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查看: 430|回复: 7

[新闻资讯] 偃师七旬老农历时10余年著书 记录家乡发展变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2-20 11:12: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460.jpg


101994275.jpg




    偃师市城关镇老城村有位农民今年71岁,仅有初中文化的他却做了一件“文化事”——他花了10余年时间编写了一本6.48万字的专著《偃师老城》,目前该书已送入中州古籍出版社,并进入校检阶段。这位老农名叫王德生,提起他做的这件事,村民都觉得很了不起。
  1935年,伊河、洛河、黄河暴涨,将偃师老县城淹没于滔滔洪水之中。此后,老县城迁至火车站北重建,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变成了如今的模样。王德生是土生土长的老城村人,目睹了偃师老县城的变迁。虽然仅有初中文化,但他一直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将偃师老县城数千年的文明发展、沧桑巨变记录下来。他利用业余时间搜集资料、实地查看,并向知情人了解情况,经过研究梳理后,断断续续写了10余年。
  刚开始,王德生用笔写了3万多字。2010年,王德生的女儿送来一台旧电脑,他学会了上网看新闻,后来,他发现用电脑写书很方便。“我不会打字,只好用手写板‘写’到电脑上。”王德生说,后来,他不仅自学了排版,还能熟练地在网上搜集相关历史资料。去年年底,6.48万字的《偃师老城》终于完成,并送到出版社。
  《偃师老城》共分12个章节,从历史、地理与文化方面记录了偃师老县城3000年来的发展与变化。王德生从武王伐纣和《利簋铭》写起,叙述了东周、秦、汉、曹魏、西晋、北魏、宋、元、明、清等多个朝代在偃师老县城设置或废弃县城的历史,并列出偃师历代县官一览表。该书探索了中国共产党在偃师老县城数十年的发展史,并介绍了县城的地理沿革、历史文化、宗教文化,详细描述了老县城过去存在的多个庙宇及历代名人。王德生说:“偃师老县城是一个古城,街道比较窄,现在都变成现代工业区了。”
  当被问起为何要写这本书时,憨厚的王德生说:“我想把历史记录下来,让后代了解。
发表于 2013-2-20 23:23:43 | 显示全部楼层
又一个偃师骄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2-20 23:52:59 | 显示全部楼层
偃师的司马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2-22 19:01:16 | 显示全部楼层
做文化的事情总比经商要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2-22 21:49:14 | 显示全部楼层
让更多人了解偃师的渊源历史,不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2-24 15:55:07 | 显示全部楼层
{:soso_e17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2-25 10:04:09 | 显示全部楼层
{:soso_e17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2-27 08:33:16 | 显示全部楼层
{:soso_e14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加入我们|偃师网 ( 豫ICP备11013690号 )

GMT+8, 2025-4-19 23:29 , Processed in 0.037965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