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查看: 244|回复: 3

古稀老人“立碑为证”颂盛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8-21 08:46: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0221188_828942.jpg


在偃师市首阳山镇前纸庄村,有一位名叫鲁中定的老人,他自掏腰包与老伙计们一起刻了一方“和谐碑林”,碑刻内容除了国家政策、伟人诗词外,还有前不久被定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蔡伦造纸传说。

         感恩盛世,他自掏腰包立石碑

  今年78岁的鲁中定是一名老党员,曾经在首阳山镇政府任职,退休后,一直喜爱历史文化的他开始了一项新的事业——宣传乡村文明。

  “老鲁人大方、有文化,还有执著的劲头。”村民们说起鲁中定总会竖起大拇指。村民们说,鲁中定年轻时就是村里一等一的文化人,说出的道理让人很愿意听,村里修坝铺路,鲁中定总是带头出资,从不计较得失。

  有一年村里修堤坝,鲁中定不但带头出资,还在堤坝建成后自掏腰包在坝上立了一块碑,记录下了农村生活的变化。面对大家的不解,鲁中定解释说:“古人讲‘立碑为证’,现在群众生活一天比一天好,我要给子孙留下这兴盛时代的印迹。”

  从那以后,鲁中定又陆陆续续在自家房前屋后和村路边立了十余块石质碑刻,碑刻内容有毛主席诗词也有科学发展观,还有他和几个老伙计写的关于村情村貌的诗词文章。

  慢慢地,鲁中定立下的石碑成了村里人的骄傲,这也让许多外村人万分羡慕。

  感慨历史,他用石碑记录今天

  “鲁老不但注意记录现在的生活,还注意传承祖辈们留下的文化遗产呢。”前纸庄村的中医王轩说,今年5月,鲁中定出资和几个老人一起在村中立了几块蔡伦造纸纪念碑。

  相传,前纸庄村富锦曾是蔡伦造纸之处,村子原名纸坊,后因造纸规模扩大而改名纸庄,随着时间发展,又分成了前纸庄和后纸庄。

  “立了碑,村里的小辈们就能从上面看到村里的历史。”鲁中定说,如今的孩子很少能静下心来听老人讲过去的故事,立了碑就能够把故事保存下来,哪怕孩子们偶尔看上一眼,也就不会忘记了历史。

  碑立了,鲁中定还不满足,如今他正和几个老伙计筹划着建立一座乡村纪念馆,把辉煌的历史和眼前的盛世都以文字、影像资料的形式保存。

  “现在人知道历史上的事是因为那时候人们的记录,我们几个老家伙也要做记录历史的人。”年近八旬的鲁中定说起理想,气势丝毫不输给年轻人。(
发表于 2012-8-21 10:33:17 | 显示全部楼层
再小的生命也是生命,也有尊严和传延的本性
再小的历史也是历史,也有必要受到尊重和传延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不能只记大“历史”有政治意义的大历史
而忘记没有功利色彩的真正的小历史。{:soso_e16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8-21 10:33:33 | 显示全部楼层
向老人致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8-21 22:37:52 | 显示全部楼层
{:soso_e16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加入我们|偃师网 ( 豫ICP备11013690号 )

GMT+8, 2025-4-22 02:08 , Processed in 0.037507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