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查看: 494|回复: 9

怀念我的父亲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2-22 21:12: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怀念我的父亲
      前几天,在偃师论坛上看见老乡著名记者山石寺各怀念他父亲的文章。这使我想起我的父亲来。父亲和我们分离已38年,当时我才5岁,弟弟2岁,大姐17岁,二姐9岁。父亲当时逝去,对于我家如同天塌一般,是母亲坚强地扛起家庭的重担,把我们姊妹几个养育成人。

      据母亲回忆我推算,父亲生于1931年的正月,1971年农历3月28病逝,当时刚过40岁生日没多久。父亲给我留的记忆很少,从家中的一些东西我知道,父亲曾在三门峡市中医院干过司药,后来医院精减人员后回来。回乡后父亲在农村当赤脚医生,据母亲讲,父亲曾给不少人治好过病,人家也曾专门到家来致谢,当时在家乡,父亲的人缘相当好。
     在我印象中,父亲是高高瘦瘦的身材,常咳嗽、吐痰。就这样,他还常常坐在家中看医书。当时他得是肺结核,但当时青霉素、链霉素奇缺,没有这些药,肺结核就是要命的。如果父亲的病放到现在,那是绝对不会有生命之忧的。现在唯一能回忆起来我和父亲在一起的情景,好象是在春节前后,父亲为我买了一块熟肉,带着我在我家南边的一条街上玩,碰到比我大一岁的我的大侄子,他给大侄子掰了一半熟肉。这恐怕是父亲给我留下的最深和唯一印象。
     父亲去世后,除了几间老屋,没有留下任何财产,因为当时人们都太穷了,再加上父亲又病了很长时间,有的只是欠账。父亲生前最爱看的医书,随后大部分被也是农村医生的三姑父拿去,仅留下几本书:《内经讲义》、《伤寒论》、《药性赋》等,其中的《内经讲义》,我上中学时曾看过一遍,其中的一段话我至今还记得:“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兵,不亦晚乎?”
     我爱看书的习惯很可能受了父亲的遗传。父亲的医术是自学的,在三门峡中医院时他和不少老中医关系特好,他的医学知识恐怕一是向老中医学,二是向书本学。后来我在艰苦的条件下努力学习,通过高考跳出农门,也是受了父亲爱看书习惯的影响。

     我和父亲在一起的时间虽然很短,但父亲爱学习的习惯、做一个社会有用的人的观念,我将永远铭记并付诸于行动。
     父亲虽然早早地走了,但母亲仍然健康的和我生活在一起。
     每天回到家中能见到妈妈,对我来说这是最大的幸福和满足。
                                                        20090222
发表于 2009-2-22 21:32:48 | 显示全部楼层
多好的帖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2-22 21:50:38 | 显示全部楼层
跟一首刘和刚的[父亲]以示敬意



[wma]http://wju.sdau.edu.cn/ziliao/father.mp3[/wma]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2-22 22:10:04 | 显示全部楼层
西亳,你好.你送的礼品我已欣赏,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2-22 22:33:2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2-22 22:35:0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2-24 16:42:33 | 显示全部楼层
爱的鲜花永不凋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2-24 17:30:21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位德高艺精的父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2-25 09:51:36 | 显示全部楼层
向平凡而伟大的父母辈致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2-27 03:34:02 | 显示全部楼层
是母亲坚强地扛起家庭的重担,把我们姊妹几个养育成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加入我们|偃师网 ( 豫ICP备11013690号 )

GMT+8, 2025-4-30 08:09 , Processed in 0.033091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