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体的酸性化是百病之源】世界著名的美国医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雷翁教授提出:人体的酸性化是百病之源,当酸素在体内越来越多,不断堆积,量变引起质变,疾病就会产生。
人体在吸收糖、脂肪、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几类要素时,代谢中间物和最终产物都是酸性物质。正常情况下,通过自身的调节,将体内的酸性物质排出体外,维持酸碱平衡。当人体内产生过量的酸性物质时就超过了自身调节能力,多余的酸性物质就会滞留在体内,对体液造成污染,PH值下降形成酸性,百病滋生(现代文明病: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肠胃功能失调、癌细胞均与人体酸性体质有着直接的关系)。
人体呈内碱外酸的状态。人体的皮肤呈酸性,人体内部除口腔、胃和女性阴道呈酸性外其它都呈碱性。健康的人体体内血液PH值为7.35—7.45之间,胆汁PH值为7.4,胰液的PH值为7.8—8.4,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原生质即原浆PH值在7.6—8.0之间,为碱性体质者。但这部分人只占总人群的10%左右,更多人的体液pH值在7.35以下,身体处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亚健康状态,医学上称为酸性体质者。
酸性体质者易疲乏、腰酸腿痛。与碱性体质者相比, 酸性体质者常会感到身体疲乏、记忆力衰退、注意力不集中、腰酸腿痛,到医院检查又查不出什么毛病,如不注意改善,就会继续发展成疾病。当人的体液PH值低于中性7时,就会产生重大疾病,下降到6.9时,就会变成植物人,如果只有6.8~6.7时,人就会死亡。
医学证明,如果人体倾向酸性,人体细胞的作用就会变差,废物就不易排出,肾脏、肝脏的负担就会加大,新陈代训缓慢,各种器官的功能减弱,容易得病。酸性体质的人很容易疲倦,老化加快。
日本著名医学博士柳泽文正曾做过一个实验:找100个癌症患者抽血检查,结果100个癌症患者的血液,都呈酸性,也就是酸性体质。
美国有一个非常有名的学说,叫做“片濑学说”:人体的健康与否,是由人体的血液酸碱比例来控制的。
1973年科学家荷尼和巴班经过实验证实: 人体内的淋巴球,欲消灭癌细胞时,体质必须是“碱性”才可以。
由于酸性过多而引起的成年人疾病大致分为四大类:
1、强酸与钙、镁等碱性矿物质结合为盐类,即固体酸性物,从而导致骨质疏松症等疾病;
2、强酸或酸性盐堆积在关节或器官内引起相应炎症。从而导致动脉硬化、肾结石、关节炎、痛风等疾病;
3、酸性废弃物堆积,使附近的毛血管被堵,血液循环不畅,使体内主要器官得不到充分发挥的血液会导致糖血尿、肾炎及各种癌症;
4、胃肠道酸性过多引起便秘、慢性腹泻、尿酸、四肢酸痛,胃酸过多导致烧心,反酸、胃溃疡等。
为了调整人体内的酸碱平衡,使体液和血液维持在弱碱性健康状态,仅从碱性食物调整是远远不够的,因为每天有大量偏酸性的食物和水进入体内,所以我们必须解决水的酸性化问题,才能从根本上将身体调整至健康状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