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查看: 677|回复: 12

追记偃师狂才朱海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0-13 14:31: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追记一代狂才朱海军  


    朋友,你听说过一个叫做朱海军的人吗?
     朋友,你可记得一个狂人才子朱海军哦?

     朱海军,1967年出生于洛阳农村。他的老家就在汉魏洛阳故城东南角,东汉灵台遗址附近!祖辈的灵气,使他年少时就名气浪浪。被保送到省重点偃师高中读书,在黄河文学社写诗,被县文联称颂,在

15岁就成为知名的少年诗人,放浪行骸的性格也初露端倪。诗人生涯一直持续到大学二年级,他开始转向“性理论”的研究,这几乎成了他接下来大学生活的全部内容。他在郑州大学中文系的校友刘建新回忆说,从文学转向社会学、进化学的研究后,朱海军开始了艰苦的自学之路,并在1992年到1993年基本形成了他自己的理论。朱海军天生爱质疑、爱思考,非常喜欢高谈阔论,总是以自己的话题为中心滔滔不绝,希望所有人都能听到和接受他的观点。

    本人虽与朱海军是校友,是老乡,但道不同不相为谋,并不怎么交往。只是在他大学毕业前夕,他到我们学校的寝室来兜售他的论点,直喷得天昏地暗,旭日初升!室友们呵欠连天,不服不行哦!
   1990年郑州大学毕业后,朱海军被分到洛阳某企业中学教语文,因思维和教学方式与传统格格不入,他被派到该企业的小学教自然、劳动等科目。然而,他生活得更坦然了,有了更多时间研究自己的东西,只是话语权依然受到了极大的限制。
     “我是互联网上头号聪明的人”、“你不知道我在中文互联网上的名气有多大”……如此“狂妄”的言语皆出自洛阳人朱海军之口。上世纪90年代末,具有超强“平民话语权”特征的互联网在中国尚处起步状态,草根出身的朱海军就敏锐地发现了这一游戏规则,并将其运用得淋漓尽致。朱海军在互联网上找到了构筑自己精神殿堂的乐土,他以布道者的身份向千千万万的人宣扬自己的观点和理论,在网络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两年间,朱海军写下了150万字并发布于各论坛,引起无数惊涛骇浪。这不仅因为他的滔滔雄辩,还因为其令人瞠目结舌的理论:“性进化与人类形成”及“地理位置决定论”。然而天妒英才,意外猝死让年仅33岁的朱海军永远留在了2000年的互联网上。他去世后,网上“悼”声四起,《中国青年报》、《南方周末》等媒体相继进行大篇幅报道,而网友自发为他设立的网络祠堂至今存在。    朱海军何许人也?有人称其为网络时代的奇才、辩才,也有人称其为怪才、狂才,还有人认为他是网络文明的先驱,是思想者、建设者。无论说法如何多变,朱海军都称得上是“因网络而生,也因网络而死”的才子,借助网络他得以激扬文字,追求梦想。

      用“特立独行”来形容朱海军短暂的一生再恰当不过了。在那个年代,超乎寻常的个性和所谓的“奇谈怪论”都难以让世俗接受,适时出现的互联网不可避免地成了朱海军的救命稻草。
     时值20世纪末,互联网开始在中国兴起,其与生俱来的自由性和影响力令朱海军从惊讶到狂喜,他马上把自己和互联网完全捆在了一起。他意识到互联网将成为他真正的讲坛,一个可以将自己的思想、理轮辐射天下的讲坛。
    “我要成为整个因特网汉语世界综合实力最强大的纯粹的网络作家,让我挑起的战火燎遍天下。”正如他在网络论坛上发布的宣言,朱海军开始了征战网络的人生旅途。
  虽说是游弋网络,但朱海军所到之处无不“硝烟四起”、“战火连绵”,用一位网友的话说,“他不是深居网海的水藻,而是浮游水面的巨鲸”。这也难怪,这个思想奇特而又思维敏捷、善于表达的才子上网本来就是因为不甘寂寞。
     朱海军能够在互联网上叱咤风云,不仅因为他的滔滔雄辩,更因为其令人瞠目结舌的两套自创理论:一套是关于人类直立行走原因的新解释“性进化与人类形成”,认为“面对面性交活动中的压力对人类祖先直立有推动作用”;另一套则是他的“地理位置决定论”,认为“地理位置的优劣决定了国家的发达与否”。
     他的理论难以让人认同。但执著的朱海军自抓住互联网这根“救命稻草”后,就单枪匹马四处鏖战,鼓吹着自己的奇思怪论,在互联网上寻找知己和敌人。从榕树下的“躺着读书”,到搜狐的“文学苑”,到“西湖论坛”,再到“中青在线”,朱海军经常是刚从这个“战场”下来,转而又走上另一个“战场”,这也使他的网络名气急速上升。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首席信息官袁宏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回忆,那时网友们已经习惯了朱海军的高谈阔论,常去网络论坛打发时间的人多半会跟他撞个满怀,然后被他的古怪理论撩拨得心头火起,忍不住要找个地方去生产“板砖”。声名鹊起的朱海军于2000年夏天辞职,从洛阳转战深圳,在某网络公司任首席作家。

     当他持续用自己的“人类体质进化论”、“地理位置决定论”等怪论表达他的奇思妙想与率真批判时,有人附和,有人发笑,有人恼火。有人与他结下了虚拟的战斗友谊,也有人与他结下了弄假成真的梁子。朱海军在网络辩论中名声越来越响,因与时居美国的生物化学博士、进化论科普作家方舟子在网上交锋,他更是名噪一时。
     虽然观点激进,但在网络辩论中,朱海军始终保持着一种“绅士的姿态”。正如中国青年报文章《追忆逝去的网人:天堂里有没有互联网》中所说:“他(朱海军)基本上不以贬损对手为乐,而是用自吹自擂的方式,一门心思在网上建立自己的‘理论大厦’。他所谓的‘强势存在’,更像是唐老鸭精神的现代网络版。由于破绽太多,屡屡被人抓住硬伤,倒也能大方地低头认错,但随即又神气活现地冲杀上来,一板一眼跟你争论每一个细节。更让人吃不消的是,他动不动就给你来个万字长文,如滔滔江水滚滚不绝。你若没有抗洪部队那两下子,的确一般很难招架”。
  “有人说我是大陆的李敖。李敖算什么,他有理论吗?我有自己的两套理论,它们是我将来跻身世界级思想家之林的资本。”朱海军看似狂妄的话语,透露出了他不凡的梦想。
     这一切都在2000年9月11日停住了脚步——朱海军因心脏病突发在深圳去世,年仅33岁。根据“中青在线”的纪录,朱海军最后的发帖时间是11日凌晨1时43分。或许,直到生命的最后时刻,他还在网络世界里战斗,还在为自己的远大理想不倦地敲打着键盘。
  据说纪念朱海军的活动在各大网站上一浪高过一浪。据《天涯》杂志副主编李少君所撰《谁是朱海军》一文记载,在朱海军生前最重要的阵地“中青在线”,贴满了纪念和评论他的文章,论坛还立即着手筹建朱海军网上纪念馆,整理朱海军网络文集,网上灵堂也不断有人献花、祭酒;在朱海军活跃过的“西湖评论”、“中文热讯”等论坛,也贴满纪念文章;连朱海军很少活动的FM365也开展了“网络狂才朱海军”的专题讨论。很快,传统媒体也开始介入,《中国青年报·冰点》刊发了纪念朱海军专刊,《南方周末》也拿出一个整版介绍这位当时报纸读者还几乎一无所知的网络奇才。
    一个几乎以互联网为自己全部生命的人,必然在广大网友心中引起一种共鸣。正如《追忆逝去的网人:天堂里有没有互联网》文末所言:“一个真正的草根人物,他的梦想在互联网上像晚霞一样随风飘散。在网友无数的悼念文章中,‘海军,天堂里有没有互联网’这句话令人格外感动。有吗?也许。”
  如今,虽然已是朱海军去世八年之后,但曾受其感染的朋友和“敌人”都还难以忘怀。在朱海军的一个网络祠堂上,近日还有人来祭奠,其中有这样一条留言,颇能代表网友对朱海军的评价和怀念: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思想和精神却可永存;来到这个世界上的人很多,但能给世界真正留下一些东西的人却很少。

[ 本帖最后由 洛东一滴水 于 2008-10-13 14:35 编辑 ]
发表于 2008-10-13 14:42:01 | 显示全部楼层
深深怀念英年早逝的朱海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0-13 14:53:57 | 显示全部楼层
朱海军在高中阶段但任黄河文学社社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0-13 15:23:35 | 显示全部楼层
见过面,谈过话,握过手。偃师才子啊!可惜天妒英才,早早收了他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0-13 18:10:28 | 显示全部楼层
哎,偃师出了个明人还英年早逝!郁闷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0-13 19:27:52 | 显示全部楼层
教会大家一个道理。。。沉溺互联网的人活不长。。希望大家引以为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0-13 23:22:18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简单了。
应是诗人作家浪漫之极的气质和狂放不羁的性情往往会折损他(她)们可贵的生命,中外古今有大量实例为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0-14 09:18:05 | 显示全部楼层
少年知名人称奇
放浪行骸露端倪
高谈阔论来布道
海军天生爱质疑
特立独行游网络
随风飘散晚霞里
是非自有公道论
与今聊作八年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0-14 10:14:37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都总结了。一样伤感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3-25 21:24:25 | 显示全部楼层
写得很好,谢谢楼主。一切都灰飞烟灭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3-25 21:41:41 | 显示全部楼层
朱海军在偃高时,可能比我们高一级或两级,当时好像将他的诗作挂在教学楼的楼洞里供大家欣赏,英年早逝,真是可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3-26 08:12:20 | 显示全部楼层
哎,人才,真可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3-26 08:50:51 | 显示全部楼层
11# 张爱玲律师


我们也是校友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加入我们|偃师网 ( 豫ICP备11013690号 )

GMT+8, 2025-5-2 13:44 , Processed in 0.041655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