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查看: 1369|回复: 21

今天路过佃庄镇相公庄所看到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1-28 17:08: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今天去洛阳安乐办点事,特意选则走翟镇过佃庄这条路线,就是想看看吕蒙正故里,因为小时候也在那里进过几次,但印响不深,只记得有一块石碑,这次去想拍些照片和大家一起分享,但是看到的是这样的情景……
 楼主| 发表于 2008-11-28 17:15:56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张

我拍的照片
DSCI1352.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1-28 17:28:48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张发不上去了,谁能帮帮忙,图片上传到论坛1群空间文件名DSCI 1353

[ 本帖最后由 志诚牧业 于 2008-11-28 17:35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1-28 18:15:3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1-28 18:40:54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张

我拍的照片

[ 本帖最后由 志诚牧业 于 2008-11-28 18:43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1-28 18:57:58 | 显示全部楼层
名相故里相公庄
2008-4-23 8:13:16 [来源:洛阳新闻网-县区频道]   通讯员:李亚飞



    灿烂的河洛文化孕育了华夏文明,伊洛大地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在偃师市佃庄镇东部,有一个只有2000多人的小村庄,这个古老的村庄有着悠久的历史,这里是我国宋代名相——吕蒙正的故乡。
   相公庄村口竖着两块石碑。一块上书“吕蒙正故里”,为1995年立;另一块写着“北宋吕氏五相纪念碑”,为1998年所立。除了吕蒙正,吕氏家族曾出过吕蒙正、吕夷简、吕端、吕公著、吕大防五位宰相和数位高官,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吕蒙正。
    吕蒙正,公元946年出生于洛阳东南的坞流村,也就是今天的佃庄镇相公庄村。吕蒙正自小生活在官宦人家,后来,父亲听信小老婆的谗言,把结发妻子和儿子吕蒙正赶逼出府。母子两人流落到伊河北岸坞流村,在一座破窑洞里落了脚,平时吕母靠打杂工糊口。村里有学堂,小蒙正常爱站在学堂外听学童们念书,天长日久,也能跟着背诵一些诗书。吕母早先时在娘家学过“四书”“五经”之类,也教儿子认些生字,识些道理。公元977年,吕蒙正高中状元,是年31岁。吕蒙正清正自率,自古有“天下第一清官”之称,其为人刚正不阿,遇事敢言,先后曾三次入相。晚年病休归家,宋真宗曾两次探望奖赏。公元1101年吕蒙正病逝,后人为纪念这位名贤,将坞流村改称“相公庄”。
    相公庄一带,流传着许多关于吕蒙正的民间传说,其中多是讲述吕蒙正刚直不阿,智斗权贵的故事。传说有一年除夕,吕蒙正家中已经断炊多日。窗外传来阵阵鞭炮声,吕蒙正望望桌上帮乡邻写春联剩下的红纸条,挥笔写出上下联:二三四五,六七八九 。横额仅两字:南北。大年初一,吕蒙正家窑洞外围了许多人,踏着雪边看边议论吕家的春联,叽叽喳喳,都说看不懂。这时,村里一位放羊的老汉走过来,听别人一念春联,哈哈笑说:“这副对联写得贴切!写得贴切!”众人更不解了,拉着老汉问究竟。老汉哈哈一笑:“这不是写他家的生活嘛,缺衣(一)少食(十)没东西!”众人恍然大悟。正是这种幼年贫困的生活,使吕蒙正身居高位后,仍能始终不忘百姓的疾苦,敢于犯颜直谏。
    在相公庄村,我们见到了81岁高龄黄文翰老人,他已经潜心钻研吕氏家族文化数十年。据他介绍,目前村子里还有吕姓后人将近30位,仍然保存着吕氏家谱,遗憾的是我们没有见到这些珍贵的文献资料。村民曹德申说,以前村子东头还有一座“神道碑”,是人们在祭奠吕蒙正时所用,不过在上世纪“文化大革命”时被人拆除埋在了村小学的山墙下。曹德申带我们来到村子东头,麦田里有一个两米多的深、直径约两米多的大坑,坑内也竖立着一座石碑,上面的字迹已经模糊不清了,依稀能看见“大明崇祯年……”字样。曹德申说,这是后人为纪念吕蒙正所立,距今也已经数百年历史。这个大坑居然就是吕蒙正当年苦读诗书时所居之地!也就是传说中的“寒窑”。如今,这座寒窑可真成了一座“寒”窑,整座窑洞几乎已经完全塌陷,仅剩下一部分窑顶,只有土堆中露出一块块硕大的青砖头还能看出来这里的古老。曹德申惋惜的说,这些珍贵的遗迹经过历史的破坏已经损失殆尽,如果再不修缮和保护,恐怕随着时间就将永远消失了。
    离开相公庄,远远地见村口那两座高大的石碑孤伶伶的矗立在路边,仿佛在默默地诉说着这片土地上神奇的故事。
                                               (李亚飞)


这是我现在搜索的报道,按常理文字加照片是新闻最常用的,记者不会不带着照相机,也许石碑旁边的垃圾堆时间不短了,但咱们细看可以发现这个垃圾堆砌的还很有水平,用水泥砌的,那是相当的坚固,如果没有人为的损坏,用100年没有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匿名  发表于 2008-11-28 19:03:01
呵呵  不被得到保护自然会被冷落 !
回复

使用道具

发表于 2008-11-29 14:52:1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匿名  发表于 2008-11-29 17:31:02
回复

使用道具

匿名  发表于 2008-11-29 22:59:53
经济压倒一切
要钱不要命
回复

使用道具

发表于 2008-11-29 23:07:36 | 显示全部楼层
缺乏文物管理的意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2-1 13:49:28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被保护到最后什么都没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2-1 19:30:31 | 显示全部楼层
文管会是负责什么工作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2-4 13:55:56 | 显示全部楼层
哎```主要是咱这经历的战争太多拉   文物都被毁完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2-4 18:45:23 | 显示全部楼层
相公庄`去去过很多次!   两个牌子那跟个垃圾站似的。

[ 本帖最后由 屡见不妙 于 2008-12-4 18:46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2-8 16:10:2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书记去佃庄河头,从这过了没,也不知道变样了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匿名  发表于 2009-2-8 16:53:41

1234

一个字:就是脏!!!
回复

使用道具

匿名  发表于 2009-2-8 16:59:04

1234

新农村建设没有相公庄的啥事!!!
回复

使用道具

匿名  发表于 2009-2-8 17:00:21

125987740

125987740
回复

使用道具

发表于 2009-2-16 00:40:0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加入我们|偃师网 ( 豫ICP备11013690号 )

GMT+8, 2025-4-21 15:15 , Processed in 0.043559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