫了几声,又卧了下来。?
     窝儿套村的溪沿及沟沟坎坎、田边地头,每年都长满了齐小腿深的一种菊科植物——米米蒿,冬闲的时候,家家户户、老老少少都去捋那米米蒿结的籽,拿到各家集用机器榨油,有家甚至能挤好几十斤,供常年吃。用米米蒿籽榨出来的油虽说吃起来味道有点微苦,不过吃后心凉,可以去火。所以窝儿套村的人身上就有着那种特有的米米蒿的气味,连看家的狗都能分辨出是本村人还是外地人。?
     大妮的丈夫迎了出来,一见是心堂——村里的首要人物,这个外来的倒插门女婿格外地显示出一种寄人篱下的殷勤,双手搬过屋檐下放着的板凳,顺手拿了件晾晒的衣服往上抹了抹,“您坐。”“宽志叔去摸牌还没有回来?”“回来啦,去屋后摘豆角去啦。”大妮从屋里出来,两手扎撒着,沾着面:“你先坐,饭马上就好,烙馍呢。”“来的早不如来得巧,今儿个算我有口福,谁不知道大妮妹子好茶饭呀。”心堂嘴里应酬着,坐了下来。一顶高帽子先送了出去。?
     在农村,谁家媳妇烙的馍好,外焦内嫩、能起好多层儿,擀面条捞到碗里不粘不坨、不糊汤,还有就是把玉谷面、红薯面等粗粮能变着花样吃,都被人们称为“好茶饭”。骆大妮在这上头,在村里也算数得上前头几个。?
     平时村里人吃饭没个讲究,端碗饭、拿个馍,随意找个地方蹲着就吃。今天心堂来了,大妮的女婿就专意在院子里摆了张小小的吃饭桌,就是用荆条编的笆子,放在一块石头上。先把汤盛好晾着,然后大妮把切好的馍端出来,朝后院喊:“爹,吃饭啦。”老宽志应着,两手合捧着一把菜豆角。“心堂来啦!”说话间,把豆角放在窗台上,在身上擦了擦手,五个人便一齐坐下来。那五六岁的女娃子偏偏人来疯,一会儿要这,一会儿要那,好一阵功夫,见大人们都不大睬她,便安生下来。心堂趁机赶紧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说了一遍,三个男人把目光都瞧在了骆大妮身上。只见她把个脸板着,把筷子往荆笆上重重一放,“心堂,咱家里人老几辈,可都是本分的庄户人,这装神弄鬼捣棒槌的事儿你找上我,啥意思?”“这咋是装神弄鬼捣棒槌?这是一种职事,就像打工挣钱,我是把你们当成自己人,要不全村几十号人,我谁都不寻呢?”“那你自个儿咋不干呢?”大妮两眼在灰暗的夜色中闪着光,狡黠地反问道。“我是在党的人,不能干呀,要不还能轮到你喝这口汤。”“那行,我和你家媳妇一块儿干,出力跑腿,我多干点,保险不把她的脚跑大了。”“你嫂子,人倒是个贤惠人,可这么多年从来没有出过门,那是个上不得台面的人,心倒实实在在的,不是弄那事的料。”“我只要她应个名,是沟是河得让她给我做个伴儿,要不这事儿没辙。”“行!行!只要你不嫌她给你添累赘,就让她跟着你学点能处。”?
     心堂回到家里,睡在床上时和媳妇一说,媳妇说:“大妮是个钻天翻猴的人,只要有利的事就敢干,她只是不放心咱,也是有意和咱套近乎,我就跟着跑跑腿,只要见着好处,她还不会把我给甩到一边去?”?
     心堂却已经呼噜连天地睡着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体力 +3 偃师币 +3 贡献 +3 收起 理由
逍遥马 + 3 + 3 + 3 文章好,奖励一下.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9-5-13 21:09:24 | 显示全部楼层
期待继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14 21:21:16 | 显示全部楼层
美文共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加入我们|偃师网 ( 豫ICP备11013690号 )

GMT+8, 2025-4-30 05:05 , Processed in 0.033260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