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查看: 472|回复: 3

如何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2-16 21:07: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自理能力是指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照料自己生活的自我服务性劳动的能力。是一个人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生活技能。孩子生活自理能力的形成,有助于培养幼儿的责任感、自信心以及自己处理问题的能力,对孩子今后的生活会产生深远的影响。但现在大多数的孩子依赖性很强,遇事不爱动脑子,缺乏坚持性,自理能力很差,长此下去,孩子将不能适应新的社会,新的环境。因此,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至关重要。
1、首先家长要转变观念,认识培养孩子自理能力的重要性。认识到过分溺爱孩子和生活上包办代替的危害,增强了培养孩子生活自理能力的形成要经过一个从易到难,从简到繁的漫长过程的特点。
2、对孩子进行正面的教育,帮助孩子分辨不同的行为表现,为宝宝准备不同行为表现的各种图片,让孩子在比较中提高对自理行为的认识。观察图片说出哪些宝宝做的棒,为什么?我们应该向他学习什么?激发孩子上进的意识。
3、利用生动有趣的儿歌教孩子掌握生活自理的技巧,要让孩子做到自理,必须让其明确生活自理的方法,他还没学穿脱衣服的方法,就谈不上自己穿脱衣服,不会洗手的方法,就谈不上把手洗干净,就是说即使孩子有一定的自理意识,但是缺少自理技巧就是想做也做不好,所以,我们要教给孩子一些生活自理的技巧。如:穿脱衣服对3岁的宝宝来说难度太大。如果平铺直述地向其讲解,他们根本听不进去,而且会有厌烦、枯燥的情绪。为了让孩子尽快掌握穿脱衣服的要领。我们要使用了一些简短有趣的儿歌,例如《穿衣歌》:抓领子,盖房子,小老鼠,出洞子,吱溜吱溜上房子。《叠衣歌》:关关门,抱抱臂,弯弯腰,我的衣服叠好了。通过这些琅琅上口的儿歌,孩子就会有兴趣地边说儿歌边穿叠衣服,逐步学会了穿叠衣服。
4、巩固生活自理的能力,技能的形成是一个反复的过程,一定要巩固练习,不段强化,逐步形成自觉的行为习惯。
我相信只要大家坚持,孩子们一定能达到了家长理想的拟定目标。(转载)
发表于 2008-12-16 22:18:57 | 显示全部楼层
要 自己起模范带头作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2-17 10:22:49 | 显示全部楼层
问一下楼主孩子不好好学习怎么办???????????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2-17 10:31:3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LIU8561 于 2008-12-17 10:22 发表
问一下楼主孩子不好好学习怎么办???????????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

在学习方面、智力方面给予孩子最好的礼物,给予孩子最大的关心,最大的帮助,就是要培养孩子的兴趣。在培养过程中,不要想得那么简单化。要欣赏、夸奖、鼓励、榜样,一步步让孩子向前发展。


   就是我们大人做事,比如你做了一顿饭,你还希望别人说好吃呢!我常常就很能理解那个做饭的人,哪怕是家里人,他做了饭,你说声好吃他也觉得很高兴。可是如果我不欣赏你的饭,我也不夸奖,你还有什么做饭的热情啊?没有兴趣了。我欣赏你做的饭,夸你汤做得真好,饭做得真棒,你就总有积极性,也可能你还创造出一点东西来呢!   


   大人尚且如此,小孩怎么能不这样呢?一定要将心比心理解孩子。在培养孩子的兴趣和积极性上,就好像孩子的心是一块田地,他的学习兴趣和向上的积极性是我们最最需要重视培育的一株嫩芽。这株嫩芽通过我们的欣赏、夸奖、鼓励和榜样,日日夜夜的浇水、养护使它发展起来。   


   它真正进步、茁壮起来以后,孩子学习上的发展是不用我们担心的。   


   孩子兴趣的产生往往是在小的时候,当然我们尽可能全面地、多方面地培养。不同的年龄段,由于各自不同的素质,孩子的兴趣往往有自己的独特性。我认为,孩子兴趣的发展和表现,常常是他天赋和素质的一种先兆。   


   这个孩子以后可能成为音乐家,他也许在某个时候突然表现出对音乐的极大兴趣。也可能这个孩子以后能成为画家,他在一定时候就会对画画表现出极高的兴趣。兴趣往往是天赋的先兆。   


   所以,家长们要放松心态,经常问一问孩子自己的兴趣是什么?要引导孩子的兴趣往前发展。在这方面,父母的心态要松弛,对孩子一定要非常放松,要聆听孩子自己发出的声音。   


   那么,什么是自在状态呢?   


   表现在学习上,就是从孩子的

兴趣出发,从孩子向上的积极性出发,他能自愿地、自觉地、自然地学习,这种状态是一种真正的自在。没有这个状态,孩子从小是不幸福的,孩子从小的发展是不符合生命规律的。家长与社会的强行塑造,在任何程度上都有可能伤害孩子未来生命历程的发展。在这个问题上一定要总结经验和教训。   


   自在状态并不是家长不管不问,而是管得更艺术,管得更好,让孩子真正产生主动学习的方法。就好像我们的干部一样,一个干部如何领导底下的同事们工作呢?简单的方法就是粗暴命令,那可能大家的积极性都发挥不了。   


   真正好的领导干部是要调动大家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创造性,并把这种创造性、主动性组织起来。而不是让大家决策,大家选择,大家安排。那还要你领导干什么呢?   


   家长也是一样,你的职责就是一定要想办法调动孩子,在学习上,在自己的人生问题上那种兴趣和向上的积极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加入我们|偃师网 ( 豫ICP备11013690号 )

GMT+8, 2025-4-21 13:39 , Processed in 0.030852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