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楼主: 远山

4月4—5日偃师单车骑行部落骑行王屋山平安归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4-15 20:00:07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发好友龙二王屋山游记一篇
                                神奇的王屋山

“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是李白大诗人写下的诗篇。可见古人在清明时节对家乡和家人眷顾之情,作为一个重情重义的中华民族,自然不会对此遗忘,特放假三天以慰思乡之情,国人才得以出行踏青。
      我也不甘寂寞,和好友以及骑友探访久负盛名的王屋山。
      王屋山位于河南省济源市,是中国九大古代名山,也是道教十大洞天之首,也是愚公的故乡,愚公搬山的故事因《列子》的记载和毛泽东在《愚公移山》中的引用而家喻户晓。
      一路经孟津,过黄河大桥,穿吉利,进入济源境内,踏上著名的太行山之路,骑行30公里山路,一路风尘仆仆,历经千辛万苦,终于来到王屋山山下,推车前进,一座高大漂亮的山门矗立在眼前,上面赫然书写“王屋山”三个大字,啊!到了,长舒一口气,不到长城非好汉,我终于也当一回好汉 ,冒充一下武二郎。

       没费多大事,就在一位大嫂的带领下住进了农家宾馆,农家宾馆正好在山门内,大嫂和工作人员好说歹说,才让我们七人进去,门票50元,倒省下了,院落不大,但干净整洁,大嫂勤劳利落可见一斑,畅然住下,稍稍洗漱便四处转起来。

      王屋山主峰海拔1715.7米,主峰之巅有石坛,据说为中华民族祖先轩辕黄帝祭天之所,“黄帝于此告天,遂感九天玄女、西王母降授经,遂乃克伏蚩尤之党,自此天坛之始也”。故又称天坛山。
     王屋山又是我国重点风景名胜区,王屋山森林覆盖率98%以上,珍稀动物繁多,具有很高的观赏和研究价值。春天山花烂漫,夏日群山叠翠,秋采万山红遍,冬到银装素裹,是一处有万年文化积淀、千年道教文化传统的融人文、自然于一体品位极高的山岳风景名胜区。
        说起道教,还真有缘,山门外有一座阳台宫,阳台宫  王屋山阳台宫
在王屋山脚下愚公村的西侧,现存的建筑是自南而北,依山就势,由低到高,错落有致。主体建筑两座,分别为大罗三清殿和玉皇阁。大罗三清殿前六颗唐朝千年古柏傲然屹立,分别为龙凤柏、伞柏、鸟柏以及古柏,似在诉说历史的沧桑和阳台宫的悠久。正前方一颗菩提树枝繁叶茂,树围近3米,高14米,传为唐代所留。
树枝上挂满了红色的布条,佛道同心,保佑人心想事成,家庭平安。说到建筑,阳台宫建筑与众不同,殿堂四周柱子以及殿内柱子,全是石柱子,雕龙画凤,柱子上刻有翻滚的云龙、朝风的百鸟、闹梅的喜鹊、牧羊的苏武;过海的八仙、战蚩尤的黄帝等,无一不栩栩如生,呼之欲出。      
       传说王屋山上愚公雕像有一百多米高,可我们所看到的没有那么高,有夸大之嫌,名不副实,也不过十米高,。但雕像挺不错,群雕看起来威武刚毅,栩栩如生,形象地表现了老愚公吕三太率儿孙共同挖山的场景,愚公那种坚忍不拔、战胜困难的精神,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这种精神多少年来一直鼓舞着人们艰苦奋斗,努力拼搏。。
             碑廊中间镌刻着毛泽东的亲笔题词“愚公移山”四个大字,两边分别刻着江泽民、李鹏、陈云、李先念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省市党政领导的题词,很为济源人的经济思想、造势喝彩。
       第二天凌晨四点,我们一行起床偷偷攀登王屋山,拿着电灯摸着黑沿着山路攀爬,也看不清路,只管一个个相互跟着,将近两个小时才爬上山顶。天明了,俯瞰王屋山,就在眼前,云雾缭绕,分外娆绕,分不清人和山,是人亦山,是山亦人,山人合一。远处山峰迭起,群峰耸立,真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千里中原,群山峥嵘,连绵起伏不断;黄河如带,飘然东去;壮丽的王屋山梁,逶迤在天坛峰之南;巍巍太行山,横亘中原。恭入道宫之内,但见道长银须飘飘,道貌岸然,又如太上老君下凡也。      
       王屋山以其集雄、奇、险、秀、幽于一体的自然景观,吸引了众多的帝王将相,文人墨客来此寻幽探胜、陶冶情操,李白、杜甫、白居易等皆游览于此,留下许多石刻和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诗仙李白有“愿随夫子天坛上,闲与仙人扫落花。”大诗人白居易也盛赞“济源山水好”。
            的确如此,也算是不虚此行,幸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15 20:08:32 | 显示全部楼层
再转发好友龙二骑行温泉镇游记一篇
                                    沐浴温泉
早就想洗一把温泉,可惜一直没有机会,也没有地方,梦想了多年,这不同学也是骑友邀请到临汝温泉村去沐浴,正合我意,一拍即合。
     地图上看有90多公里,从水泉经伊川县到汝州近一些,于是一行四人就浩浩荡荡踏上征途。途径水泉村,听说这里有一座北魏石窟,距今有一千多年,听说一些专家、学者经常前来研究、探秘,就前去探望。果然在农户住宅背面山崖之上找到了,石窟门用铁栅栏护着,石窟内有三尊大型石像,中间的较为完好,两边两尊残存不全,其余还有一些小型雕像,也有残缺,听说文革时期遭破坏造成的,亲眼目睹瑰宝遭此不测,甚为叹息,扼腕长叹:世道不古,世事难料啊!
     叹息归叹息,时光不能倒流,这也许就是维纳斯的版本吧?
     过了水泉村就到了伊川境内,进入了山区,曲曲弯弯的山路伸向远处,忽隐忽现,咋一看路没有了,骑到跟前路就在脚下。山谷中大大小小的水库,不,水库没有这么小,也许是水坝。路边村庄农户大多养有牛羊,鸡鸣犬吠声不绝于耳,山坡上层层梯田麦苗绿油油的,田间有忙碌的人们,好一派田园风光!
     进入临汝,有一段路慢下坡,骑行好不畅快,犹如一马平川,疾驰向前。天变了,阴沉沉的,一会儿飘下了丝丝细雨,一下子我们慌乱起来,猛地加快速度,没有雨具怎么办?骑行最怕变天,好在很快雨住了。晚上7点多才到达温泉村。很快找到一家农家宾馆,不贵,标准间50元,也顾不得饥饿,先放水洗洗再说,水管水量挺大,几分钟池子就放好了,看着水汽腾腾的温泉水,心里美死了,躺在池子里,别说有多舒畅了,天哪,这就是我梦回千绕要沐浴的温泉吗?是的,就在眼前,就在身边,尽情的洗吧,他奶奶的,我一定要多洗几遍。
     真的,晚饭后我又洗了一次,真解恨,真解馋。
     温泉村只有一口温泉,仅此一眼,换换地方都不行,别的村庄想都别想。据说唐朝武则天曾亲临温泉村三次,每次都沐浴数日,留恋忘返,亲自为该村命名。村民为纪念武则天建有武后祠,立有武后像、武后碑,今人建有武后宾馆,可谓感恩戴德,皇恩浩荡。每年到此疗养、沐浴的人越来越多,视此为神泉、神水。
     温泉水温度达到83度,我洗时嫌热,加了些冷水,后来临走听村民讲温泉水治病,加凉水就没效果了,唉!真倒霉,下次洗真的打死也不加凉水了。
     再见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15 21:06:50 | 显示全部楼层
小四轮进沙滩,恶顶冒黑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3 16:27:43 | 显示全部楼层
欢迎平安归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5-11 13:08:4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5-24 08:43:37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真的可以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5-30 20:11:27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时候去,景色更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加入我们|偃师网 ( 豫ICP备11013690号 )

GMT+8, 2025-4-20 10:05 , Processed in 0.024587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