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查看: 615|回复: 9

给老师的一封信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2-27 23:09: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王老师,您好!
    大作读毕,使我仿佛又回到2个多月前同学聚会的三门峡,当时的场景如同电影画面在我大脑中回放。人的一生中,学校生活最难忘,特别是高中和大学的生活。在洛阳商校,我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学生,但您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像:记忆力特好,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能记住全班同学的名字。
    学生是每个人的终生职业。因为现代社会知识更新特快,人们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才能不被社会淘汰。老师是我羡慕的职业。因为有条件不断地学习,并能为学生指点迷津和学生沟通交流。您在这方面又做得特好,所以我对您印像特深。
    王老师,您的大作我通读数遍,在洋洋洒洒3200多字中点评了我们几乎每个人,点评的细腻、点睛。您在文中行云流水般回顾了我们的三门峡之行,畅谈了您对人生的看法,这些都使我受益匪浅,您让我给大作提点意见,我实在慌恐,您在文中谈师生情,谈同学谊,谈人生,赞美景,我只有仰视的份,哪敢班门弄斧。不过您布置的作业我还得认真完成,对您文中的笔误作了一些修正,不当之处,请批评。我将修改后的大作发表在 偃师论坛 中的文学天地栏目中。题目是《给老师的一封信》,以我的网名 逍遥马 发表。
以下是我的老师的大作:              

                            在甘山的路上
金秋十月,甘山的大地上,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人们在田地里忙碌着幸福的收获,一片片果园里,果农们在采摘苹果,我看着那一个个红艳艳、粉嘟嘟的苹果,欣赏之余颇有几分艳羡。
从三门峡市出发,大客车满载着四十三名二十一年后重逢的老同学。操持这次同学聚会的玉贤同学因为劳累,嗓音略带沙哑:“……今天上午去甘山,就是甘甜的甘,也是心甘情愿的甘,让我们大家尽享同学情谊的甘甜,同时,我们也心甘情愿为大家服务好!”真是俯首甘为孺子牛阿!掌声刚起,世良同学便抢过话筒,自报山门当起了主持:“我们今天开个车厢聚会,每一个人都上来讲一讲,讲一讲自己二十一年来的奋斗,讲一讲自己的感受,让我们每一个人都分享一下你的幸福……”还真像那么一回事。世良同学的提议激起了层层的涟漪。
看着他们争先恐后的发言,回想着昨天傍晚同学相见时的狂拥紧抱那么亲热的场景,我也仿佛回到了二十一年前的时光。那时他们多小啊!我和他们一起跑早操,一起打篮球,一起谈理想,一起把歌唱!我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娃娃头,孩子王。在我们的生命里,有两年的时光是在一起度过的,他们同学聚会,再三叮嘱我,你一定要来呵!我能不来吗?我当然是要来的。
车在蜿蜒起伏的山路上行驶。透过车窗,远山近岭便展现在眼前,重重叠叠,姿态万千,有几分空旷,有几分寂静。只有漫山遍野的树木簇拥着,郁郁苍苍,展现着自我。我不禁有些纳闷:这浩大的繁木杂树是从哪里来的呢?也许是在某一年的春天,从鸟的咀巴里或风的翅膀上被无意地抖落,他们遇到了甘山的红土、溪水、空气以及甘山的雨露,这些植物便在甘山的滋润里,获得了生长,获得了素面朝天的妩媚。正像我身旁的这些学生们,我们本不相识,是高考选才的机遇让我们相会于教育的沃土,共同的生活造就了难忘的情谊。
车上依然热闹,我在聆听,我也在观察。要说没有变化,那是不真实的,岁月给每一个人的脸上都刻下了沧桑;要说有很大变化,那也未必,无非是有些同学发福了些,有些同学少了几根头发。也惟有如此,才使得更有韵味,更为成熟。世军略显福态,但勤奋依旧;跟民笑容可掬,亲切可嘉;玉贤脸上依然放着红光,只是少了些当年的锐气;应席沉稳有度,张弛舒缓。相儒,儒雅、得体;改钦,稳重细腻;建发,至真至纯;秋平,内敛;赞平,热情奔放。要说仍有在学校时的几分顽皮,红伟、世民似有一些残余,颇令人喜爱。
车在一个山顶停了下来,瞭望台上,大家争相合影,放眼望去,偌大的崇山峻岭宛如一幅巨大的风景画,一抹黛绿,一抹艳红,一抹草灰,一抹米黄,丰富的层次感,丰满的饱和色,秋天的甘山,令人心旷神怡!
回到车上,继续前行。世良的主持令人赞叹,反应机敏,幽默连贯,更有几分洛阳方言的调侃。我心想,这么好的主持人,我当时怎么没有发现呢?还有王磊,唱罢“母亲”唱“父亲”,音质优美,悠扬浑厚。听着车上一阵阵歌声,我禁不住浮想联翩:在学校时,我怎么就没有发现呢?由此我想到:我们当教师的,身上的担子重啊!我们应该在工作中更多地去发现学生的优点特长,更多地给与鼓励支持,更好地给与扶持引导,这样,他们的进步可能会更快些。在学校里你给他们一分关爱,出了学校门,他们可能给你十分敬重!现在想来,我给与他们的很少很少,而他们给与我的却很多很多,惭愧惭愧!
大客车来到一个湖边。峡谷中,一道宽阔的水面令人豁然开朗。一道拦水坝,像簸箕一样拦住整个水面,湖水碧绿,水草茂盛,波光粼粼,空气清新。山上的树木倒映在水中,像少女在梳理自己的秀发。拦水坝上有两个玲珑典雅的亭子,景色优美,风光旖旎,大家在亭前合影,女同学小鸟依人般在身边蹦来蹦去,男同学让我站在中间。此时,我心中顿生一种被围绕感,好幸福地被围绕感!我相信我是属于他们的,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也一定是!
幽静的山谷,清澈的小溪,我们并肩走在松软的树林下。茂密的树木峥嵘挺拔。应席的一番话令我若有所思:“走上仕途这条路,别无选择,只有硬着头皮向前走。”是啊,你看这山谷里的树木,越是在谷底,越是长得挺拔茂盛,而且越是在树木密集的地方,越是有许多参天大树,生意盎然,笔直向上。可能是为了争夺更多阳光的缘故,他们不停地向上生长,生长,这也许是一种生存规律吧!
我不反对个人奋斗,也很喜欢进取努力,可我还是很欣赏关于甘山的一个传说。传说当年甘山不叫甘山,叫干山。昔日召公治陕,经常下乡巡邑,为了不扰百姓,就在甘棠树下理政息讼,百姓感其徳,遂名以甘山。因此,我想对应席说:走上仕途之后,确实很艰难,但更要以民为怀,广施徳政。只要心有百姓,仕途不仅会越走越向前,更会越走越宽广。应席,你以为然否?
回来的路上,一路欢歌,既是对二十多年前学校生活的回顾与咀嚼,也是对现在老友重逢同窗情深的眷恋和珍视,更是对今后美好生活的歌颂和向往!
我曾参加过多次同学聚会,此番相聚,感受最深的莫过于八五财会班同学的心态了:心态甚好,情绪颇佳。没有竞相攀比的,没有怨天尤人的,没有趾高气扬的,没有自暴自弃的。平和,进取,温馨,实在。世军,玉贤自不待言,生活稳定,心系大家;明星淡然若定,把情意看得很重很重;明辉从南阳赶来,又因工作原因匆匆返回;应建高彦半夜赶到,令人动情;你看潘秋虹虽然下岗,但志气不减,自己开了个商店,据说生意还挺红火;你看阎新英自己办公司,大有巾帼不让须眉之气概;你看李嫩霞、孙海霞,原单位不存在了,找新单位重新开始生活,“与其睁大眼睛,不如高擎火把。”谈起儿子,嫩霞一脸自豪,成绩良好,她说:“六百年人家,无非积善。第一等好事,还是读书。”培养一个读书人,需要母亲付出多少心血啊!还有曹海忠,甘山之行打前站,一路顺利,足见他的办事能力之强。还有郭素芳、吴会婷,没有生活的无奈,脸上倒是写满了奋斗。还有发亮,脑门蹭亮,睿智见长;像咏梅、向敏、延芳、?孟霞、社英,相见莫问荣枯事,一见容颜便得知,老实人自有老实福阿!还有德瑞、世民、红伟,亦无曾经沧海难为水之困顿,更有黄山归来不看山的历练,相见无更多言语,然心灵之沟通,早已充电。聚勤终日相见,平日言谈不多,这次见了老同学,虽仍颇讲礼数,但已少了许多心灵设防,仿佛重又回到在校时光。小丽、文翠、李梅,在校时了解就不多,这次也未及深谈,不敢妄谈。还有谁呢?还有一些未到的同学,张战强,原籍灵宝,卢氏供职。我前几次去时,言谈甚欢,这次怎么没来呢?冯婧怎么没有来?还有杜万里,汕头;宗凯,山东;华健,海南等。回首已是头飞雪,让人怎不忆当年,那时,他们是青涩的男孩女孩;如今,他们已见惯了花落花开。一路走来,境遇各异,但心态甚好,一如当年的风采。
我总觉得,人生之命运是有三个因素决定的。首先是出身,山里娃子与城里的富贵子弟在人生起点上是不可同日而语的。出身能局限一个人一生的活动范围,认知广度。第二是机遇,即通过个人奋斗抓住机遇可以改变命运。山里娃子勤奋学习可以考上大学,当然也可以考上洛阳商校,走出大山,走出黄土地,从而彻底改变命运。而城里的富贵子弟如果不思进取,也可能平庸一辈子;人生是机遇和能力的排列与组合,知识改变命运,机遇改变命运,奋斗改变命运。第三是坚持。没有好的出身,也没有把握住机遇,那就该比一比韧劲了。谁能咬牙坚持到最后,谁就可能看到命运改变的曙光。正像这八五财会班的一班同学,已经发达了的,应该好好珍惜;有些困窘的,该找一找原因;平凡稳定的,同样应该庆幸:平平淡淡才是真,这才是生活!
车在甘山森林公园门口停了一下,一幅场景令大家十分惊讶:一棵硕大的柿子树,映着阳光屹立在路旁,叶子是红的,红的通透通透,厚厚的叶片在阳光映衬下,湛红湛红,圆圆的果实彤红彤红的,光线从树叶与果实之间透过来,像剪影,不,剪影远没有这么生动;似油画,不,油画远没有这么闪亮;若雕塑,不,雕塑远没有这么灵气。有几个人忙拿出相机,把这富有生机,充满灵光,更摄人心魄的一幕定格下来。
美丽的风景,在路上;
温馨的情感,在路上;
美好的人生,在路上。
王泽龙  2008-12-27
发表于 2008-12-27 23:19:20 | 显示全部楼层
看贴回贴是一种美德!
先回在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2-27 23:27:23 | 显示全部楼层
文章读后,感慨颇多:老师细腻丰富娓娓道来的文笔令我欣赏,而其中描写、分析、表现学生外表与内心的感受、想法更让我**一种深厚的情景中。奋斗是人生的主旋律,沉稳是一种应有的心态,智慧是需要伴随终生的内涵。呵呵,我该如何负重前行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2-27 23:45:38 | 显示全部楼层
放下包袱,
做最真实的自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2-28 07:19:3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2-28 17:25:03 | 显示全部楼层
天地君师亲。老师在我们每个人的一生中都占有重要地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2-28 22:29:3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逍遥马 于 2008-12-28 17:25 发表
天地君师亲。老师在我们每个人的一生中都占有重要地位

确有同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2-28 23:56:3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在家打坷垃 于 2008-12-28 22:29 发表

确有同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2-29 01:08:3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2-29 17:07:05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师的文章很棒,你这个主持人更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加入我们|偃师网 ( 豫ICP备11013690号 )

GMT+8, 2025-4-22 09:34 , Processed in 0.086040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