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查看: 352|回复: 6

韩村八大景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1-8 19:57: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很久很久以前,大口乡韩村叫韩郭白三村,后改名为“中和寨”。当时中和寨素有洛阳府之称。寻根求源,与村内八大景观有着密切的关联。“白铁戏楼玉石桥,一对铁狮丈二高,卧龙坑边柳絮飘,花园美景分外娇,客厅院建筑真奇妙,大王庙院最古老,韩家祠堂虽简陋,幸存屈指第一好。这是流传在韩村民间,老少皆知的一首顺口溜。

                                                                                           白铁戏楼
    戏楼位于中和寨北寨门内,与河大王庙院南北相对,仅有数十步之遥,是庙会助兴唱戏的主舞台。当时在方圆三乡五里是绝无仅有的稀世建筑。
    戏楼台子十米见方,高有四尺有余,周围用青石条和大青砖砌成。戏楼座南朝北,主体建筑高有十米,系砖木结构。歇山飞檐,挑脊翘角。青瓦盖顶,铜瓦覆脊。通脊正中筑有宝葫芦一个,高有尺余,宝葫芦两边分别镶有麒麟相对,飞禽走兽分散两边。戏楼三面青砖围墙,有两个角门分别开在后墙的左右两边。正面两边分别有两根明柱支撑,间隔距离中宽边窄,柱上嵌杆描龙画凤,花草飞禽,栩栩如生。四挂大梁飞架南北,五条大檩横躺东西,梁上彩绘绚丽,五彩缤纷。椽子有大木锯方而成,根根笔直,条条相似。纵观整个建筑,造型别致,独有匠心,雄伟壮丽,巍峨壮观。由于年久涂抹重漆,日照云蒸,大部分建筑已成铁色,故名白铁戏楼。
    每逢村中庙会,村民们都会自觉地捐钱捐粮,请来大戏大唱三天。十里八乡沾亲带故的亲朋好友,都会跑来凑凑热闹过把戏瘾。村中的戏迷很多,听得多了看得多了,他们也会像模像样的随口哼上几句梆子腔家乡戏,以致几十年后,村里的戏迷们组成了一个韩村曲剧团,排演了八个样板戏,唱红了伊洛两岸伏牛山川,当然这是后话。那时,生活条件的落后使农村文化生活的条件更差,所以庙会的到来,是长年累月劳作的村民为之一振,喜悦从四面八方汇聚而来,大老远就能看到村子上空祥云缭绕,喜气升腾,每个村民的脸上都洋溢着罕见的笑容,三天的庙会,戏楼周围摆满了卖吃食玩具的小摊位,孩子们死缠活缠向大人们要的零花钱,在戏楼下摊位的缝隙里,窜来跑去买些自己喜爱的吃食和玩具,欢蹦乱跳的打闹着,把热闹的气氛推向了高潮。那些日子也是村民们最兴奋最开心的日子。
    后来,随着岁月的流逝及风雨侵袭,白铁戏楼也荡然无存了。六十年代末期,当韩村曲剧团大红大紫的时候,人们又勾起对白铁戏楼的想念,都无不感慨地说,要是白铁戏楼还在该有多好啊!
                                                                                                                                                           未完待续
发表于 2013-1-8 20:21:17 | 显示全部楼层
{:soso_e17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8 21:05:07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知道韩村在哪里,谬去过,倒是楼主说的挺好的,戏楼荡然无存怪可惜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9 09:23:27 | 显示全部楼层
笑熬浆糊 发表于 2013-1-8 21:05
不知道韩村在哪里,谬去过,倒是楼主说的挺好的,戏楼荡然无存怪可惜的

大口那里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9 09:33:50 | 显示全部楼层
{:soso_e17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4-7 20:46:42 | 显示全部楼层
期待下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4-7 20:58:47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的文章带着浓郁的乡情,让俺仿佛又回到童年{:soso_e11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加入我们|偃师网 ( 豫ICP备11013690号 )

GMT+8, 2025-4-20 17:05 , Processed in 0.031567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