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查看: 499|回复: 0

暴力,有的时候让人叫好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0-3 14:28: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校园暴力事件时不时地被新闻媒体暴光,此类事件每每暴露在阳光之下以后总让人指责得体无完肤,近日广州某大学校园内的一宗暴力事件我觉得必须为他们叫好,如果没有那群爆发愤怒的学生,也许校园就真正的成为了羔羊之地任由鱼肉之食,对于此事,我站在了施展暴力的学生一方。

    校园本该是干净且纯朴之地,但也有人对学校打起了小九九,从剥削学校到强行对教师进行各类收费培训,学校在这一方面充当起了被剥削的奴隶角色,但因为保存饭碗的长期性只能打断门牙往肚子里吞。对于学生来说更是无能为力,特别是一些偏僻县乡的中小学,特别容易遭到地痞LM的盯梢,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本就软弱,再加上害怕报复的心理影响,使得不少在校的学生遇到欺压也忍气吞声,在惶惶中度过时光,这让本该平静的校园增加了不少恐怖的色彩。

    对于广州某大学校园内暴打偷车贼事件来说,可以看出学生们的团结与愤怒,由温顺的绵羊变成了捍卫生命财产的角斗士,这应该看成是学生自我保护意识提高的一个进步。从前几年把“见义勇为”教育剔除以后,学生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开始渐渐地没落,特别是当北京教育部门把赖宁肖像撤出了校园以后,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从学校必须兼备的德育教育退步到了无自我保护教育,于是近几年校外的伤害力延展进校园的频率逐渐的增加,以至更为严重的“中学宿舍女生7人受侵犯”事件的发生,都是由于学校缺少了对学生进行自我保护意识教育使得学生对侵犯暴力不敢怒也不敢言。

    广州某大学校园内暴打偷车贼事件还反映出另一个现象,就是学生对法律知识的匮乏与浅薄,当然这是学校的法律知识针对性教育不重视所导致。暴打偷车贼的学生虽然是群体性事件,但他们并不知道人身伤害很有可能会对自己也产生伤害,他们忘记了打伤人也是需要负起法律的责任,不知法与不懂法令学生产生出了报复偷车贼的心理,令他们不顾后果地对偷车贼使用了暴力,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会对外来的校园暴力有着震慑力,但学生的暴力行为并不见得值得其他人去学习。

    归根到底,学生用暴力对抗外来暴力是一种无奈且无知的行为,但学校没有很好的引导与教育也是促成学生只能依☆☆暴力来保护自己,这不能不说是学校教育的一大遗憾。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加入我们|偃师网 ( 豫ICP备11013690号 )

GMT+8, 2025-4-29 07:44 , Processed in 0.025056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