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查看: 528|回复: 7

偃师107岁和105岁老人:随遇而安,劳碌一生(组图)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3-20 09:25: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Img338242226.jpg 107岁的董贤征老人


Img338242227.jpg 105岁的李改老人

  记者 杨振东 实习生 贺世同 许 文图

  本报上期报道过郑州市金水区有一位107岁的老人后,偃师市民政局给记者提供了两位百岁老人的地址,记者遂赴偃师进行了采访。这两位老人分别是107岁的董贤征和105岁的李改。

  107岁老人董贤征:

  坦然对待丈夫的新家庭

  在偃师市民政局老龄办副主任任春娟的带领下,记者见到来自大口乡大口村的董贤征老人时,她正在偃师市区的大闺女家住。大闺女叫李善武,现年76岁。一见面,李善武高兴地告诉记者:“我都高血压好多年了,可我娘血压不高、血糖不高、血脂也不高,除了耳朵背、头蒙外,啥病都没。生活能自理。”此言不虚,老人看上去很是硬朗,说今年有六七十岁都不成问题。

  老人只有两个女儿,这是大女儿,二女儿现年69岁,远嫁到江苏省了。说起母亲的长寿秘诀,李善武说了三点:一是心胸宽广,二是心好,三是歇不住。

  先说心胸宽广。早在老人40岁左右时,正值日本侵略中国,兵荒马乱中,老人的丈夫失踪了,这一失踪就是七八年,等再回来时,老人才知道他在甘肃有了稳定工作且又有了家室,还生育有四子一女。原来,日本入侵后很多妇女难得保全,几年双方音信皆无,她的丈夫误以为她已不在人世,便在乱世中又成了家。得知这一情况,老人并不计较,对待丈夫新家庭中的每个人都很好。她比丈夫大两岁,比丈夫的新爱人大17岁,对待他们,她就像亲姐姐一样,没有任何外心。“俺待孩儿们好,孩儿们也待俺亲呀。那年,您大兄弟还从外地给我寄回一件棉袄呢。穿着可得劲啦。”说这话时,看老人那表情,分明陷入了幸福的回忆。

  “我爹95岁时去世,我二妈74岁去世,他们临死都念叨我妈的好,说就是下辈子做人也要好好报答俺妈。”李善武动情地说。

  再说心好。无论丈夫成没成新家,老人待自己的公公婆婆像待亲爹亲娘一样。旧社会,由于居住条件差,很多人身上长疮,不但难看,还痛痒难忍,公公婆婆都得了这病,公公的疮长在背上,婆婆的长在胸口。婆婆还有心脏病。为给二老看病,老人每次得往返8里地请一位姓郭的医生来。她天天为二老煎药挠痒,感动得二老见人就夸媳妇好。不但对老人们好,对生人也特别好。逃难中,她老是将吃的、住的让给最需要的人。与人交往,亏自己吃,便宜让别人占。大家都夸她是个“活菩萨”。

  三说歇不住。作为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村人,老人啥爱好都没有,连县城都没出过,一天到晚在地里忙。平日里锄草、锄地,天旱时得引水或担水浇地。“出了地头,得满山跑着拾树枝、扎树叶,抱回家烧火做饭。没有树枝、树叶可捡时,就到地里挖棉花根烧火。那时候,只有地主才烧得起煤呀。”老人说。

  “再说说?不知道这算不算养生之道。”末了,李善武拉住记者的手说。

  “说呗。说得越多越好。”记者催她。

  她说:“我妈爱吃醋。顿顿饭离不开醋。”

  105岁李改老人:

  当一辈子老黄牛,只会低头干活

  “让我活这么大干啥?!老得啥都不会干。”见到记者时,偃师顾县镇顾县村105岁的李改老太太拉着记者的手说。她旁边的女儿女婿争着对记者说,老人一辈子闲不住,爱干活,按老人自己的话说,是“当一辈子老黄牛,只会低头干活”。

  说起老人的长寿经,老人和他女儿女婿几乎异口同声,一个字“忙”。

  先说忙子孙。老人生有三个儿子一个女儿。老大终生未婚,70岁去世。老二有三子三女,80岁去世。老三今年77岁了,育有三男一女。女儿今年70岁,育有二男四女。加上孙子、孙女,外孙子、外孙女,重孙子、重孙女,重外孙子、重外孙女,玄孙辈,如今五世同堂,小几辈几十口人都少不了她带。可以说,结婚后,养育儿孙,她没有歇的空。

  “看看我妈的手。”老人的女儿让记者看老人的双手,只见老人双手食指的底骨特别大。“这都是我妈整天织布时穿梭子穿的。有时候,连续干一天一夜都不停。织布、纺花、做衣服,我们全家老老少少的衣服都是妈妈一个人做的。”

  再说忙农活。与上文提到的董贤征老人一样,作为一名地地道道的农村妇女,地里的活儿也是少不了她的。特别是老伴过世得早,1958年就去世了,一大家子的重担都压在她一个人的肩头。

  “俺妈一辈子啥爱好都没有,就会干活。”女婿关治轩说,“如果再说一条,就是脾气好,一辈子没给人红过脸。”

  老人天生一个好脾气。无论别人如何待她,她都欣然接受,不放在心上。该自己管的事管,不该管的事,问都不问一句。这样,与人的矛盾自然就没有。

  说起老人饮食上有啥喜好,老人说“就好吃肉、吃鸡蛋”。老人的女儿告诉记者老人一日三餐食谱:早上,一个煮鸡蛋,一小碗汤(内加两颗红枣)。一个蒸红薯、一个蒸红萝卜。中午,或者一碗水饺(20个),或者一碗面条。晚上,一碗面条。为防止老人大便干结,每天一个香蕉,一个沙梨。

  “坚持吃这个食谱几十年了。俺妈这肠胃可好啦。夏天还能喝冷饮、吃冰淇淋呢。”老人的女儿高兴地说。

  “现在生活好了,不愁吃不愁穿。在旧社会,嘴都顾不住呀。看孩子们吃不上饭,饿得直哭,我就去场上扒麦秸垛,一粒一粒找麦子,最后凑够一小捧,捧回去磨磨让孩子们吃。想想那日子,再比比今天的日子,现在这人过的都是神仙生活呀。”老人感慨不已。

  最后,老人为了展示自己身体好,拄着拐棍大步走了起来,看那精神抖擞的架势,好像又回到了当年的峥嵘岁月……

  长寿,与基因有关,但也在于养生。如果你家中或亲友家中有九旬以上老人,头脑清醒,表达清楚,人生经历丰富,有养生心得,请加以总结为本报供稿。也可邀请本报记者采访,以便读者向他们学习养生之道。
发表于 2012-3-20 10:11:25 | 显示全部楼层
祝老人身体健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3-20 11:13:1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看到这篇文章了      祝贺老人身体安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3-20 12:16:38 | 显示全部楼层
豫龙东方 发表于 2012-3-20 11:13
我也看到这篇文章了      祝贺老人身体安康!

我外婆今年95了,家主翟镇镇田中村。前几天刚过的生日。身体特别好,现在还独自做饭生活,你可以来采访一下    可以打我电话   陈   1301558945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3-20 20:22:2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3-20 23:10:31 | 显示全部楼层
生命在于运动,向老人致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3-20 23:58:2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3-22 12:08:56 | 显示全部楼层
祝健康长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加入我们|偃师网 ( 豫ICP备11013690号 )

GMT+8, 2025-4-20 22:20 , Processed in 0.033110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