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查看: 789|回复: 20

打席 有谁还记得这种即将消失的传统手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1-27 14:10: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不管是在城市或者农村,生活无一例外改变着我们的思想和行为。然而,当大多数人面对生存的压力不断调整生活坐标时,总是还有些人固守着祖先留下的那块领地。
DSC_0157.jpg
DSC_181.jpg

评分

参与人数 1体力 +2 偃师币 +9 贡献 +2 收起 理由
西亳人家 + 2 + 9 + 2 原创内容 您好,您发表的文章是原创文章,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08-11-27 14:14:12 | 显示全部楼层

又两张,在跟一下

打席,在二里头村
DSC_182.jpg
DSC_183.jpg
回复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08-11-27 15:14:05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08-11-27 18:36:27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编苇席呢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08-11-28 12:17:04 | 显示全部楼层
留驻记忆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08-11-28 12:46:1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类照片以后肯定见不到了,留下来以后给小孩儿们看看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08-11-28 14:05:26 | 显示全部楼层
想起小时候了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08-11-28 14:05:48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支持了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08-11-28 17:53:37 | 显示全部楼层
记录浓郁的民风习俗,为那远久的传递。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08-11-28 18:09:45 | 显示全部楼层
二里头的苇,圪垱头的锤,偃师的骄傲!!
回复

举报

匿名  发表于 2008-11-28 19:04:13
科技发展快 淘汰的也快,先进的 东西自然淘汰一些跟不上发展的物品
回复

使用道具

发表于 2008-11-28 22:39:36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都用麻将席了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08-11-29 15:29:46 | 显示全部楼层
记录类
下工夫完善成一组,再过十年能值10万
回复

举报

匿名  发表于 2008-11-29 16:26:19
我在四角楼拍过完整的过程。
回复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08-11-30 10:28:23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些东西,留点记忆也好

即将消失的记忆
  同期声:破篾子
  解说:不管是在城市或者农村,生活无一例外改变着我们的思想和行为。然而,当大多数人面对生存的压力不断调整生活坐标时,总是还有些人固守着祖先留下的那块领地。
同期声:想破几瓣破几瓣
  解说:在翟镇镇二里头村,冬日的阳光撒落在路旁这个普通的院落,也照亮了王硕子老人花白的须发。在人生**暮年之后,他和老伴儿仍然操持着这个,维系了全村老少几十代生活的传统手艺---打席。
  同期声:不弄着没啥干
  解说:打席是流传于夹河一带的一种传统手工艺,主要分布于二里头村方圆左近。因过去这里盛产芦苇,打席曾经养育了一代又一代以芦苇为生的夹河人。
  同期声:从明朝洪武年间王姓迁到这里就 开始了
  同期声: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了,反正自小都打
  同期声:二里头的苇、圪垱头的锤、千里的梭、外庄急类直跺脚
  解说:这是过去夹河留下的一句陈年老话,虽然有些夸张,但是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一种传统手艺对于一方百姓的重要意义。在缺衣少穿的年代,打席帮助孩子们度过了饥荒,打席帮助年轻人立业成家。
  同期声:拿把拨子都出去了
  同期声:硕子母亲说怎样出去打席
   解说: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是二里头苇席的鼎盛时期。当时全村日产席子上千条,收席的商贩往来不断。
   [同期声]:大家占磙场儿,一天出好多席[黑场]
  同期声:石磙碾篾子声响
  解说:一条苇席的完成并不简单,要经过剥、破、碾、编、扦等五道工序。这个把剥好的芦苇破开的工具叫搠子,它可以根据粗细把芦苇破成两瓣三瓣获四瓣。破好的篾子经过碾压至软硬合适就可以开始下一道工序。
  同期声:怎么打 只要识数都会
  同期声:现在的年轻人都不会打了
  解说:扦是给苇席包边,也是苇席制作的最后一道工序。这个专门用来扦席包边的工具叫拨子,和搠子一样是打席人又一件常用工具。几百年来,不管世事如何变化,这几件打席人赖以谋生的工具却一直保持着他原来的样子。
   同期声:扦席[黑场]
   同期声:公交车通过
   解说:这是个变化的时代,在王老汉的记忆中,村里打席的人似乎在一夜之间没有了影踪。偌大的二里头村如今仍然打席的寥寥无几。
   同期声:王硕子现在没人干了,不挣钱
   同期声:村民芦苇也没有了
   同期声:席的替代品太多
   解说:在二里头村子的一角,几十个废弃的石磙堆放在一起。当辉煌已成为过去,这留有我们余温得石磙只残存着往昔的记忆。
一组慢镜头加音乐
  同期声:那没有办法 [有了加上,没有就算了]
  解说:面对生活的选择,我们是该为人们思维的变化而喝彩呢?还是该为一个传统手艺的衰落而哀叹呢?或许这就是生活。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08-11-30 11:10:17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类说的真美,鼓掌了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08-12-2 11:13:02 | 显示全部楼层
前几年见过 ,现在很少了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08-12-3 20:22:21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晚上看这个节目了,变化真大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08-12-4 14:45:5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08-12-4 15:43:38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次见识
回复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加入我们|偃师网 ( 豫ICP备11013690号 )

GMT+8, 2025-5-1 19:52 , Processed in 0.042409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