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查看: 345|回复: 0

县市区长话民生”系列之一洛阳县市区发展 偃师只做第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3-16 20:43: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昨日洛阳广播电视台《政府与百姓》栏目特别节目《县市区长话民生》开播,首期走进节目的偃师市委副书记、市长宋义林,面对主持人“第一个走进节目,是否意味着偃师在洛阳县市区中就是第一?”的提问说:“可以这样理解,也符合偃师人的性格:只做第一。”

  “只做第一”,偃师的底气究竟在哪儿?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大背景下,偃师面临着怎样的机遇和挑战,又将有何担当和作为?发展中,又会遇到哪些瓶颈,如何克服?在节目中,宋义林一一作了回答。

  □东方今报记者 付首鹏

  见习记者 章杰/文 记者 李书宝/图

  ●文化为魂,打造现代文明城市

  偃师,一个有故事的地方。三千多年前,周武王东征伐纣在此筑城“息偃戎师”后,先后有7个朝代在此建都,这里的历史人物、故事、遗存灿若星河。

  “我们有古老的文化,也应打造现代文明。”宋义林说,省委书记卢展工对文化做过这样的阐述——“文化是根,文化是魂,文化是力,文化是效”。省委常委、洛阳市委书记毛万春对洛阳打造国际文化旅游名城也有个定位,就是“文化为魂,山水为韵,牡丹为媒”。对于偃师来说,这个魂就是历史,就是要传承文明,将偃师打造成古老文化和现代文明交相辉映、魂体相映的现代文明城市。

  ●三个对接,加快洛偃融城

  当前,偃师发展遇到了重大的机遇。偃师是中原经济区核心区郑洛工业走廊上的两个重要节点城市之一,去年又被洛阳市确定为“一中心三板块五组团四支撑”发展战略的中心城区“三板块”之一。

  宋义林说,对于偃师来说,机遇面前就是需要做好洛偃对接、融城发展。

  他认为做好洛偃融城,就要做好3个对接,第一个对接就是交通对接,偃师已经有了洛偃快速通道与洛阳市区开元大道的对接,偃师到洛阳只需15分钟。目前还有几个洛偃交通对接的工程正在进行:对接洛阳新区古城路的夹河滩第二条洛偃快速通道偃师段即将竣工通车,对接中州路的中州大道即将开工,310国道按城市道路标准提升改造与白马寺对接,沿洛河北岸修建滨河大道与九都路对接,在现有北环路改造的基础上向西规划改造与洛阳机场路对接。第二个是加快城市西区建设,实现产业上对接,主动融入。第三个方面,打造现代化的都市农业,融入洛阳。

  ●洛偃融城,需破解城建软肋

  宋义林说,机遇面前,必然会有重大的基础设施、产业布局进来,会有重大的政策和资金支持,这极大地拉开了偃师的发展空间,但挑战也十分明显,

  众所周知,偃师有着非常好的工业基础,农业条件也不错,是全国小麦高产、稳产、优质、低成本栽培技术发源地。然而在三化协调发展中,在洛偃融城建设中,偃师在城乡建设上还存在很大差距,城乡统筹发展的任务艰巨。

  “加快城乡建设,主要有两大问题需要破解,一是土地,一是资金。”宋义林说,偃师要向西发展,洛偃融城,不可避免会有一大批搬迁户要离开原来居住的地方,搬到其他地方,对于失去土地的搬迁户来说,如何保障他们的利益,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问题,做好拆迁,做好城建,需要大量资金和土地。

  “三化”协调科学发展,卢展工提出要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宋义林说,对偃师来说“两个不牺牲”有更重要的意义。偃师人多地少,人均耕地只有0.87亩,有的地方还不到3分,城乡建设与严守耕地红线、确保不牺牲农业和粮食之间的矛盾比较突出。

  宋义林说,加快城乡建设,对于偃师来说,还要做到3个集中:工业向集中发展区集中、农民向城镇和新型农村社区集中、土地向适度规模经营集中。

  ●融城拆迁 带着感情去做

  关于土地问题,偃师也想了4个解决办法,一是争取政策支持;二是集约其他地方的土地,用于这一重点地区;三是通过产业转移、积聚和标准化厂房建设节约土地;四是推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让现在村庄占用的大量土地释放出来。

  “拆迁是一件难事,难在群众对生存的土地有感情。”昨日提起城建拆迁问题,宋义林说,要解决这一问题,也必须带着感情去做。他们的做法是群众利益最大化、开发商利益合理化、政府收益公益化。

  宋义林说,他们采取了3种模式,其中一种模式是按照洛阳市的规定,对搬迁群众原来的住宅进行合理补偿,在此基础上对每一口搬迁群众免费配套30平方米住房、30平方米的成本价购买房子权利、配套10平方米免费商业用房;同时,他们还立足解决一些搬迁困难群众的养老问题,对年满60周岁的搬迁困难群众每月发放300元或360元基本养老保障金。

  “当然还必须加快安置房建设。”宋义林说,春节之前,他到拆迁户家中进行了走访,看到拆迁户租住在别人家里,生活条件很不好,心里不是滋味,作为政府来说,必须加快安置房建设,让拆迁户早日有房可住,这样他们才会心安。

  ●民企发展 需补全产业链条

  上世纪80年代的偃师,很多人怀揣着致富梦,投身到市场经济的大潮中,一时间家庭作坊、小工厂、小企业遍地开花,民营经济在偃师可谓风生水起。

  然而对于偃师的民营经济发展状况,宋义林有着清醒的认识。他说,偃师工业基础比较雄厚,但是还有一些问题,一个是散,一个是比较传统,要把偃师的工业做大、做强,必须把传统企业培育强,让强的企业能够上市、能够融资,强了之后才能转型升级。

  同时,还要补齐产业发展的链条,当前偃师民营经济发展的链条仍然不全,以摩托车为例,还缺少发动机制造技术,缺少核心技术和研发能力,必须在补全链条、打通链条上做文章。除此之外,还要实现产业集聚发展。

  【互动】

  向西发展,其他地方还管吗?

  在昨日的节目中,不少读者还通过热线电话与宋义林进行了现场互动。

  在这些热线中,偃师市山化乡一位农民对宋义林在节目中一直强调的洛偃融城,偃师发展向西向西再向西提出了异议。他说,山化乡不在西边,是不是发展的可能性就小了?

  对此,宋义林给出了自己的解释,偃师在向西发展的同时,不放弃东环路两侧的发展,西环、北环、南环、高速外环,山化等的发展都会按原来方案实施。

  在互动中,还有不少偃师群众反映偃师堵车影响出行的问题。

  针对群众反映的310国道堵车问题,宋义林说,他也经常被堵,但这种情况会在今年3月底,最晚在洛阳牡丹文化节前彻底解决。

  对于群众反映的偃师城区道路大修影响商铺经营一事,宋义林说,将采取错峰施工、交通警察维持秩序、加快建设进度等措施,尽可能减少对周边商户的影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加入我们|偃师网 ( 豫ICP备11013690号 )

GMT+8, 2025-4-20 22:18 , Processed in 0.080175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